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在数字英译中的应用
——以毛泽东诗词为例

2017-03-29 03:46王文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接受者奈达英译

王文霞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功能对等在数字英译中的应用
——以毛泽东诗词为例

王文霞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汉语与英语在语法、用词以及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两种语言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在翻译中又要最大程度的再现原文的所有信息,而“功能对等”可以将源语言中的信息以“最自然、最贴切”的方式在目的语中得到再现。《毛泽东诗词》气势磅礴,洋溢着作者的豪情壮志,其诗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应用了大量数词,使诗词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文章以毛泽东诗词为例来探讨功能对等在数字英译中的重要性。

功能对等;数字;毛泽东诗词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汉语与英语在语法、用词以及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1]。因此,在翻译汉语作品时,就必须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引入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就能用“自然”的方式把源语的原有信息和目的语呈现的信息最大程度契合[2]。这里所说的这种契合不是两种语言信息的一一匹配,而是一种动态关系。毛泽东诗词在世界各地流传最为广泛,其各种译本已经发行了6千万册,超过了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位诗人的诗集[3]。在毛泽东诗词中,数词的应用很广泛,各种翻译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论文就以毛泽东诗词英译中的数词翻译为例,来讨论功能对等在数字英译中的应用。

一、关于功能对等

等效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众多学者纷纷提出等效翻译,其中奈达于1964年提倡的动态对等理论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翻译论。动态对等理论极大限度地完善和升华了等效翻译原则,为翻译理论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奈达在1964年发表了《翻译科学初探》。在这一作品中,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这也是这一作品的最大贡献,在西方翻译界引起了轰动,奉此作品为现代翻译理论的代表作。“动态对等”指出:译文所再现的信息和接受者间的关系,必须与原文信息和接受者间的关系基本上一致(奈达,1964:159)。奈达后来将“动态对等”一词改为“功能对等”,但他特别说明两词的实际概念是一样的。

奈达认为,目的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语的文化意识元素的反应,应该极大限度地接近源语言接受者对原文的文化意识的反应。简言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要以目的语读者为核心,着重关注目的语读者的反应。

20世纪90年代,奈达博士关注到翻译、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等效理论,把对等细划为高层次对等和低层次对等。同时他也表示在翻译实践中,高层次的对等对于译者来说是理想化的要求,很难做到,但是至少应该努力实现低层次的对等,即: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赏析的程度应该能够接近或者达到明了源语读者是怎样理解和赏析原文的。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以此为标准,目的语的文字表达传播能力低于这个翻译标准,那么这种译文是失败的,或者不能称之为好的翻译。

二、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英译

翻译作为一种信息间的传递方式,是把一个原来由A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改由B语言来表达,使不懂A语言的人照样可以获得一样的信息。因此,翻译所起的作用就是使接受者能获得译文中的信息,而且其效果同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理解基本相同,这也是翻译的根本性质。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倡的功能对等,也是同样的意思。一方面是原文的接受者和原文,另一方面是译文接受者和译文。同一个信息,却要用两种不同语言,并且接受者又不同,还要产生同等的效果,这便是功能对等在翻译中要坚持的主要原则。从奈达的观点出发,翻译就是要用最自然、最适当和对等的语言,既要从语义上又要从文体上再现源语所含有的所有信息。而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使两种内容意义对等,其次才是两种内容的文体形式对等[4]。

我们从功能对等的理论视角出发,来探讨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英译问题。

在翻译数词时我们要仔细品味。中国当代翻译家许渊冲在对诗词的翻译时坚持浅化、等化、深化(即“三化”说),这个理论对我们的数词翻译也很有指导意义。

请看以下诗句原文以及各位译界专家的译本: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蝶恋花·答李淑一)

许渊冲教授用“the highest heaven”来表达“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诗句中的“重霄九”。他在把诗句内容翻译给外国读者的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传达了过去,堪称妙笔。而辜正坤译本则将“重霄九”直接化解为“远在云端之上”(far above the cloud),异曲同工,意境犹存。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在1965年重回井冈山的抒怀之作,当时,革命胜利已经三十八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九天”即“九重天”,形容天之高,“九重天”指天的最高处。这两句显示出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豪迈气概,并且以浪漫主义的方式写出了革命者的凌云壮志[5]。

奈达的等效理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重德介绍这一理论时曾指出:如果在翻译时,我们紧扣原文的翻译形式可能引起读者对所指意义误解,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在译语的文本中作改变,另一种就是保留文中的字面翻译,然后以增加脚注的方式来加以说明,以免引起误解。这正是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中所含有的。在辜正坤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诗句英译本中,译文就体现了刘重德所介绍的这一原则,辜正坤全部使用了直译的手法来翻译“九天”(the Ninth Heaven)和“五洋”(the Five Oceans)。这样就保留了原句的字面翻译,为了不引起目的语读者的误解和帮助他们能准确的理解原文,他在译文后对“the Ninth Heaven”(九天)和“”the Five Oceans(五洋)作了详尽的脚注。并且这两行诗的翻译,用“up”和“down”两个词来开头,把毛泽东原诗“上九天”和“下五洋”中所含有能容天地的胸襟和纵横天地之间的豪迈气概表现了出来。且译文中用moon和soon来体现原文中的“月”和“鳖”,这样处理非常合理,译文贴切、自然、诗意依然。许渊冲的译文采用的方法中,一半是和辜正坤一样的数字具体化翻译(把“九天”也译为“the ninth heaven”),但另一半却是模糊化处理了(把“五洋”简单的译为“the sea”)。笔者认为,许氏译本也足以把原诗的意境较为完整地呈现给目的语读者了,当然,绝对的、完全的意象移植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译例,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在英译过程中,有些可以直接翻译为对应的英文,有些则化作无形,转译成了其它的表达,如:“重霄九”译成the highest heaven。毛泽东诗词中,数字的运用常常是信手拈来,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百万雄师过大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等。笔者认为,毛诗中的数字,有一些是和别的汉字组合构成特定的指代名词的,如“重霄九”,“六盘山”,这类词语可以在目的语中进行意义上的对等;其它大部分数字词语则属于虚化的手法,如“百万雄师”,“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等等,这一类的数字放在诗句中,是为了给读者呈现一幅场景、一个感觉上的有力的冲击,属于夸张化、艺术化的描述,并非实有其数。西方读者在品读诗句的英译本时,也应该拥有那样的一幅图景和那样的一个感官震撼,也就是奈达提倡的“译文读者在读到译文时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读原文时大致相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对“功能对等”作为可选策略的一点思考。

三、“译”犹未尽:问题与展望

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使用俯拾皆是,在本部分内容中,功能对等作为一种可选策略,在数字英译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是值得提倡的。然而,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覆盖面极广,运用也极为灵活,任何一种翻译方法都不可能独立解决所有的数字英译问题。在数字英译的问题上,“功能对等”作为一种可选的翻译策略,是一个总的指导原则,但是在面对诗句中每一个具体的数字表达的时候,涉及到的翻译方法则呈现多样化,如:直译,直译加注,省略,意译,意译加注,替换,替换加注,音译,音译加注。因此,毛泽东诗词中的数字翻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课题,有待译界学人进一步探索。

[1]孙广治,白炀.功能对等视域中的新闻导语词汇英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4):129-131.

[2]周如莹.运用功能对等理论评析《儿子的否决》两个中译本[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37-39.

[3]李正栓,陶沙.国外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2(2):104-109.

[4][徐蕊,李正栓.再论奈达的等效理论—以邓恩《歌》汉译本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27(10):117-119.

[5]李正栓,杨丽.毛泽东诗词中的数词及其英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9(1):116-122.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Numerals in Mao Zedong’s Poetry

Wang Wen-Xia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Chinese and Englis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grammar,words and text structure and so on.Therefore,there exist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But in the transl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produce all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so we can use the“functional equivalence”to reproduce the target language using the most natural and most appropriate way.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o Zedong’s poetry is the applic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umerals,which make his poetry more vivid.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translation of numerals taking Mao Zedong’s poetry for example.

functional equivalence;numerals;Mao Zedong’s poetry

H315.9

:A

:1673-2014(2017)03-0072-03

(责任编辑 郭 佳)

2015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院校明晰式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J2015115);长治学院教改项目“翻译生态分析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Y201512)

2017—04—03

王文霞(1978— ),女,山西陵川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接受者奈达英译
摘要英译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Flu Study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