汪 健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声乐教学中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汪 健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传统民歌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创作题材宽泛、内容丰富,涉及到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新兴音乐体裁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民歌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地位。当它们“改头换面”,融入到当今声乐教学中发展时,其作为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已损失殆尽。如何让传统民歌走出困境,重新焕发魅力?可以立足于声乐实践,分析致使民歌原真性耗损的原因,并构想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传统民歌的保护以及未来发展尽绵薄之力。
传统民歌;声乐教学;传承;保护研究
传统民歌是指产生于某一特定地区劳动人民之间,通过口头传承,并在此过程中反复修改、完善的歌曲,其创作题材宽泛、内容丰富,涉及到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传统民歌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民歌不同于其它的歌曲体裁,它一般由各地的劳动人民于生产活动进行中即兴演唱而产生,再以口头传唱的方式世代传承。其特点是产生并传播于劳动生产之间,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也被看成是对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
随着各式各样的新兴音乐体裁的兴起,传统民歌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民歌缺乏与时代相呼应的新作品。如今人们演唱的民歌作品大多是最初由劳动者口头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其表演形式陈旧,演唱风格单一,听众听多了会产生审美疲劳。二是传承和演唱传统民歌的人越来越少。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风格各异的流行歌曲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逐渐发生了改变。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流逝,民歌传承后继无人。
多数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涉及到了传统民歌,但仅仅停留在民歌的介绍、欣赏等方面,学生对于传统民歌的文化内涵还需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声乐教材中虽然增加了一些传统民歌曲目,但从师资力量来看,从事声乐演唱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以学习美声、民族唱法为主,而他们当中极少有人学习过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歌。从教学形式看,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只是不断地强调发声方法、演唱技巧,而忽略了挖掘传统民歌的独有特色。
声乐教育理念的革新要求拓宽声乐曲目的体裁范围;传统民歌面临的现状危机要求其保护与发展必须谋求新的出路。鉴于此,学界开始探索声乐演唱与传统民歌有机融合的新的发展道路。但是,声乐教学的本意是指通过科学的声音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演唱将自身理解的歌曲内涵、情感等特征表达出来。而传统民歌大多是由劳动者于劳动过程中即兴演唱并通过口头传承的,其演唱者并不具备科学的歌唱方法,这就导致民歌在融入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传统民歌是由特定地区的劳动者于劳作中创作得来的,其音乐内容与劳动形式、内容等息息相关,其演唱者都是当地的劳动者,也就是传统民歌的创作者和继承者,他们对这些民歌的内容乃至表达的情感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所以他们的演唱是有灵魂的。但当这些民歌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时,其演唱者发生了变化——当初的劳动者变成了高校声乐专业的师生。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劳作,对歌曲的理解、掌控能力相对欠缺,故而在演唱中不能完整表达歌曲的内涵。
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性特色,主要表现为传统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其创作者及传承者都是当地人,他们对于这些方言的语感是与生俱来的,但高校声乐专业的师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对这些民歌的方言并不熟悉,只能根据音频、视频录音对其发音进行模仿。更有甚者,在演唱时丢弃方言,直接用白话演唱,这样一来民歌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其浓厚的民族地域性特色遭到破坏。
众所周知,传统民歌通常产生于民间劳动场所,如:高山、田间、地头、河边等,其创作多由劳动者即兴而为,演唱方式有独唱、合唱、对唱等。这些由劳动者即兴创作的民歌都是靠口头创作和传承下来的,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书面的记谱,更别说伴奏了。
现今声乐教材中看到的有关这些传统民歌的记谱,大多由专人根据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整理、改编得来。演唱者所用的伴奏,无论是钢琴伴奏还是音响伴奏带,都是作曲家等相关人士的创作。传统民歌唱词中原有的帮腔、衬词等,大多是即兴的且没有固定的音高,因此在记谱时常常被忽略、或是改编。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声乐教学中的民歌与当初的传统民歌有所出入。且就伴奏而言,无论是现代作曲家编配的钢琴伴奏亦或是其他伴奏类型,都无法从根本上与传统民歌的味道、内涵相契合。
传统民歌是我国音乐体裁分类下的重要一份子,各种风格迥异的地方民歌汇聚成我国音乐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传统民歌凸显出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共有56个民族,不同的语言、生产劳动、生活习惯造就了不同的民歌,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传统民歌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名片。
随着国家教育理念的改革,文化保护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民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不仅是对当地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还代表了不同地区、民族的特色,其保护和发展于我国音乐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演唱者的转换、语言的流失以及伴奏的不足,使得民歌的传统性及民族地域性特色遭到破坏。虽然寻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原真性的日益耗损也使得传统民歌与其他声乐歌曲没有多大差别。鉴于社会、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保护,考虑到传统民歌融入声乐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对于如何能让传统民歌在保留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于声乐教学中稳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作为新时期的声乐教育工作者,要清楚认识到传统民歌的传承现状,特别是它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具体来说,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在“中国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概论”等与传统民歌相关的课程教学中,不应仅仅局限于对书本内容的介绍,还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建,让学生不仅从听觉、视觉上了解传统民歌,还能从触觉上感受它的魅力。此外,适当加入对各地民俗、民歌知识的介绍,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愿的亲近、了解传统民歌,为其以后在声乐实践中演唱传统民歌做好铺垫。
改变传统民歌教学仅仅停留在谱面歌唱的做法,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发掘传统民歌的演唱技巧,更要探求传统民歌与当代文化的内在联系,汲取其中精华,与现代声乐教学方法相结合。注意在声乐演唱表演中突出传统民歌的特色。
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假期时间学习自己家乡流传的民歌。如通过社会实践组织教师、学生走出教室、琴房乃至走出学校,深入民歌发源地,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再现他们进行创作时的场景,从根本上去了解、亲近民歌,从而丰富自身对歌曲的理解。此外,学院可以开展传统民歌专场汇报演出,或是组织教师、学生到民歌发源地演出,进行音乐文化交流,在了解更多民歌知识的同时将自身掌握的声乐演唱技巧带到当地,从而促进传统民歌与声乐艺术的有机融合。
在理论课老师帮助学生完善传统民歌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声乐老师要带领学生学习民间艺人的演唱,掌握他们原汁原味的风格,重点是要注重帮助学生找到风格表达和技巧运用的契合点。与此同时,学生还应该有选择地学习曲艺表演家的演唱技巧,熟悉民间戏曲的演唱风格等等,这样,知识结构才能健全,学术视野才能开阔,传统民歌声乐体系才能构建。
要想使我国传统民歌得到传承和发展,各艺术高校和高师学校艺术系要重视原生态民歌。具体来说,可以做以下尝试:一是开设传统民歌专业,并聘请原生态的民间艺人、歌者作为声乐教师,教授学生演唱传统民歌的方法要领;二是搜集大量的民歌素材,请专人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当然,在创作过程中,民歌的原真性不能丢弃;三是聘请专人开设关于传统民歌的知识讲座,原生态的民间艺人能原汁原味地掌握少数民族民歌的吐字、风格和旋律等,聘请他们教学,能让学生面对面地接触到原始的本土的民间唱法。
利用现代作曲、电脑等相关技术创作的伴奏无法从根本上与传统民歌相契合,为了完整地体现出民歌的传统性及其民族地域性特色,笔者认为,可以舍弃伴奏,选择纯人声演唱。演唱过程中可以保留传统民歌一唱众和的演唱方式,帮腔、衬词等特点也必须原样继承。除此之外,学生可以模仿传统民歌的创作过程,根据其内容编排舞蹈、情景剧等配合演唱同时进行。这样既方便观众理解用方言演唱的民歌,又能避免纯人声演唱表现形式的单一性。
传统民歌改编,是指以传统民歌为素材,采用现代先进的音乐创作手法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传统民歌在改编过程中,除了要保留自身的传统性和地域性特色之外,还要注意考虑群众的审美要求。传统民歌作为一种声乐体裁,要想在流行歌曲盛行的当今社会中发展,作曲家必须对其进行改编、再创作,还必须考虑受众群体这一因素,只有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民歌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现今日益发达的电子合成技术也被逐渐用于歌曲伴奏的制作之中。众所周知,传统民歌是一种无伴奏、纯人声歌唱的艺术形式,所以为传统民歌编配伴奏时,对于很多细节问题,如“帮腔”“衬词”等,电子合成技术就处理不了。因此,在伴奏的制作问题上,笔者认为可以拓宽伴奏配器的选择,考虑使用一些传统民间乐器,而不仅仅局限于受众面较广的常见乐器。
商业化大潮的到来使得民歌文化呈现一种较复杂的现象——“洋为中用”的尺度过大。民歌正以逐渐远离本土文化的现象凸显出来,其民族本色也逐渐消失。正如刘葳提到“在对民歌的理论研究和多年的演唱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地方戏曲和民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黄梅戏为例,对“黄梅戏对民歌的引导作用”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从而证明了民歌的未来发展需借助戏曲的元素和精华才能永葆青春[1]。周娣在文中也提出“湖南花鼓戏与湖南民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湖南花鼓戏起源于湖南民歌,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相同之处;另一方面,湖南民歌与湖南花鼓戏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关系。”[2]
在对传统民歌发展现状的了解和思考中,笔者发现,要想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传统民歌还需要吸收更多的文化养分。而在传统民歌的改编、再创作过程中,合理加入一些戏曲艺术元素,既不会破坏它的原真性,又能为它增添一丝戏曲的味道,从而丰富了传统民歌的内涵及表现形式。鉴于此,笔者认为传统民歌的传承和未来发展可以考虑与戏曲艺术结合。事实上,在此之前,界内早已有过这样的尝试。例如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融入戏曲元素,代表作有:著名作曲家石夫以《上邪》①汉代《乐府诗集》中一首,作者为长沙王吴芮的妃子毛苹为歌词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长相知》;再如在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融入戏曲元素,代表作有:阎肃、姚明创作的声乐艺术歌曲《故乡是北京》等,这些尝试成果都是值得借鉴的。
关于对传统民歌在声乐教学中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但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民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仅仅靠融入声乐教学还远远不够。结合其自身特点及其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保护和发展传统民歌:
当今社会的文化生存、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改变,传统民歌作为农业文明社会的产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发展前景堪忧。学校作为单纯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传统文化扎根、生存于当今社会起到引导、保护的作用。此外,民歌走进学校,在其受到保护、得到传承的同时,又能以学校为窗口,吸收和借鉴更多外来文化,从而推进其改革、发展进程。所以说学校是弘扬和传播传统民歌文化的最佳场所。如果说学校是弘扬和传播传统民歌的最佳场所,那么音乐学院及高校音乐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则是民歌文化传播的最佳途径。教师在学校开设的“中国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概论”等民歌课程中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民歌的分类、发展及现状,与此同时,学院也应该将民歌曲目演唱纳入课程期末考察、考试内容范围,并要求学生必须用方言演唱,至于教师提供的民歌演唱音频中没有被记谱的花腔部分,也要要求学生尽力效仿。这一举措能够使学生基本了解我国传统民歌,也能让民歌走出源生地与社会接轨,迈出适应现代文化生存、传播环境的第一步。
民歌作为传统音乐分类下的重要体裁,其传承工作十分重要。音乐教师作为当代社会专业型人才、音乐知识的传播者,应该考虑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歌文化作为素材引进学校音乐课程教学。在音乐教师的培养方案中,也要加上训练其传授传统民歌文化的能力这一条。新时代的音乐教师需要了解民歌的分类、作用及意义,掌握一定的民歌演唱方法和技巧,从而在面对传统民歌课堂教学时才能从容不迫。
将学校作为弘扬和传播传统民歌的最佳场所除了因为它是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和各地、各类型人才的聚集地之外,还因为它拥有社会上最优秀、最强大的生力军——青年学生,他们充满活力且有较强的求知欲,是弘扬、传播传统民歌最可靠的后备力量。
外来音乐文化的流入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音乐审美观念。当代人缺乏对传统民歌的根本认识,所以他们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民歌的传承及发展问题。甚至有人认为与流行音乐相比,传统民歌就显得比较落伍,字句中都带着一股“乡土味儿”。
传统民歌产生于民间劳动生产,其“乡土味儿”实际上就是保持了当地的本土特色。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传统民歌能够依旧保持其“乡土味儿”,这才是最难得的。因此,全民意识亟需提高,必须正确认识、了解传统民歌文化,以端正的态度看待民歌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并为其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传统民歌是劳动者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我国民间生活、劳动文化的体现。在过去,民歌之所以得以传承,是由于民间劳动从未停止,但现在人们的劳动方式发生了转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业文明时代已然成为历史,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传统民歌正面临消亡危机,保护、传承、发展民歌迫在眉睫。要想让民歌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创设适合它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
传统民歌文化因地域的不同特色而产生,多由口头传承而得以保存,其歌曲内容与当今社会现实、大众审美都相距较远,要想发展就必须与时代接轨寻找新的突破口。而高校开设的传统民歌相关课程也仅仅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介绍,民歌要想发展还要依赖演唱实践。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面对各种新兴音乐形式的冲击,以美声、民族唱法为主的声乐艺术要想发展,就必须革新其教学理念。首先就是要拓宽教材的曲目范围、丰富歌曲体裁。而传统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适宜融入声乐教学。一个是急需保护、传承的传统艺术文化瑰宝,一个是急需理念改革、不断创新的现代艺术形式,将传统民歌作为特色题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不同地区声乐教学的地域性特色,还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1]刘葳.地方戏曲情系民歌——以安徽省“黄梅戏”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2.
[2]周娣.湖南民歌与湖南花鼓戏的演唱比较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CONSERVATION STUDIES OF TRADITIONAL FOLK SONGS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WANG Jia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The traditional folk so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music history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Chinese working people.Its broad genre and rich content involve all aspects of the local working people′s life.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usic genre,the change of people′s aesthetic concept,the traditional folk song,which is produc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local working people,gradually lost its original position.The issue of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been a major concern to scholars.But after a"makeover",and integrat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l music teaching,folk song,as a traditional culture,its authenticity has been depleted.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vocal music,its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feasible solution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make an modest effort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folk song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folk songs; vocal music teaching; inheritance; conservation studies
J607;G642
A
1672-2868(2017)05-0160-05
2017-08-10
汪健(1992-),女,安徽岳西人。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责任编辑:李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