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王道”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7-03-29 02:28毕天云
创新 2017年1期
关键词:王道治国孟子

■毕天云

中国传统“王道”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毕天云

“王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主文化”,是贯穿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主线”。“王道”思想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其基本内涵有为政以德、仁政爱民、为国以礼和义立而王;“王道”思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道;德治;仁政;礼治;义治

中华民族的传统治国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这类思想既有“德治”论和“仁政”说,也有“礼治”论和“孝治”说,还有“法治”论和“人治”说。自孟子提出并明确区分“王道”与“霸道”以来,“王道”与“霸道”两个范畴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代表着中国历史上两种基本的治国理念、治国策略、治国实践和治国模式。在两种治国之道中,“王道”是贯穿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主线”,是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主文化”。在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需要回顾“中国古典”汲取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资源,加速国家治理创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王道”思想的提出

从历史过程看,“王道”思想的提出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尚书》中的“王道”,主要指“先王之道”,即先王的治国理政之道;其次是从《孟子》开始的“王道”,是一种类型学意义上的治国之道,是相对于“霸道”的治国之道。

(一)时间学意义上的“王道”

“王道”一词,始见于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1]149这里的“王道”具有鲜明的时间含义,主要指周先王等治国安民的“先王之道”,相对于周王之后的治国之道。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浓厚的鲁国,特别推崇周公,盛赞周公之才,尤其是周公制定的西周礼乐典章制度。孔子心目中的“王道”,就是夏、商、周三代先王的治国思想和历史经验,包括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的治世之道[2]4。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3]7蒋庆认为:“王道政治就是指依王者之道所从事的政治,故王道就是指圣王之道;具体说来是指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承的治国平天下之道。”[4]202

(二)类型学意义的“王道”

孟子首次提出类型学意义的“王道”概念,区别于“霸道”概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5]77在这里,孟子不是从时间意义上使用“先王之道”之“王道”,而是从类型学意义上使用“王道”概念,把“王道”和“霸道”视为两种不同理念的治国之道。在孟子看来,治国之道可分为“王道”和“霸道”两类:“王道”遵循“以德行仁”,通过“德治”推行“仁政”,最终实现心悦诚服的“以德服人”;“霸道”则仰仗“以力假仁”,通过假借仁义的名义来使人民屈服,“以力服人”并非能够使人诚心归服。孟子认为,“王道”与“霸道”的根本区别在于君王是否推行仁义。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5]347意思是说尧舜实行仁义是出于本性,商汤和周武王更是身体力行,五霸则是假借仁义之名。虽然孟子在类型学意义上使用“王道”概念,但在思想实质上并没有偏离“先王之道”的核心精神,“先王之道”的治国理念仍然是孟子“王道”思想的源泉和基础,区别于“霸道”的“王道”延续和丰富了“先王之道”。

二、“王道”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道”思想以儒家为主体,儒家“王道”思想是传统“王道”思想的代表。但“王道”思想不仅仅是儒家思想,道家、墨家、佛家、兵家等也有类似儒家“王道”思想的表述。[2]5-6“王道”思想内涵丰富,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王道四律”。

(一)为政以德

主张“为政以德”是“王道”思想的第一要义,中国历史上的德治主义理念源远流长。《尚书·尧典》赞扬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5-6大禹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1]355周文王崇尚德教,慎用刑罚即所谓“明德慎罚。”[1]181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的政治伦理观,用道德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王鸿生认为:“周代统治者奉行周代政治的核心理念是王道,王道的社会基础是封建的诸侯国,文化基础是宗法伦理,实行王道的关键是德政。”[6]

先秦儒家的德治思想是德治主义的代表。孔子主张效法先王,把德政作为首选的治国之道。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11又说: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使用礼教来规范人民,则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即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11-12。”孔子认为,以德治国的前提条件是为政者必须提升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先正其身。孔子在回答鲁国国君哀公“何谓为政”时说:“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7]656-657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134“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3]136孔子认为,统治者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于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8]326。”孟子主张效法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以平治天下,继承孔子把道德与政治结合起来的德治思想,提出“以德服人”观点,强调最高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对于治理国家的垂范意义。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5]193荀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和率先垂范。他在《荀子·君道》中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9]144他又说:“君者,仪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9]142-143《管子》中也有着丰富的德治思想:“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是故有道之君,正其德以莅民,而不言智能聪明。”[10]181

(二)仁政爱民

“为政以德”重在解决为政者特别是君王的道德修养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大意义,但为政者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政者只有把内在的道德修养外化为实实在在的仁政,德治才能落到实处。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理念,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181孟子在孔子“仁爱”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仁政”主张。孟子认为,执政者要从内心的“恻隐之心”出发,推行仁政。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5]83孟子还认为,仁者无敌,“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5]60。”孟子总结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5]177

推行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要取得和维持政权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5]18《管子》也非常重视以民为本和民心所向,在其首篇《牧民》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0]5荀子强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莫若赏贤使能矣。”[9]63

推行仁政的核心在于解决好民生问题。《尚书》提出“政在养民”,要实现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等五种幸福。[1]157《管子·治国》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10]234孟子认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5]6孟子提出恒产论:“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5]125孟子认为,解决民生要从土地问题开始,提出了井田论:“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5]125-126孟子甚至还描绘了王道政治的民生理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6

(三)为国以礼

孔子提出“为国以礼”思想:“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7]260为国以礼是传统“王道”思想的重要内涵,“以礼治国”建构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誉,“王道”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为“礼治之道”。“礼”的历史比较悠久,夏朝已有各种礼仪和礼制。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3]21“礼”的起源比较复杂,“礼”的内容也比较庞杂。首先,礼是一种行为规范。一方面,礼是调节社会活动的规范。曾国藩认为:“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于规范之中。”[11]费孝通指出:“礼是社会公认合示的行为规范。”[12]50另一方面,礼是规制社会秩序的准则。《礼记·哀公问》说:“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7]655其次,礼是一种评价标准。荀子认为,“礼者,表也”。荀子把礼比喻为绳墨、规矩,绳墨是衡量曲直的最高标准,称是衡量轻重最公平的标准,规矩是衡量方圆最好的标准。再次,礼是一种行为模式。周代已经形成由“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构成的完备礼制体系,并成为此后历代礼制的基础。从“五礼”的内容看,礼是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位置的社会成员,在重要社会场合、场境中必须遵循的行为模式。最后,礼是一种社会制度。礼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调节和规范各种重要社会活动之礼节、礼器和仪式的制度。

礼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为构建礼治社会奠定了基础。首先,礼是治国的根本准则,关系到国家兴亡。《国语·晋语》说:“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13]379《左传》认为,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秩序人民、利于后代的大法。《左传》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14]89-90“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14]381“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14]1284其次,礼是维护等级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工具。礼是长久维护等级化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礼治的根本原则是确认和维护社会的等级差别。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达而分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7]2。“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诉,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7]3。再次,礼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教化途径。“自然人”通过礼仪的“洗礼”、熏陶和“教化”,才能转化为合格的“社会人”,承担合适的社会角色。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7]652人要知礼、懂礼、习礼、守礼、用礼,“不学礼,无以立”[3]176。做人要坚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121。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9]21孔子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7]817第四,礼是调节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的手段。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3]7“分争辨讼,非礼不决。”[7]3孟子则说:“无礼仪,则天下乱。”[5]363-364荀子从人性本恶出发,强调礼在调节社会冲突中的作用。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国家无礼则不宁。”[9]21第五,礼是协调邦交关系,实现协和万邦的手段。中国上古时代部落众多,所谓“诸侯万国”“天下万邦”,如何处理好与不同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通过宾礼以和谐邦交。《周礼》中说:“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觊,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15]404据《周礼·秋官》记载:天子“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15]808。

(四)义立而王

“义”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重要范畴,荀子提出“义立而王”思想[16]162。传统“王道”强调重义、讲义、守义、崇义,“王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义道”。“义”的含义非常丰富:既是一种具有崇高价值的正义追求,也是一种适当、适宜的道德准则;既是一种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伦理规范。

体现和符合“王道”理想的“义”,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道义至上。这里的“道义”即“道德正义”,治理国家要“务张其义”。孔子说:“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14]873孟子认为,个人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要“守大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290荀子认为:“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9]70荀子还说:“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义济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16]163《墨子》主张善政以义:“义者,善政也。何以知义之为善政也?曰: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17]208二是交往修义。孔子提出人际交往中要修“十义”:“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7]268荀子强调“修义”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适宜的行为准则。荀子说:“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9]48三是贵义轻利。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的“义利之辨”不仅体现公私观念,也反映王霸理念;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既有公私之分,也有王霸之别。在义利关系上,奉行王道理念的儒家代表人物在承认义利共存的前提下,总体倾向是“贵义轻利”,具体要求包括“惟义所在”“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义然后取”“利不克义”和“以义制利”等。孔子多次论及义利关系,最著名的观点莫过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38。孔子反对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3]69。孟子尤其强调国家“大义”(正义)优先原则,以正义原则规范国家关系,才能避免战争[18]225-226。荀子认为:“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以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16]451“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16]42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身。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19]122四是崇尚义举。褒扬和称颂各种义举既是“王道”治国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是褒扬正义之举,鼓励“见义勇为”,贬斥社会冷漠和见义不为。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3]21-22另一方面是倡导仗义之举。鼓励民众志愿捐助,热心慈善,民间互助,扶危济困,接济贫穷,帮助弱势。

三、“王道”思想的当代启示

综观传统“王道”思想,充满着“价值理性”的追求,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中和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王道”理想,主张中庸,反对极端;主张和合,反对同化。二是善治之道。“王道”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主张善治,反对恶治;主张与人为善,反对与人交恶;主张与邻为善,反对与国交恶。三是柔治之道。“王道”主张“柔性治理”,反对“刚性统治”;主张“以柔克刚”,反对“武力制胜”。

“王道”思想是独具中华文化特质的中国智慧,在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人类社会治国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治理文化和治国经验,更要回顾“中国古典”汲取思想资源和传统智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外理论只是“流”,中华传统才是“源”。只有扎根于中华文化之源,才能找到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道路”,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汲取传统“王道”思想资源,当然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过去的具体观点和做法,而是要立足当代的国家治理需要,从传统“王道”智慧中寻找解决当代治理问题的理念启迪和思路启发。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启示:

一是坚持以德治国,强化官德建设。“为政以德”是“王道”思想的第一要义,是“王道”得以推行的基石。中国共产党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一起作为国家的基本治理方略,这是对传统“王道”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弘扬。提出“以德治国”易,落实“以德治国”难。实现以德治国,关键在于改善“官德”。在中国的语境中,所谓“官德”,就是干部道德,亦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只有处在不同层次、不同地位的执政治国者既有良好的“公德”,也有良好的“私德”;既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以德治国才有基础,才有希望。因此,坚持以德治国,必须强化官德建设,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和以德执政相结合,以德执政和以德行政相结合。

二是坚持人民为本,增进人民福祉。“仁政爱民”是“王道”思想的又一要义,是实现“王道”的根本途径。“仁政”是检验“王道”的试金石,如果治国理政者的“官德”修养仅仅是为了“内圣”和“独善其身”,那么,“王道”就可能演变为“亡道”。传统“仁政”思想中的“民本论”“舟水论”“爱民论”“保民论”“养民论”和“民生论”,说到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本,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本,就是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本,必须落实到民生领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助”,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三是坚持多义并举,构建道义体系。儒家的“王道”思想非常重视道义、正义、情义、信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传统的“王道”也是一种“义道”。中国传统“义文化”(义道)的内涵非常丰富,“义”既是规范人际交往的道德原则,也是调整经济活动的伦理规范;既是治理国家的“政之大节”[20],也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价值准则。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要倡导情义和相互扶助,反对薄情寡义;坚持信义至上,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确保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坚持“义立而王”,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守公平正义,讲究国际道义,维护世界大义。

四是坚持和平发展,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传统“王道”思想具有浓厚的“天下情怀”,其终极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其最高境界在于世界和谐。中国传统“王道”思想主张“以德服人”,提倡和平,反对战争,孕育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和平主义传统。孙中山先生曾说:“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21]邓小平也说:“中国永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22]36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和平共处。中国将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合作共赢、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孔子.尚书[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2]赵金科,林美卿.王道与霸道——中西文化的历史分野与现代考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王鸿生.中国传统政治的王道和霸道[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7]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8]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5.

[9]王威威.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10]耿振东.管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11]易孟醇.曾国藩的礼治思想[J].求索,1992(6).

[1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左丘明.国语[M].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14]左丘明.左传(上册)[M].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15]周公.周礼(上)[M].徐正英,常佩雨,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

[16]荀子.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17]梁奇.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18]陈乔见.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9](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周桂钿,译注.中华书局,2011.

[20]陈秀平.儒家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2(17).

[21]孙中山.对神户商业会议所等团体的演说[M]//孙中山全集:第1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407.

[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丁浩芮]

Chinese Traditional"Kingly Way"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Bi Tianyun

The"Kingly Way"thought is the main culture that governs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It is the main line that runs through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governing country.The"Kingly Way"thought is very rich including governing by morality,benevolent government,rule by ceremony, and emphasizing morality and justice.It is Chines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and it still has significant value to promot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Kingly Way;Rule by Virtue;BenevolentGovernment;RulebyCeremony;Ruleby Righteousness

B222

A

1673-8616(2017)01-0005-08

2016-12-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传统福利文化研究”(12&ZD112)

毕天云,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昆明,650500)。

猜你喜欢
王道治国孟子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库存苹果形势严峻 注重品质才是王道
荀子的“王道”观念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磨刀不误砍柴工
傲邦虽有效 幸福是王道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略论《尉缭子》的治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