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 要: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但能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多方面的查阅资料,并且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興趣;策略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场地,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造的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有效问题教学、分组合作活动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老师有一定目的借用一些外在事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利用书本内容所讲的知识,创设出形象鲜明的现实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对于一部分数学题的讲解,我们便可以运用情境法,让教学引入情境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起到暗示作用,再经过学生思维的内部处理,学生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方式。情境所提供的思维会对学生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从而启发学生思路,解决数学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能追上小明吗》这节课时,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明中午要在11:30以前赶到距家2200米的学校上学,有一天,小明以100米/分的速度出发去学校。3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了小明忘记带午饭了,于是,爸爸立即以150米/分的速度去给小明送午饭,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问: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在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情境,把小明换成自己,小明的爸爸换成自己的爸爸,把这道题的主角变成自己上学去忘记带历史作业本,然后爸爸给自己送作业本。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思考问题,从而带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学生的效率。
二、实施有效问题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针对性,不仅要考虑到所上的课型,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其次,还要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使提问变得有效率、有目的。最后,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勇敢地回答了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定摸到红球吗》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如:(1)妈妈每天早上都会做粥喝。(2)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它正在播动画片。(3)抛出的球会下落。(4)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5)去彩票站买彩票,很难中奖。(6)在东北,气温低于-30℃时,将洗完的衣服放在室外水会结冰。在这些设计的有趣的问题中,让学生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达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分组合作活动教学
俗话说得好,人多力量大。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教学会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则会使课堂教学乱成一锅粥。教师的教学活动计划将会被打乱,学生将学到真正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分组,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小组结构的合理性,只有合理的分组,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这节课时,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应该了解普查、抽样调查,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实际应用,并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有关抽样调查的问题。”这样的课程就比较适合分组合作学习,合适的话也可以让学生户外时间调查。
首先,对于初中数学课的分组人数安排要合理,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学生配对或者四个前后座的学生合作学习,对学习的环境变化要求不是很高,也比较容易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不太提倡学生自由搭配,学生个人情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其次,分组应遵循优良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组搭配,让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分组不仅有利于同学间的互补,促进彼此的学习,而且对全班同学也公平。最后,小组成员应是流动的。可以是各个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这样的分组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初中数学是以后更高层次数学学习的基础,学好初中数学的知识,会对高中数学甚至大学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数学也是计算科学、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的基础,而且数学也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说,初中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激发兴趣提出几点策略,为各位同行参考,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卫青.PGP课堂教学平台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廖玉君.浅谈小组合作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6(2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