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2017-03-29 18:13杨阳陶红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现状

杨阳++陶红

摘要:粤北地区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肩负重任。人才培养是实现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目标的首要任务,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要素和前提条件。本文对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全样本调研,分析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3-0021-06

按行政区域划分,粤北是指广东省的北部地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这五个地级市。目前,粤北地区共有5所高职院校,按建校历史依次是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笔者对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数量、生师比、师资学历和职称结構、“双师型”专任教师、师资培训体系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一)专任教师数量

随着大学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迅速增加,与之匹配的专任教师数量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人数最多,2015年有531人,较上一年增长13人,该校生师比现状在粤北地区同样最佳,生师比为16.75∶1;其次是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人数为486人,生师比为17.10∶1。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示范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数量和生师比现状较为理想。但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数量较少,与两所省示范院校差距明显,生师比分别为20.46∶1和18.43∶1。2014年新建的广东碧桂园职业技术学院仅有23名专任教师。详见图1。

(二)生师比

按照教育部办学标准,大学的生师比达标要求:14∶1为优秀,16∶1为良好,18∶1为合格,超过18∶1这一比例的将给予黄牌警告,限制其招生等。按照教育部标准衡量粤北地区高职院校生师比现状,2014年生师比基本不合格,2015年有所好转,但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仍为204.6∶1,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仍为18.43∶1,不及合格标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生师比合理,主要因为该校仅有294名在校生。详见表1。

(三)师资学历、职称结构

1.具有研究生学位的师资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高职院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必须达到15%以上。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比例均符合标准。2015年,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为134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30.73%,比上一年减少52人;2015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为145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51.97%,比上一年增加37人;2015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为326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61.39%,比上一年增加153人;2015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为186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38.27%,比上一年增加15人;2015年,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为12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52.17%。近两年,多数高职院校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人数呈增长趋势。其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增长幅度最大,该校是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人数最多、占比最大的院校。但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出现较大的人员流失现象。详见图2。

2.师资职称结构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高职院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数的比例必须达到20%以上。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符合标准的有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未达到标准。详情如下:2015年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35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8.03%,比上一年增长4人,须增至88人以上才能符合教育部的要求;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255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58.49%。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6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30.82%,比上一年增长6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93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69.18%。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7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20.15%,比上一年增长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300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56.50%。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107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22.02%,比上一年增长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239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49.18%。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10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43.48%;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为5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21.74%。从以上数据得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最大,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最多。罗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职称教师培养落后较多,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较小,低级职称占比较大。详见下页图3。

(四)“双师型”专任教师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调研了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挂职锻炼以及行业企业工作三年以上专任教师的具体现状。

%%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对“双师型”专任教师界定如下:专任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根据这一标准,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专任教师人数最多且占比最大,共469名,占专任教师数的88.32%;其次是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较落后的是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虽2015年有所好转,共有“双师型”专任教师162名,较上一年增长了31人,但占专任教师数的比例仅为37.16%,仍然有待提升。详见图4。

挂职锻炼是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企业新设备和操作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了解最新的企业科技状态,从而知道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1]。就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挂职锻炼师资情况来看,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人数最多,可见近两年该校在努力弥补“双师型”教师数量少的短板;其次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教师挂职锻炼人数较少。详见表2。

教师系统地参加企業整个生产过程,亲身体验企业文化,这些企业工作经历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必然途径,也是“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的一项条件[2]。调研发现,截止到2015年,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共78人,比上一年增长26人,仅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17.89%,落后于粤北地区其他院校;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共124人,比上一年增长32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44.44%,是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中企业工作经验教师占比最大的院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共193人,比上一年增长89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36.35%,是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中拥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人数最多的高职院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共157人,比上一年增长9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32.30%;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行业企业一线工作三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共6人,占当年专任教师数的26.09%。详见下页图5。

(五)师资培训体系

在师资培训方面,笔者首先调研了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近两年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的经费,其次调研了教师参加各级培训的数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高投资、高消费的工程,充足而持续的经费投入是师资培训得以进行和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2015年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都呈上升趋势。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经费较高,且增长额度最大,比上一年增长107.02万元;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比上一年增长63.77万元;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最多,比上一年增长10.22万元;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比上一年增长41.35万元;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投入经费为4.16万元。详见表3。

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的粤北地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数量近两年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教师参与一般培训进修的数量较上一年有所减少,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减少51人、221人、11人、83人;另一方面,多数院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的专任教师数量也有所下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减少103人、11人、4人,唯有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较上一年增长了154人。详见表4。

二、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对教师的数量要求也相应提高。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具体体现在生师比偏大。2014年4所资质较老的高职院校均没有达到教育部要求,2015年虽有所改善,但仍有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不达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校,生师比也未能达到优秀或良好等级。生师比过大使得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过重,导致教师无暇创新知识和技能、无暇参与科研项目和到一线调研及挂职锻炼等,不仅影响教师个体的发展,而且影响当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具有一支数量达到一定比例的高级职称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粤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高级职称教师偏少的缺陷。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存在高级职称教师偏少的问题,仅有8.03%的教师具备高级职称,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高级职称教师大于20%有较大差距。

(三)师资队伍稳定性欠缺

与珠三角地区相比,粤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教师人才流失现象。如罗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共186人,2015年仅剩134人,流失率占该校专任教师数的14%。

(四)“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教育部规定“双师型”教师达标要求是占专任教师数的50%以上,而优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求超过 70%。粤北地区有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不符合要求,分别仅有37.16%和34.78%。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示范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也只有54.12%,尚未达到优秀高职院校的标准。

(五)教师挂职锻炼数量少

唯有熟悉行业企业现状、具备丰富行业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师去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是获得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有行业企业工作三年的经历,人数较多。但近年来每所高职院校只有少数教师有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经验。

(六)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

首先,粤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不足,近两年的经费均不足100万。按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部分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中央专项资金总额的15%”计算,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可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为300万元[3],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差距凸显。

其次,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使用效益低。2015年粤北地区5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费较上一年有所增长,但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人数反而减少。可见,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存在使用效益低的问题,难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此外,培训内容缺乏吸引力,多以高职教育理论、政治思想道德、专业理论知识等为主,涉及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较少,难以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导致参与培训人数少。

三、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为了加快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缩小与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区域的差距,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提高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建立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粤北地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人才引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人才引进方面,一是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要给予政策倾斜和校内配套资金;二是要注重从行业企业引进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行家,引入学校后经过教师岗位培训,使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资源利用方面,可返聘身心素质好的退休教师,发挥他们的余热,缓解教师数量少和生师比过大的问题。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健全用人机制

粤北地区办职业教育,优质、稳定的师资更显重要。在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用人机制。鉴于目前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实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政策留人”的用人机制。事业和感情是对优秀人才产生极高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两个重要因素,要坚持事业与人才两手抓,使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相互协调与促进。此外,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不要片面强调奉献精神。同时,营造鼓励、支持、帮助教师干事业的良好制度环境[4]。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多年的发展中始终重视师资建设方面的投入,河源市委、市政府也重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继出台了《河源市贯彻〈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目标规划和 2004—2010 年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学校吸引高级人才提供政策保障。因此,该校师资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师资水平处于省内中上游,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等要求。

(三)重视“雙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师资素质

粤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必须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要保证教师挂职锻炼的人数和时间,每个专业每年有计划地选拔部分教师到企业一线去挂职锻炼,通过创新校企互利共赢的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建成符合标准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以期达到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每5年至少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挂职锻炼6个月。另一方面,要构建适应“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职称晋升标准,降低理论科研水平的考核比重,将技术实践能力、经历和开发应用能力纳入评审体系,并作为重要考评指标,激励教师参与挂职锻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创新师资培训模式,保障培训经费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外,更要有规范的专业技术指导能力。对高职教师的培训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结合高职院校教师的个人需求合理地选择培训内容,以新颖、现代化的内容来适应高职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在理论知识培训基础上,加强企业、工厂、实训基地培训,或者请企业技术高、理论知识丰富的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做到培训内容与教师实践教学相结合、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与企业对接。经费方面,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努力创造条件,保证经费足额到位,不断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与此同时,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粤北地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成福,邵建东,陈海荣,陈健德.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培养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46-151.

[2]高宗华.挂职锻炼在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实践探讨[J]. 职教论坛,2015(26):14-17.

[3]林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1):79-82.

[4]刘娟.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现状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