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庆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尤其是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探索和自我管理能力意识、批判意识及独立人格生命意识的培养,知识结构的调整、课程结构的调整等方法应成为新的重要的方法,以此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01-02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层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即不仅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修养和积淀,而且需要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尤其是要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各高校及相关人员应从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及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研究和探索职能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
有学者指出大学“不仅是人类诸多文化的保管者,而且是理性进程的监护人”。而高校这种以知识为工作对象的特性,不仅要求其对知识进行梳理、保存和传承,更重要的则在于对知识的创新。因此,哈佛大学的使命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现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
2. 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特性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耶士培看来,真正的大学必须具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三是创造性之文化生活。其中,创新性文化生活的存在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和依托,同时也对参与其中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即要求其打破陈旧思想的束缚和传统思维的限制,在创新性文化生活中磨砺自身的意志,并在这种创造性文化生活的熏陶下逐渐养成创造性的品格和不断创新的思想、理念、意识和习惯。
3. 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作为个体成长、成熟、发展、完善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促进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以及对生命、对生活的正确理解和感受,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来看,其培养的目标不应是固定于某个职业的职业人或附属于某个社会、阶级或团体的社会人,而应是具备独立人格、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对生命和生活充满感情与希望、具备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能力和素养的现代人。
4.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论在知识更新,还是在社会节奏等方面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社会急需有知识、有能力、勤思考、能创新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心,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生存、自我认知、自我思考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和素養,养成勇于改革和创新的思想和理念。
5.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个体自我发展和提升的必然要求
高校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以及高等人才的培养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不仅肩负着知识保存、传承和创新职能,更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社会引领的职能。而所有这些职能的实现都需要身处其中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和完成。因此,作为高校的师生,自身需要具备完成这些任务和职能的基本素养,即遵循人类的“内在价值”,做一个理性的人、自由的人、一个能够做出自己的决定、确定自己的目的、并用理性指导自己行为的人。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
1. 转变办学思想和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学生作为学校产生、存在、发展的根本理由和前提,不仅是学校最主要的主体,而且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根本目的之所在。因此,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及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等在内的所有教学辅助人员都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真正将学生看作学校的主人和服务的对象,努力秉承、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并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及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努力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2.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
从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层次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成年,无论从法律层面,还是从生理和心理层面,高校大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其具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洪堡认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学生的任务也不是学,大学学生需要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至于大学教授的工作,则在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去指导并帮助学生做研究的工作。”而且“大学要在学生自身中去发展他们的力量,对于精神的活动,要使其有必然的自由,而且不受干扰。”学生的学习自由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受学校行政的强制干预,包括学生选择学习地点的自由,体验不同的大学生活;选择学习的课程和课程学习顺序的自由,自己决定是否去听课;除了期末考试以外,他们可以免于参加其他任何考试;他们享有选择住宿地点和私人生活不受干预的自由。
3. 注重学生批判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独立人格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在于其研究对象的高深性、未知性以及其工作方式的探索性、多样性和工作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尤其是随着现代知识社会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更使得知识本身得到了快速增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学所传授给学生的不在于知识的多寡,更重要的在于通过知识学习和研究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习惯和学习技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培养,使其形成独立的人格。
4. 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其对生命的感悟与认识
从个体的生命历程来看,个体的大学生活仅仅是其整个生命历程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也仅仅是整个生命历程所需知识的沧海一粟。因此,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对生命的尊重、感悟以及对人生的认识。大学应该使深处其中的学生懂得如何生活,而不仅仅学会如何谋生;大学要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而不仅仅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大学要教授给学生享受生活的能力,而不能变为生活的奴隶;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生命的成长,不仅仅是外在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不断探索、完善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在传授给学生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5. 加强课程改革,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不仅影响、甚至决定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而且影响学生包括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在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其正处于生理发展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课程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也格外深远和重要。因此,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尤其是要加大通识类课程、自由课程以及选修类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因为“通过这种教育,理智不是用来造成或屈从于某种特殊的或偶然的目的、某种具体的行业或职业抑或是学科或科学,而是为了理智自身进行训练,为了对自身固有对象的认识,也是为了自身的最高修养。”这种教育“不仅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足够的根基,而且还为学生充分发展专业潜质提供了环境。专业化只有在更宽广的通识语境下才能实现主要目的,它不能切断有机的联系。”此外,只有不断丰富课程的种类、完善课程的结构,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才能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6. 给予学生足够的闲暇,使学生具备自我思考的时间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不仅具有较为艰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而且带有较强的未知性、探索性和模糊性。因此,对于这种知识的学习,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而是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思考、研究和探索,并能较好地理解和吸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展知识。这种目标的实现,必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因此,各高校要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尽量减少必修课的课时和数量,增加学生自我学习和选择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深化的时间和机会,促进其对知识的不断吸收和深化。
7. 转变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过程及效果。但从当前中国高校评价体系的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然采取百分制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但这种百分制不仅区分太细,而且分数的高低无法真正辨别成绩的优劣。这种以知识考核和结果考核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既没有考虑到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也不能保障人才培養的实际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想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要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即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各课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合适的考核标准和规范,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考核,而不能仅局限在对教学结果的考核上。
三、结束语
总之,各高校要进一步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案和具体措施,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完善。当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及举措的创新及实施不是单个方面能实现的,需要多个部门、层面的相互配合和支持,也需要多种方法和途径的综合实施。只有这样,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得到质的提升和改善。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第二版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蕾切尔斯.道德的理由(第五版)[M].杨宗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第二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6]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1991.
[9]沃特·梅兹格,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M].李子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努斯鲍姆.告别功利: 人文教育忧思录[M].肖聿.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2010.
[12]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 [M].徐辉,等.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雅罗斯拉夫·帕利坎.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杨德友.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5]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 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