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丽
摘 要 在借鉴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技术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教学策略。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多方位结合,建立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最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76-02
1 引言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以社会素质培养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素质教育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渗透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以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2 高职职业素质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多个学科得到迅速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普遍重视。但受到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人们关注的重点更多落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上,对学生本身的职业素质教育有所忽略,导致职业教育过分功利化。高职教育属应用型、实用型、实践型和职业型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制一般为3年,理论学习时间短,再加上对培养目标的功利倾向,导致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素质的培养,未将高职教育当成一种素质教育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习惯地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分开,认为素质教育只是辅导员的任务,同时认为素质的高低对就业影响不大,单纯地将就业率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更进一步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3 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并不是把素质教育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而是与专业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渗透在专业知识中。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专业课更加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
高职教育以技能教育为主体,专业课学时较长,单纯的长时间职业素质教育既不现实,也难以实施。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它需要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渐渐渗透素质教育显得必要且可行,这种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必然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措施可以从师资、教学环境、学生以及校企合作几个方面来实施。
抓紧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素质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高职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和师生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时刻以自身的素质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否意识到,是否有意识地表现,这种影响将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多,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习惯、人品等有更深刻、更直接的体会,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优化 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例,课堂教学中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有机整合。教师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标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扮演项目主管、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等不同的角色,做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又相互协调,不仅注重个体技能的培养,还重视素质教育的渗透,有效地培养了团队协作、互帮互助等职业精神。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看能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不在于给了学生多少具体知识。课程要引起学生兴趣,引人入胜,教师当然要掌握大量科学知识,了解这门学科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功用与影响,然后组织好教学内容,使学生领会其基本线索与概念、原理、规律及其独特的研究方法。
高职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专业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实施过程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模式,让学生自由合理分组,考虑學生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完成布置的任务,同时还能更多地和周围的学生交流。教师同时可以借鉴企业流行的培训方法,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采取一些奖惩措施,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自信心的不断积累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做到既“学会”又“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要学生大胆质疑书本和经验,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将终身受用。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网络故障诊断任务时,不是直接指出故障点,而是要求学生凭借现有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边分析、边讨论、边测试,进而对网络故障做出初步诊断,再使用网络连通性命令进一步筛选、识别,最终确认并排除故障。这样在诊断不同网络故障时,学生便掌握了规律,能够自学相关技术文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均已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这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摸索出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学生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其自身有深入的认识,不仅让学生明白工作上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在遵守企业章程的基础上,明确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将来就业时可以帮助实现角色快速转型和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里的技术能手或优秀校友担任学生的职业素质导师,以榜样作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通过技术能手和专家对高职学生直接进行指导,还可以将企业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习惯、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沟通能力等素质,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有效解决毕业生难以直接胜任岗位的难题。
4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是完善高职教育管理机制和增强教育工作实现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建立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培养和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主观性和自觉性。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合格,不能单纯地依据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而更应注重是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的欲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多偏向于具体技能的训练和考查,导致学生不重视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包括职业技能的考查,还要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职业素质的考核。可推行学分制,跟踪记录学生的整个高职学习过程,力求全方位综合评价。考试可采用多种形式,考核能力为主,采取开卷、闭卷、口试、课堂内外等多种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对学生的大作业和作品,可先由学生相互评价、打分,再由教师、专家给予评议,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而且可为将来企业招聘提供真切参考。
5 结语
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要求,是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通过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抓住细节,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成为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鹏彬,汤旭青,肖敏.机械产品设计学专业课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
90-93.
[2]徐立玲,任静,郭佳,等.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研究[J].河北企业,2014(6):101.
[3]王艳玲.將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去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5(1):196-197.
[4]石金秋,于薇,刘晓静.素质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881.
[5]董彤.谈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8-20.
[6]邹建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其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0):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