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治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进,初中体育教学也不再只是简单的娱乐性学习,而是有系统、有体系、有模块的学习,其中篮球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受到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与爱好,以及锻炼品格的责任。因此,初中篮球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切实符合学生的内在运动需要,并且将运动精神融入其中,让学生学得快乐和充实。以篮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阐述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篮球;课堂;有效性
当下,初中体育教学,篮球运动是学生比较喜爱的项目之一,是一项集对抗、合作于一身的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而且其趣味性和激烈性更让学生“乐此不疲”。但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篮球教学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家长、老师将其视为“副科”,教学不重视;大部分学生将其作为娱乐活动,但是家长却认为是耽误学业,予以反对;学生的技术方面没有增强,只是将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玩耍。在教学课堂方面,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互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校对篮球老师的教学指导缺乏,没有给他们学习和上升的动力。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篮球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意技巧教学,增加篮球实践机会
篮球作为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运动,在教学中要重视技术性的教学。掌握技巧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篮球技能,更是为了保证在篮球中的运动安全。如果不掌握技巧,盲目练习,容易出现意外,伤害身体。掌握技巧,是为了更好地练习篮球,更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在初中篮球运动中,不少教师认为重要的是奠定篮球基础,让学生认识篮球,喜爱篮球即可。虽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的,但是教学意义不仅如此。让学生通过有序的训练,可以掌握更多的篮球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篮球水平,成为他们进行篮球运动的最大动力。
当然,技巧的练习离不开实践,如果只是掌握理论,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篮球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不断的篮球实践中指导学生的理论技巧,从而提高學生的篮球运动水平。例如,在教学高低运球、胯下运球以及体前变向球以及转向球时,要让学生真切去感受每种运球方式的不同,增加球感,在运球方面增加球与手的接触感,能更好地掌握球和手之间的位置和方向,更好地控制球。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加实践练习,并以理论指导的方式多做纠正。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篮球技巧有所突破,使篮球教学的质量提高。
二、注意增加娱乐性,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
游戏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活跃课堂氛围,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因为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在篮球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授课方式只有单一的技术讲解,或者是单方面的示范、讲解,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无聊,容易走神,更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的教学经验也能总结出,学生在老师讲解时很容易感觉到疲惫,也不利于篮球教学的继续进行。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增加篮球教学的娱乐性,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不仅如此,将零散的篮球知识点或是运动技巧用游戏的方式串联起来,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逻辑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体前变向运球”时,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在重复性的动作中觉得身心疲惫,教学效果和练习效果不好。加入游戏元素,在运球前进的过程中设置五个左右的障碍,需要从左右方向绕过障碍前进,并且在运球结束时的中点摆个pose,老师可以用手机记录下来,能有效增加运球前进的趣味性。谁最后留下的笑脸照片最多,或者是谁率先完成10张照片,谁就是优胜者。可以是单人运球,也可以是团队传递,能够增加学生的团队精神,对篮球技能的提高更有帮助。
三、注意个性化教材,实施因材施教
篮球运动是一项与学生身心素质有关的运动,因此,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息息相关。为了能够让全体学生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不同体质和心理素质等,开展不一样的篮球技术教学。例如,有的学生篮球运球技术掌握比较好,或者是自身协调性较好,可以重点锻炼他们的进攻;如果学生的个子比较高,或者是本身为耐力型、且能够实现有效防守,可以让其作为防守队员。特别是对女生篮球兴趣的培养,因为其本身对篮球的兴趣比较小,所以可以从篮球的运动史开始培养,或是介绍一些NBA的篮球明星等。对于身体比较弱小的学生,可以降低教学要求,从学习兴趣到基本的动作等进行训练,逐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更加适合或是喜爱篮球这项运动。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学习益处,不仅仅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项精神、情感和态度于一体的学科,能够让学生从中放松身心,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又能体会到竞争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国丽.初中篮球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
[2]郑乃群.提高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J].成才之路,2015(2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