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感知

2017-12-18 03:29:08雷若欣朱定秀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安徽省应用型课程

雷若欣 朱定秀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论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感知

雷若欣 朱定秀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近年来,中国高等在线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为了验证在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在校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感知,确定理想型在线课程所需要素,诸如教学方法多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氛围营造、课程制作方式、适当的考核办法等等,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一些依据。

在线课程;学习感知;影响因素

近几年来,在线教育发展特别迅猛,它们不仅拓展了教学时空,而且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560.2亿元,用户规模为9001.4万人;预计到2019年将达2692.6亿元、1.6亿人的规模。其中,职业在线教育、中小学在线教育以及高等学历在线教育齐头并进,占据了在线教育市场整体的86.5%,成为市场的主体[1]。到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30%左右[2]。其中,高等教育界的在线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其实,在线教育的发展顺利与否核心在于在线课程制作质量的高低,在于在线学习者的感受与推动。其实,在线课程(或者叫网络课程)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家教育部对网络课程的定义是: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3]。为了更好地验证在线教育的成效与利弊,本文通过调研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在线课程学习的感知,发现在线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1 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安徽省合肥学院、黄山学院、蚌埠学院、滁州学院、巢湖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近五年内纷纷搭建在线学习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免费的精美课程,延伸了教学资源的利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并结合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问卷共设置19个开放式问题和两个封闭式问题。课题组主要针对滁州学院、合肥学院、黄山学院、蚌埠学院、巢湖学院等学校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为94%。问卷内容围绕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在线课程的优劣势、使用在线课程的频率及在线课程建设如何改进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2 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282份有效问卷中,42.4%为男性,57.6%为女性。按年级来划分,大一的学生占了42.4%,大二的学生占了30.3%,大三占了22.7%,大四占了4.5%。从比例数据来看,大一、大二学生占了绝对的比重。按学科来源划分,这些被调查者54.5%为文史类学生,21.2%为经管类学生,18.2%为理工科学生,其他为6.1%。在调查中发现,超星、尔雅、智慧树、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云课堂、Coursera、Edx等国内外知名平台使用率从高到低。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第一次调研至今,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中间,使用国外在线课程平台的比例依然很小,不到2%,这可能与这些学校大部分学生英文水平不高有关。

2015年,本调研小组的第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在注册的学生中,5.67%学生每天至少使用1次慕课平台,15.80%的学生2—3天使用1次,18.10%的学生4—7天使用1次,而60.43%的学生一周以上使用1次(图1)①数据来自本调研小组第一次调研报告《安徽省应用型高校学生慕课学习调研报告》。。其中,注册了但并不经常使用和参与课程讨论的学生占了近50%。

图1 2015年慕课平台学习比例

图2 2017年在线平台学习比例

然而根据2017年的调研结果来看,大约有15.2%同学经常使用在线平台学习,56.1%的同学在课程学习需要时使用,22.7%的同学自学时会结合教材使用,还有6.1%的同学至今未主动使用过在线平台(图2)。就学习频次看,一周之内使用在线平台学习1次的占27.3%,2次的占30.3%,3次的占24.2%,4次的占18.2%。由此可以看出,一周之内在线平台学习2次的比例略高。就学习时间来看,1小时以下的大约占43.9%,1—2小时的约占42.4%,2小时以上约占13.6%。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至2017年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使用在线平台学习的比例、频次、时间都有明显增长。这些数据足以说明,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学生利用在线平台的意识大大增强了。

3 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感知

为了更好地确认在线课程的作用,本调研小组设置了诸如在线课程的质量、教学安排、授课方式、所占比重、考核方式等问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来反映学生对在线课程的真实感知。

3.1 适合在线建设的课程类型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在线课程建设有着自身的判断。其中,大约有51.5%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课程最应该采用在线课程的方式进行。其次是通识课,大约占50%,思政课占37.9%,专业课占24.2%,其他占10.6%(图3)。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心目中创新创业课程和通识课最应该采取在线课程形式进行,思政课次之,而专业课的比例其实并不高。

通过访谈得知,学生认为专业课中很多内容需要与任课教师当面交流、碰撞,可以通过表情、肢体语言和其他表达方式,及时激发出更多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并由此获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而这恰恰是在线课程不能达到的。

3.2 教学周期安排基本合理

一般而言,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期的课程会比较满,因为要完成公共课、专业认知基础课及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学习任务比较重。如果在线课程在一、二、三学期安排过多,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乃至“学而废”现象的出现,反而不利于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在线课程,尤其是专业性的在线课程,其教学周期安排应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考虑和编排。就目前安徽省应用型高校来看,在线课程教学周期安排比较灵活,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近89.4%同学认为此种安排较为合理。

3.3 在线课程质量一般

学生满意度应该是衡量在线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约4.54%学生非常满意,37.86%的学生满意,49.99%的学生认为一般,6.06%的学生不满意,1.51%的学生非常不满意所在学校的在线课程(表1)。另外,学生还对在线课程教学周期安排做了评价。一年级学生认为安排合理的占44.07%,二年级占27.12%,三年级占23.73%,四年级占5.08%。

表1 在线课程质量满意度调查情况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在线课程质量一般。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 在线课程制作粗糙

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同学反映所在学校在线课程平台存在问题,比如经常出现教师不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约占78.8%)、教学资源自上传后很少更新(约占37.9%)、教学视频画面、声音不清楚(约占12%)等问题。从数据来看,经过几年的建设,各高校在视频录制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虽然依然有学生反映画面和声音等问题,但比例已有很大的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教师不能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在安徽省应用型高校中普遍存在,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打开各高校的在线课程平台也可以看出,很多课程后面有学生的提问,但却没有专业教师团队对问题的解答。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加强相关管理,提高在线课程建设质量。

3.3.1 应用操作性专业课程不多

就上传到在线平台的课程而言,多为通识性课程,即便有些课程为专业课程,但也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具有创新和实操导向的课程还不多,对创建高质量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

应用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实操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在线平台上应多上传一些针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课程,这样学生可以将学校实验实训条件和网络观看、学习视频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访谈中有些同学建议,创新创业类课程应该和自身的专业进行挂靠,由所在学院或所属大类学科组进行设计和推行,这样可能对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创新锻炼具有更好的针对性。

4 理想型在线课程要素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安徽省应用型高校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满意度一般,因此还需要各高校加强建设,创建出符合学生理想的在线课程及平台。

4.1 在线课程建设模板

根据学生的意见来看,理想型的在线课程需要包含明确的课程学习(任务)目标、丰富的资料文档、师生顺畅的互动交流平台、适量的作业与测试、针对性较强的分析案例和导入情景、合理的效果评价模板(图4)。

图4 在线课程建设指标认可比例图

据刘斌与张文兰的研究来看,学习收获处于最高层,直接影响着在线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内容与资源处于最底层,是所有影响因素中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其它因素则处于中间层,对在线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起间接影响作用[4]。从上图可以看出,所有指标的认可度几乎都在62%以上,排在前三位的案例分析与情景导入(78.8%)、师生互动交流(78.8%)和课程学习(任务)目标(72.7%)是学生最为关注的节点。因此,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氛围三个核心环节的建设是未来在线课程建设的重心,这些数据为此后更好地建设在线课程提供了依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线课程的设计需要“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需求”[5]。针对这种需求,课题组认为平台管理者应该积极与高校、企业等机构密切合作,可以直接录制一些高校学生企业实习基地的教学视频,从而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

4.2 在线课程制作形式

一般而言,在线课程有慕课、微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三种形式[6]。但无论是哪一种在线课程,其制作形式主要有教师画面插入式、背景声音式和教师、声音与PPT融合式几种模式,在教学效果上也各有千秋。但根据安徽省应用型高校在校大学生调研情况可以看出,47.0%学生还是认为应该采取教师、声音、PPT融合式制作在线课程(图5),他们认为这样在心理上会对自身产生一定的监管作用,比没有教师画面的课程学习效果要好一些。65.2%的同学认为也可以采取录播+直播的方式,这样更加灵活、多元,不仅可以彰显高超的录制技术,而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今的在线课程教育除了上传授课视频以外,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进一步互动,以视频节点来控制学生学习的过程,以此开避免学生上课期间走神或者“伪”学习的状况[7]。

图5 在线课程制作形式

为了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建设课程时可以采取视频听课时长、论坛参与次数制作成量化表,对学员学习情况按表量化打分,然后纳入到该学员考评[8]。当然,随着技术的提高和学生的需求,也可以开发移动学习资源,“课程的视频资源可支持下载,以供学习者离线观看”[9]。在每个视频行进中随机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只有提供高质量、节点控制好、便利的学习资源,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心,也才能真正促进在线课程,乃至在线教育的发展。

4.3 考核方式

一般而言,在线课程都会在中间环节设置很多的测试与问题,以求实现边学习、边检测、边总结的学习模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在线课程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结业考核。据调查来看,学生建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自由安排时间,网上题库考试、参加传统笔试、参加统一组织的在线考试。

图6 在线课程考核方式

当然,数据显示共有84.9%的学生认可网上考试。其中,要求自由安排时间的学生占了65.2%(图6)。能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方便回看、自由安排时间考试等正是在线课程的优势,需要继续保持。但通过了解实际情况,选择在线课程学习时名额会有限制,因而经常会出现学生选不上自己心仪课程的现象,这一点还需要学校进一步去调整,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多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氛围营造、课程制作方式、适当的考核办法是理想型在线课程制作的基本考虑要素,需要这些要素之间进行适量搭配,才能做出令学生满意的在线课程。

5 结论

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纷纷搭建在线课程平台,通过购买和自我建设上传课程。但从学生感知来看,目前在线课程质量一般,仍需继续精细化。本文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提出了理想型在线课程应具备的要素和模式,希望可以为应用型高校进一步改进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一点依据。

[1]黄佳琪.在线教育火爆,发展乱象如何破解?[N].新民晚报,2017-08-15(4).

[2]佚名.在线教育规模持续扩大,51Talk业绩抢眼[EB/OL].中国新闻网/安徽,2017-08-27.

[3]刘铁柱.美国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标准综述与启示[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6,(3):124-129.

[4]刘斌,张文兰.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9):107-113.

[5]刘丹青.慕课建设与实施策略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8):133-135.

[6]申灵灵.职业院校在线课程设计的定位与模式探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4):58-61.

[7]任友群,赵琳,刘名卓.MOOCs距离个性化学习还有多远——基于10门国内外MOOCs的设计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6):3-10.

[8]安德烈斯,贝克,西门子,等.关于学生在线学习成功21项发现的复制研究[J].开放学习研究,2017,(4):10-20.

[9]谌博伦.高校在线课程教与学的变革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8):72-73.

G642

A

1672-2868(2017)05-0131-06

2017-07-12

安徽省重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4ZDJY118)

雷若欣(1979-),女,河北邢台人。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会展旅游教育。

责任编辑:李 晓

猜你喜欢
安徽省应用型课程
成长相册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7期)2021-03-23 08:49:18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5期)2021-03-11 12:08:54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2期)2021-03-03 09:27:00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