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赵 媛 傅明月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构建“回应式课堂”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
——以情绪决策模型为视角
王 平 赵 媛 傅明月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是获取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由此,任课老师要努力构建“回应式课堂”,主动回应学生的诉求,把学生流变的学习状态激发出来。情绪决策模型认为,流变的状态背后是流变的情绪,流变的情绪背后是流变的需求。如果内在需求与外在工作任务相一致,学生的学习就充满状态,反之如果内在需求和外在工作任务发生错位,学生的学习就缺乏状态。从情绪决策模型出发,所谓构建“回应式课堂”,正是回应学生的情绪流变,让学生疏离“有意思”而“无意义”的本能情绪阶段,同时突破“有意义”而“无意思”的情绪错位阶段,直至进入“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情绪美好阶段。就路径选择来说,要构建“回应式课堂”,需要在“道”“器”融合的基础上,把“做加法”和“做减法”有机结合起来。
回应式课堂;情绪决策模型;内在机理;路径选择
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否卓有成效,在于他能否拥有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学生能否拥有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在于任课老师能否构建“回应式课堂”。从情绪决策模型出发,能否构建“回应式课堂”,在于任课老师能否主动回应学生的状态流变。本文拟对此予以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这个主要矛盾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那就是广大学生对“美好课堂”,即“回应式课堂”的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所谓“回应式课堂”,就是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多维诉求和现实状态予以充分尊重和积极回应的一种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在传统教育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是神圣权威而不容侵犯的。由此,很多老师上课时自说自话,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所思所想,也不顾及学生的学习状态。
“回应式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超越。一方面,“回应式课堂”看到“回应”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中国人常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及“礼尚往来”都是强调回应。事实上,回应也是学生对老师的基本期待之一。学生在课堂内外对老师所提出的期望,都渴望得到满足或曰得到回应。如果老师上课时完全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对学生的需求和状态不管不顾,尽管老师付出很多,但学生却不会觉得满足。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老师和学生都处于抱怨状态。老师抱怨学生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学生则抱怨老师的课堂教学与自己的真实需求发生了错位。
另一方面,“回应式课堂”真正发挥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是指老师在上课时,要努力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尽职”是指老师在上课时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以及服务学生,否则就是“不作为”。“不越位”是指老师在上课时要对学生的各种真实需求,包括学生的真实精神状态予以尊重和回应,特别是老师不能把自己的状态强加在在学生身上。在学生状态昂扬时,要及时给予知识传授;在学生状态萎靡不振时,要有效地给予状态激发。所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说学生有权利表达各种诉求,并有权利期待上述诉求都能得到任课老师的尊重和回应。
那么,在学生的各种诉求中,任课老师如何对这些诉求予以排序并做到有序回应?本文认为,构建“回应式课堂”的关键在于,任课老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予以有效回应。
事实上,很多学生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自己上课状态不佳的时候,总会觉得如坐针毡,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而在上课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不仅不会感到厌烦,还会觉得上课如沐春风,能够自觉做到全神贯注。事实上不仅我们如此,古人亦不例外。陆游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写这句诗的时候,一定非常在状态,才思敏捷而自信,因而才会认为老天爷都在帮助他。与之相对的是,孔子也曾说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此时的孔子由于读书和思考都不在状态,因而感到非常自责,认为是自己江郎才尽,以至于周公都不在梦中“点拨”他了。
由此可见,上课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而如何使学生的上课状态达到最佳,对学生进行状态管理,是教育学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对于任课老师而言,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状态予以积极干预,也就成为判断其课堂教育模式是否属于“回应式课堂”的试金石。就此,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1]
基于上述分析,可得如下结论。一是,可把课堂教学分为“回应式课堂”和“非回应式课堂”,即传统教学模式。二是,可把“回应式课堂”分为“真实回应式课堂”和“虚假回应式课堂”。所谓“虚假回应式课堂”,指老师误认为自己对学生做了回应,然而事实上仍然是老师的自说自话。三是,可把“真实回应式课堂”分为有效回应和无效回应。所谓无效回应,指老师的回应方法和技巧非常欠缺,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诉求。四是,可把“有效回应式课堂”分为基于状态管理的“回应式课堂”和基于知识管理的“回应式课堂”。相比之下,基于状态管理的“回应式课堂”更为重要,因为没有状态,所谓学习知识往往是无本之木。由此,本文所谓的构建“回应式课堂”,首先是从内在机理和现实路径出发,去分析如何构建基于状态管理的“回应式课堂”。
构建基于状态管理的“回应式课堂”,关键在于对学生的上课状态予以有效干预或曰回应。然而,实施状态管理,并非一件易事。一方面,状态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东西,它的本质是人们变化不测的内心情绪而非富有逻辑性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状态一直在流变,状态不仅是变化不测的情绪海洋,也是流变不定的情绪河流。当我们说一个人只有三分钟热度时,就是说他的“状态”或曰“高涨的情绪”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很快就流逝了。不过,状态虽然神秘不测,但亦有规律可循。质言之,既然状态的本质是情绪,所以从情绪决策模型出发,能够揭示出状态管理的内在机理,进而能够揭示“回应式课堂”的构建机理。情绪决策模型[2]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流变的状态背后是流变的情绪,流变的情绪背后是流变的需求。人类的本能需求体系从来不是一维的,而是千维万维的。人们常说“百感交集”“五味杂陈”,都是喻指人类同时存在各类需求体系。同时,不同的需求体系在匮乏时刻都会激发出不同情绪,进而导致不同情绪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博弈。其中,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某种“最为匮乏的需求”所激发的“最强大情绪”在博弈中胜出,成就了此刻的“现实需求”和“现实情绪”。为了满足“现实需求”,人们在“现实情绪”的倒逼下,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当下决策。
二是,人不仅是天生的情绪动物,追求情绪层面的“有意思”,还是天生的理性动物,追求理性层面的“有意义”。进一步说,人的情绪流变让人崇尚尼采哲学的“酒神精神”,哪里快乐就往哪里跑,所谓“跟着感觉走”。而人的理性则让人崇尚“日神精神”,在逻辑方案中追求人生的长远意义。显然,如果一个人基于理性决策的外在工作任务,恰好与基于情绪决策的内在工作兴趣相一致,那么,他的工作就会非常有状态。反之,这个人就处于外在工作任务和内在情绪的错位与纠结阶段,他的内在情绪不断耗竭,工作也往往缺乏状态。
拿课堂教学来讲,当学生恰好处于求知若渴的状态时,老师能够很轻易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情绪,会让他们觉得学习不仅“有意义”,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能够保持认真学习的持续动力。相反,若学生的各种本能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或困或累或贪玩,那么,它所激发的内在情绪状态,就与外在学习任务产生了矛盾。结果就是,他虽然也知道学习有“有意义”,但不如睡觉打瞌睡“有意思”。此时,即便学生坐在教室,也往往“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三是,人的需求体系在不断流变,相应的,人的情绪状态也在不断流变。一旦某个需求体系得到了满足,它所激发的情绪状态也会趋向消失。鲁迅先生讲“一个人在吃饱饭前后,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吃饱饭前,由于本能需求处于匮乏状态,它所激发的情绪和状态就是强烈的觅食动机;一旦肚子吃饱了,这种情绪、状态和动机,很快就会荡然无存。
从情绪决策模型出发,可以发现人们的工作状态总是有三个阶段:第一,“有意思”而“无意义”的本能情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是情绪的奴隶。因为顺从情绪而充满状态,但纯属“热情的废墟”。第二,“有意义”而“无意思”的情绪错位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渴望生命的意义升华,但因为情绪的错位而毫无状态。第三,“有意义”且“有意思”的情绪美好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既有强烈的情绪状态,又有明确的工作方向。
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恰好处于上述第三个阶段,那么,无需任课老师实施状态管理,也能拥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处于前两个阶段,就需要任课老师从构建“回应式课堂”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不在状态”实施有效回应或曰干预。
一方面,如果学生处于第一个阶段,沉溺在自己的小情绪特别是本能情绪中,对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不管不问,任课老师要做到“一语惊醒梦中人”。此时,老师为了唤醒学生的学习状态,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不能沉溺在主观情绪或曰“有意思”中,而忘却寻找人生的“有意义”。否则,一味纵容自己的主观情绪,“跟着感觉走”,在情绪宣泄的盛宴过后,面对意义虚无,唯有空虚失望。进一步说,相比内在情绪,理性才是人的“类本质”,如果人只关注“有意思”,而忘记了“有意义”的人生反思,就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结果与动物等同。这样的人生看起来“激情四射”,却经不起情绪冷却后的空虚。
另一方面,如果学生上课的时候,处于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理性和情绪的错位阶段,那么,任课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完成情绪管理的供给侧改革,激发与外在学习任务相匹配的学习情绪。也就是说,任课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把外在学习任务,从“有意义”阶段内化为“有意思”阶段,从而让学生既有外在工作方向,又有内在工作动力。
为了把上述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的学生带入第三个阶段,所谓构建“回应式课堂”,就是要在道器融合的层面,把“做加法”和“做减法”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道”,指让学生能够在“有意义”层面了解“学习就是修行”和“一花一世界”的道理。所谓“器”,指从“有意思”的层面关注学生的现实精神状态,并予以积极回应。所谓“做加法”,指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供给侧改革”,不仅要顺应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要挖掘、激发和强化学生潜在的学习状态。所谓“做减法”,指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本能情绪进行消解,根据情绪流变原理,一旦本能情绪得到消解,专注学习的积极情绪往往就会“此消彼长”。
首先,构建“回应式课堂”,指任课老师要强化上课仪式感,通过融入“学习就是修行”和“一花一世界”的学习之道,对干预学生的学习状态起到“加法”作用。
每个人都有内心的“纯粹世界”。它是一个人彼岸的精神信仰,是内心最为纯粹的东西,也是最为柔软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朵花。这里的花,就是自己在此岸世界中的工作和生活。有的人修鞋,有的人扫地,有的人引车卖浆,有的人在教室里学习。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做。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是一朵小花。“一花一世界”,告诉我们,一个人把鞋子修到极致,把地扫到一尘不染,把卖出的豆浆调出最好味道,以及一个学生能够把书念好,或许就能看见自己内心的纯粹世界。这种“看见”,能够给自己带来喜悦,带来厚重和踏实,带来形而上的人生意义。
精神信仰与外在仪式是不可分割的,认真严肃的仪式最能激发关乎精神信仰的内在情绪。仪式是对生活的郑重记录。它提醒人们生命中重要的人和时刻,并从中感受到爱、希望和生生不息的力量。由此,任课老师要通过上课前师生共同起立致敬、上课前师生共同朗诵校训校风等方法,强化上课仪式感,让学生获得一种近乎神圣的学习状态。关于强化上课仪式感的重要性,国家督学成尚荣老师也指出:“上课是一种仪式,它与节目的仪式,与开会的仪式,与大典的仪式一样,价值意义都是同等重要的。其实,上课本身就是一种仪式。上课,课堂,教学,课程,它们的使命是传承人类的文化,发展人类的文化。文化,本身是神圣的,传承、发展文化更是神圣的。这种仪式感,首先是种责任感,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扎扎实实地教好每一堂课。这种责任里透露的是使命感……上课的仪式,实质是文化的仪式。”[2]
其次,构建“回应式课堂”,指任课老师要继续在“道”的层面,把“各种本能需求本质上是有限的”的哲学信仰传递给学生,对干预学生的学习状态起到“减法”作用。
本能需求给人带来的欢乐,是有限的。吃饭前饥肠辘辘,一碗牛肉面就是所有的人生目标。可是,当牛肉面填补了胃部的匮乏后,欢乐消失,人生又处于空虚状态。叔本华讲人生是“痛苦的钟摆”,就是这个道理。相比之下,前述“学习就是修行”和“一花一世界”给人带来的欢乐具有无限性。
落实到具体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任课老师需要通过振聋发聩的格言教学,对沉浸在本能需求中不可自拔的学生予以棒喝。也就是说,通过“棒喝”式格言教学,让各种棒喝犹如一盆冷水泼在学生脸上,让学生不再迷恋泥沼里的温暖,并能够迅速以积极状态迎接学习。
再次,构建“回应式课堂”,指任课老师要在“器”的层面,把“乐在其中”的探索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对干预学生的学习状态起到“加法”作用。
“乐在其中”的探索精神,是学习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本质上讲,学生的学习就是运用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展开积极探索的精神。价值理性是隐蔽着的“达芬奇密码”,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工具理性洞悉一二。显然,正是这种“洞悉”秘密的欢乐,成就了学生们“乐在其中”的探索精神。
因此,任课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乐在其中”的探索精神。比如通过问题引导式教学、共同探讨式教学以及悬念设计式教学,把学生内在的探索精神一步步激发出来。
最后,构建“回应式课堂”,指任课老师要在“器”的层面,把“静思冥想”的生活智慧融入到课堂教学,对干预学生的学习状态起到“减法”作用。
很多当过老师的人都有一个感受,学生听课未必没有老师讲课更辛苦。老师讲课是自身思想的发挥和演绎,往往充满激情;而学生听课则是用别人的思想覆盖自己的思想,这个过程既具有抵制性,又具有痛苦性。因此,学生要能真正听好一门课,必须有旺盛的精力和体力,用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在自己大脑中引发头脑风暴,即摆脱旧思想,迎接新知识。基于这个角度,很多学生上课之所以没有状态,不是学生不知道上课是“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学生的精力和体力不能及时跟进,从而处于疲惫状态并激发出大量的负面情绪,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课堂教学。
由此,要构建“回应式课堂”,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静思冥想”的生活智慧,以此回应学生的精神疲惫状态。根据情绪决策模型,既然人的情绪是流变的,一旦学生的疲惫精神通过“静思冥想”得到恢复,昂然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然不请自来。落实到具体方法,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的三到五分钟,任课老师可以通过选播一些“静思冥想”型音乐,达到既强化上课仪式感,又让学生获得“万籁此俱寂”的精神放松和精神修整的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
[2]王平.理性化问责的理论逻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6:36.
[3]成尚荣.上课的仪式感[J].语文教学通讯,2016,(6):1.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PATH CHO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 DECISION MODEL
WANG PingZHAO Yuan FU Ming-Yue
(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
It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hat students have a good learning status to access to high quality classroom teaching.As a result,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build"response class",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students,t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of students rheological conditions.Emo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 think that the rheological state behind the rhetoric and the rhetoric behind the rheological needs.If the internal needs and external tasks in line with about the task,the student′s learning will be in good state,whereas if the internal needs and external work tasks misplaced,students will lack the status of learning.Starting from the emo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the so-called"response classroom"is a response to the emotional changes in students,so that students alienated"meaningful"and"meaningless"stage of instinctive emotions,while breaking the"meaningful"and"no meaning"Of the emotional dislocation phase,until enter to the"interesting"and"meaningful"emotional good stage.In terms of path selection,to construct a"response class",we need to combine"Doing addition"and"Doing subtraction"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DAO"and"QI".
responsive classroom;emo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internal mechanism;path selection
G642.1
A
1672-2868(2017)05-0126-05
2017-05-12
安徽大学本科提升项目(项目编号:ZLTS2016062)
王平(1977-),男,安徽泾县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法治政府。
责任编辑:李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