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策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深度融合之探讨
杨 策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和高校数学类课程的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阻碍,从引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高校数学类课程;创业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改变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走进教学领域.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创新创业项目,但要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必须在专业和基础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作为基础学科,几乎渗透到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工具.因此,高校数学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1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的内在联系.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侧重于学生素质培养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开发学生创业思维,形成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它着重于学生具体价值的体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教育的效果.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便是培养学生利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理念将所学知识付诸创业实践中去构思项目,质疑论证,试验推广,最后获得成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的目的则是培养学生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运筹、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具有全程性、系统性、应用性和全员参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开展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不仅可以将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金融、统计、管理和经济等相关学科和领域,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团队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保证更好地实现团队绩效.可见,数学课程的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在联系紧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进行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2 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获得新思维和新方法,而是培养学生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和勇气,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它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两者的作用是同效的.
我国的数学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数学教育受前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始终固守着“定义-性质-定理-例题”的理论系统化的灌输模式.这种模式作为数学理论的叙述堪为精湛,但作为数学的教学模式却成了创新教育的瓶颈.提到高校数学类课程与创新的融合,常常被误认为是对数学理论的发明创造,是数学家才能具有的素质,一般人无法达到.这种错误认识,使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束缚,导致在教学中,仅仅是按照一板一眼的教学方法,墨守成规的教授定义、定理,对例题进行解析,利用习题册中的现成的题目留作业,总结反馈作业问题,期末一纸化考核,完成教学.这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严重扼杀了高等教育中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使高校数学类课程在学生眼中成为枯燥无聊的学科,完全无法将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具体说来,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融合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教学过程的惯性大.一直以来,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重推理轻计算,重理论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片面理解高校数学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作用,将教学陷入在数学本身的推理演绎中.也就是说,学生通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仅仅掌握了定义和定理的逻辑推理过程,却没有掌握甚至没有学习理论知识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忽略了高校数学类课程作为各门学科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模式单一.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普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以一对多的教学模式,由于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完备和定型的,教师按照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按照“定义-性质-定理-例题”的套路设计课程.学生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3 教学形式死板.数学理论严谨、数学知识严肃,导致数学教师的教学过于严谨,课堂氛围死板、不够活跃,在教学形式上,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教学手段落后.在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板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有的教师确实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也仅仅是将现代化手段简化成了电子板书.教学手段落后,必然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高度集中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5 考核方式单一.高校各门数学课程的期末考核仍采用期末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设置一定的比例,试题也多为例题或习题,缺少实际应用题.这种考核方式无法体现高校数学作为各门学科工具,所能给学生带来的应用价值,无法考核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提高的程度.
3.1 引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数学学科是各门学科的学习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时又肩负着时代使命.在创新创业教育新形势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必须与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接轨,转变教学理念,明确高校数学的教学目的,强调高校数学的应用性特点,认清“教”的内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意识贯穿课堂,提高教师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专业知识相联系,将数学思想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2 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只有善于提出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因为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去思索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有时自问自答,有时让学生回答,有时可让学生小议片刻再解答,偶尔问而不答,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变以往教师一味讲、学生一直听的陈旧课堂模式,采取启发式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发挥组织、引导、启发作用,学生根据设定的实际问题开展以研究、讨论为主的活动,以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为最终目的,在这样的目的的驱使下,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接受课本理论知识,即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又真正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研究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高校数学类课程所获得的间接经验交互作用,相辅相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程和参与数学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的热情.
3.3 增加实践环节.在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尝试改变以往“定义、性质、定理、例题”满堂灌的局面,不仅仅是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理论课程后,设置数学建模类课程,而是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各门数学课程当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合理设置实践环节,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或讲解理论知识,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在课堂上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学生在应用过程中自觉培养创新能力.
3.4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是将计算机和多媒体的使用引进课堂,将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演示优势充分发挥在抽象数学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的应用,体现数学教学之美.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涉入数学软件的应用介绍,充分体现数学作为各门学科工具之优势,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切实实现这一教学效果,可以根据院校不同专业对不同数学工具的需求,将数学教师进行分流,对数学课程采取针对专业群分组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前感受到专业学习气氛,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真正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5 改革考核方式.考核过程不必限定在期末一次性考核,可以与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进行多次考核.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发现数学学习的意义,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过程、阶段性的学习效果等,通过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并计入成绩,或考虑在学习结束后,设置与专业相关的数学建模问题,学生分组研究,提交解决方案,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分析各套方案的优劣,进行开放式考核,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数学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学生所经历的每一个教育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创新思维,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数学等每门课程又肩负着自己的责任,我们必须在每个时期,结合社会需求形势,分析课程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内在本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使各门课程更有效的服务于教育事业.
〔1〕张香云,王家军,张居丽.我校创新、创业实验班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3(6).
〔2〕张泽浩,高哲琴.基于数学的发散思维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
〔3〕余达锦,杨淑玲.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
〔4〕张涛,陈忠,秦超.基于数学建模的学生创新数学思维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2014(10).
〔5〕张志信.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大学数学,2013(5).
G642.0
A
1673-260X(2017)12-0003-02
2017-09-16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JGJX2016D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