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上党申氏宗族与地方社会

2017-03-29 03:46段建宏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村长治宗族

段建宏

(长治学院 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山西 长治 046011)

明清时期上党申氏宗族与地方社会

段建宏

(长治学院 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山西 长治 046011)

申氏宗族是明清时期上党地方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无法与官宦宗族、商贾宗族相比拟,然而,它却是地方社会中最普通的形态,最具底层社会的代表性,承担着地方社会中的贸易、治安、救济等多种职能,成为地方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上党;申氏宗族

宗族,是众多家庭组成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集合体。“宗族”不仅是一种将同姓同宗的人们按一种特定法则划分出来的人类亲属集团,而且还成了一种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1]2。因此研究宗族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学者关注于此,发表了大量成果[2]。一个共识的现象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北方的宗族远不及南方宗族典型、完整。不过如果因此而忽视他们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则显得失之偏颇,对北方宗族的研究也仍需进一步深入。山西长治郊区中村申氏宗族在近年来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研究视野,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①相关研究成果可见:阎宇晶:《中村古村落及申家二十四院的空间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王翠平:《山西潞商申家大院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田园、刘毅然:《山西长治中村申家二十四院建筑遗产空间研究》,《山西建筑》2009年第2期。除此,还有大量地方学者,他们纷纷著文介绍及探讨申氏宗族。

长治郊区中村是一个延续千年的古老村落,北靠龙泉山,南临浊漳河支流,其地理具有“一分圪梁二分山,三分沟疆四分川”的特征。据目前保存下来的一通唐代墓志可以看出,中村原名“封仁村”,明代以后改称中村。明清时期,商业较为发达,其足迹远达河南、湖北等地。抗战时期,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新华日报》报社、八路军总政治部等驻扎于此。现属郊区西白兔乡,与北村、南村相邻,有人口360余户,1400余人,全村共25姓,以申氏为最多,约650人。对于申氏祖先的来历无文字记载,只有老人代代口耳相传。中村现有申氏分为叁支,一支始祖申十三约在明朝初年来到中村定居,至今已繁衍二十二代。另一支“楼上申”,始祖申应籽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村,至今已繁衍一十七代。这两支都是从潞城县天贡村迁来的,属同源。另一支申过龙、申憨苟家族无考。相传申氏原来是身居显位的官宦人家,是具有“九胎十八子,三胎六朵花”的大户人家,因遭难避杀戮,兄弟十八四散逃难,临别时将铁锅摔成十八块,兄弟十八各执一块,作为以后相认之信物。申十三因此来到这里繁衍生息。为查实申氏祖先的来龙去脉,申桂真先生踏外省别县多次考察,只因星移斗转,年移代革,人世沧桑,变化万千,所记载与传说中千差万别,说法不一,许多事的是与非,已经无可查考,难下定论。

现在,令中村人得以骄傲的是保存下来的明清申家“棋盘二十四院”,以珍珠倒卷帘的方式修建,贡院、盐店院、老宅、醋坊、酒坊见证着中村申氏宗族辉煌的历史。既有官宦人家的显赫,又有商人贸易的繁盛。尤其是布局严谨、造型独特、殿宇宏大、巍峨壮观的府君庙,更是展现了中村人的信仰和生活,也吸引着我们去探讨申氏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自2009年起,笔者走入中村,开始了对中村以及申氏宗族的探索与思考。多年来,对中村的印象越来越深刻,对中村以及申氏宗族的历史越来越清晰,对申氏宗族与地方社会关系更感兴趣。作为地方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申氏族人以自己力量与方式活跃于上党社会,不断传承、创新着地方文化。

明清以来,完整的宗族应包括祠堂、族产与族谱三个要件,然而从目前保存下来的申氏宗族情况来看,这些要件均不完整。首先是缺少祠堂,这说明在宗族复兴/重建的过程中,申氏宗族并没有象南方的宗族一样得到完整的恢复。而仅仅保留了宗族之名。申氏族谱在申桂真的努力下,也得到了重修,现在看到的申氏族谱比较完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名字也记载进族谱,充分体现出宗族的时代性。

北方的宗族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其典型特征已消失殆尽,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进入,村落组织成为地方上重要的行政权力,宗族已渐形消逝,其影响力已逐渐退出,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以独立家庭为主的形式。宗族的概念已从人们的头脑中退出,并且呈现出年龄特征。年纪稍大的可能还有记忆,对年轻人而言毫无影响。加之社会思想的自由,很少有年轻人会为宗族予以关心,更多的是自我的意识。再者,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宗族的组织力已荡然无存,人员的团队也几乎没有,宗族缺乏凝聚力与向心力,宗族也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不过,从保存下来的历史时期的申氏宗族资料进行分析,尚可发现许多信息。

距中村不远的东天贡村(现属潞城市),也成为申氏宗族的聚居区,据中村人讲,中村的申氏就是由东天贡迁去的。东天贡现仍保存着申氏宗祠,保存至今的两方碣记载了申氏修建祠堂之事。由此看来,中村申氏以前也应该有自己的祠堂,用来祭祀祖先。嘉庆时期保存下来的碑刻基本上可以证实这一点。

尝思霜降露零,九京有感;水原本百世无忘,则知祖功宗德不可无田以祭也。嘉庆拾叁年冬,爰置祭田拾壹亩捌分,所收租(稞)[课]议定轮流经管,除粮银社钱外用备春秋祭扫之资,凡我宗人须当世守勿失,以奉先祀於不坠也云尔。是为序。

计开

四角盤地壹段,计地柒亩整,粮银二钱陆分

二分

本茔东西边地叁段,计地壹亩捌分,粮银捌分家一分

一分

场后地壹段,计地叁亩,粮银壹钱壹分

清道光贰拾壹年七月十五日 吉旦 立石[3]

这通碑刻显示了申氏在特定节日要举行祭祖活动,虽然祠堂已毁,但是祭祖报本的思想仍是主要的方面,“原本百世无忘,则知祖功宗德不可无田以祭也”。可以想像,即使没有祠堂,也应该有祭祀的场所,这其实就是北方宗族的特色,其宗族不像南方完整。同时,也说明申氏宗族在清代仍有祭田,祭田属于族产的一部分,并且数量较大,“拾壹亩捌分”,亦可见申氏宗族在地方社会的影响力。也说明申氏宗族的规模较大。有祖训族规,并且内容相当多,碑刻应该是最具表现力之一。正如有些族规家法是铁牌等,其目的正是想让祖训族规能流传久远。

近年来,关于区域商人的研究成果很多,进入21世纪以来,晋商的研究成果也呈现出大放光彩之势。其中关于大院研究以及旅游开发的也不在少数,由此可以看出大院是研究晋商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中涵盖的文化信息是学者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具体到申家而言,既与这种大背景有密切关系,也表现出本身的特色。

关于泽潞商的研究成果不少,主要有两种趋势,一种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论证潞商的兴起,重点论述潞商兴起的背景与条件,学者们注意到晋东南的地理优势为潞商的兴起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煤、铁、盐、绸等都成为潞商重要的贸易物资,为潞商的兴起、壮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另一种是将对潞商的研究涵盖于晋商之中,相对于晋商而言,泽潞商势头较小,影响不大,因而有忽视、泯灭之势。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潞商留下来的资料过少,在这些成果之中,有一部分的结论是推理出来的,原因与结果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固而结论并未让人满意。其实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商人,任何一个区域都有促进商业发展的条件,仅从发生学的角度立论势必不够严谨。申家大院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为潞商的研究提供了确切的实物,这一点最具有证明力。申家大院亦因此成为研究潞商的起点与重要物证。

在晋商的研究中,大院文化是一个重点,从乔家大院到王家大院再到曹家、渠家大院,都成为商业发展的代表。申家大院也应该成为潞商文化的代表。大院的格局是经商最有力的证据。盐店院、议事厅、作坊等都说明此院落曾经是商业的繁盛之地。一道道碾过的车辙,一根根饱经风霜的柱子,都蕴含着潞商艰苦的奋斗历程。一通通碑刻见证着家庭发展的辛酸过程。大院成为商人的代表,同时也成为制约商人发展的外围环境,曾经辉煌一时的潞商也未能将这种开创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久远。在经历了两百年左右即消沉下去了。

在潞商的兴起过程中,潞绸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商品,其兴盛期应为明代中后叶。明清之交,由于贡额过重,机户倒闭;战争不断,原料受阻;自然灾害频仍,农民贫困等原因,潞绸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衰落下去。潞商在中国商界的发展大致与此趋势相同,作为晋商的先驱,在明代中叶兴盛一时,势力很大,到明末清初,渐渐被新兴的晋中商人所代替,并以经营票号的实力在商界称雄天下,遂有“南徽北晋”之称。由此可以推定,潞绸是潞商经营的一个主要品种,在申家大院仍然保存的丝绸店即是证明。而铁并非潞商经营的重点。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铁在明代是禁运品。自从汉代以后,铁一直是国家垄断经营,在明代更是如此,由于明朝与蒙古的对峙关系,铁是旅蒙商人最为严厉的禁运品。因此潞商经营的潞锅反而成为这条商道上的重要商品。明人吕坤的《禁止砂锅潞绸疏》最能代表这种情形。其二,铁在晋东南一直是主要的产品,明代潞商的衰落与铁没有直接的关系。反而铁越来越重要,直到近代。长治县荫城铁货应是从清代中期以逐渐发展的重要商品。这也证明了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潞商带有明显的偏颇与弱点。

宗族,以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官宦宗族、商贾宗族与普通宗族,申氏宗族则较为特殊,这三者的特色在其组织内部均有体现。申氏宗族以经商著名,但是自古士农工商四业排序的特点,导致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因此商人兴起之后,经常会寻找政治上的依靠,或者与官府建立联系,或者培养自己的官方代言人。在申家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渠道是后者,通过建立学校,培养子弟做官,进一步奠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为此带来更大的利益。从申氏族谱与《潞城县志》的对照中可以看到,申氏在入清以后生员较多,并有贡生,可以说成为申家在政治上的最高点。如果确实有人做官,倒可以为申家带来商业上的巨大便利,但这一点却一直没有产生,使得申家并无继续做强做大的机遇。距此不远的晋中商人,在兴起之后与官府的联系不断深广,甚至出现了向户部发放贷款之事。并有族人进入仕途,才进一步扩大了晋商的影响,奠定了晋商在商界的地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绕不过的问题。

申氏宗族也不出此途,积极加强与官方联系。与中村同属上党区域的沁州吴氏宗族,在康熙年间,因吴琠官至大学士,故而成为声震一方之强宗大族。至乾隆年间,其后裔仍不断进入仕途。在地缘因素影响下,申氏与沁县吴氏建立有密切联系。其族人申受祉去世后,吴嘉炎②为其撰写墓表。由此推之,二人交往理属自然。由于碑刻残缺,对这些细节难以把握,但从字里行间可以透露出这样的情感。

皇清太学生前儒学附生受祉……墓表

庚辰科进士原任广东儋州(以下阙)

儒学廪膳生员……南亭(以下阙)

潞城有笃行君子受祉申公,卒二十有九年矣,而里党……至于今弗衰,如公之(以下阙)

全璧、相璧启公之藏而窆焉,乃请长治孝廉李君撰次……梗概书诸,悬綷之石,既(以下阙)

文表公墓,余远宦万里,外不及稔,吾乡士君子芳□懿行……□游而归,能老而已,顾以(以下阙)

于潞城西北五十里之中村,曾祖讳成云,祖讳长清,考讳……世有隐德 公生而警敏(以下阙)

年十八岁补博士弟子员,锐志进取,顾连踏省门,试不利……务丛委则□然曰:读书贵(以下阙)

学生而专修门内之行,事母以孝闻。比其居丧也,哀毁(以下阙)

自下被服,饮食不敢恣厥美好作骄侈□至睦姻任卹之(以下阙)

暨乾隆辛酉、辛未岁大祲,里中比屋嗷嗷,公悉出所藏(以下阙)

而不伐其德,人亦罕有知者,此公之德孚□人而里党(以下阙)

月十三日得年五十有六,初娶李氏,继刘氏,侧室张氏俱(以下阙)

候选主簿,次全璧廪生,次相璧庠生,俱朱孺人出,女一人(以下阙)

身搘门户而中年□丧,蒙子岌□然怀负影独工之惧惟(以下阙)

者甫成童幼者,尚在襁褓,寝疾弥留衔悲茹叹,本孺人有贤(以下阙)

甲族,公亦可以含笑于九京矣。凡为善之报愈远则愈(以下阙)

生卒年月,子若孙娶某氏字某氏,备载誌中,故不具书。[5]

经过若干努力,申氏宗族仍没有与官府结合,因此申氏并未如阳城陈氏、祁县乔氏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创下名声,但是可以看到,阳城陈氏在进入仕途后,其商业不为人所重视,祁县乔氏虽然亦与官府有联系,但为后人所关注的仍是商业。申氏虽然只是地方社会的一个普通宗族,但是具有普遍的意义。这种生存方式是中国大多数宗族的表现形式,亦应成为中村开发的指导思想,既有别于阳城的陈氏官宦宗族,亦有别于祁县的乔氏商业宗族,而是将其打造为与民众具有共同心理情结的普通宗族。这种理念,符合社会史的范式意义,走向下层,关注民众,关注宗族与区域社会的关系。申氏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可探讨的内容仍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史料,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分析,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会定格于申氏,定格于申氏与潞商的联系。

而申受祉亦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故而亦成为地方社会力量。其一,地方大族。其二,具有士绅身份。申受祉十八岁即补为博士弟子员,后屡试不中,由于碑刻残缺,我们难以弄清原因,但是可以推测,大概是捐纳了太学生。在清代,太学生经过一定的见习可以外放为官。但是由于捐纳之人过多,不能真正进入仕途者大量存在。申受祉只好回乡,成为地方社会力量。其三,常行善举。行善是获得社会声誉的重要方式,也是成为地方社会力量的重要因素。乾隆六年(1741)、十六年(1751),两次大灾,申受祉出粟救灾。赢得了地方社会的认同,进一步加强了申氏宗族在地方社会的影响。因此作为地方社会力量,申受祉在地方社会中为自己赢得了声誉,又主持了地方社会公共事务,其实是明清宗族通常的做法。

五、结语

从上党申氏宗族的发展过程、表现形态和在地方事务中的作用,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参与地方事务是宗族扩散的必要途径,亦是宗族发展的目标。在上党区域的乡间,分布着大量的与申氏同类型的宗族,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力量,是地方社会的重要构成,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样态与宗族的形态基本上保持着一致性。

[1]钱杭.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引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常建华.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10,(1):85-104;近十年晚清民国以来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09,(3):80-94.

[3]无名碑(拓片)[A].现存于长治郊区中村府君庙.

[4]段建宏.泽潞商人·戏台·地域社会[J].前沿.2009,(1):86-88.

[5]皇清太学生前儒学附生受……墓表(拓片)[A].现存于长治郊区中村府君庙.

(责任编辑 王建华)

K248

:A

:1673-2014(2017)03-0019-04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潞商研究:以长治市郊区中村为考察中心”;长治学院专题项目“历史时期浊漳河流域的宗教与社会”(ZX2017002)

2016—12—05

段建宏(1974— ),男,山西阳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社会史的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中村长治宗族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当当鼓
长治学院外语系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来,做个小侦探疏忽的罪证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毛泽东在中村插牌分田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