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标题党”新闻现象研究综述

2017-03-28 15:46:47黄子吟
传播与版权 2017年7期
关键词:标题党论文

黄子吟

网络时代“标题党”新闻现象研究综述

黄子吟

浏览新闻时,在现代社会被“标题党”新闻吸引的人大有所在,点击进去失落感和被欺骗的愤怒感则会贯穿人们获取信息始终。在新媒体时代,得知新闻的速度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大量媒体看到其背后隐藏的商业价值,不惜违背新闻原则,在标题上利用读者好奇心,夸大新闻效果,以此来追逐商业利益。在CNKI获得讨论“标题党”新闻现象的论文刊物300多篇,阅读其中40余篇论文,以及在网络搜索相关文件材料,从出现的起源、学术界对其的定义、产生的社会影响、新闻特点及采取相关措施几方面来阐述,以文章初步认清“标题党”新闻在中国的发展,为研究作简单的回顾性综述。

“标题党”新闻;治理方法;社会影响

[作 者]黄子吟,武汉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标题党”新闻并非网络时代产物,却在网络时代成为一种标志性的存在。为了加强此问题的长效治理,国家网信办制定印发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标题规范管理规定(暂行)》(以下简称《规定》)。本文以2006年至至今的相关“标题党”新闻学术论文为切入点,从三大方面来分析“标题党”新闻,希望从中得到相应启示,从而来控制“标题党”新闻的泛滥。

一、“标题党”新闻在学术界的关注

考虑到分析资料的权威性、代表性,为了得到展示学术界对于“标题党”现象全面翔实的数据资料,笔者选取CNKI数据库为检索资料的平台。该数据库作为囊括期刊论文最丰富的学术性平台,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能够一次检索涉及主题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文献,也基本客观地反映我国学术界对于“标题党”现象的态度。

在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为保证搜索相关论文并不是“擦边球”数据,故采取高级搜索方式,以“标题党”提名作为关键词检索项,分别以“标题党 新媒体”“标题党 网络”等范畴,并且选择主题途径为“模糊搜索”,时间不限定,对我国报纸、期刊和年鉴上所发表的与之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检索。通过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平台的检索,除开不相关的论文,笔者共搜索得出相关论文376篇。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虽然搜索得出一篇论文,但并非是真正研究“标题党”新闻现象,2008年才真正开始探讨“标题党”新闻现象。且2016年在近十年论文研究达到一个小顶峰,这也与国家陆续出台相关警告的时间线有关联。

二、“标题党”新闻定义及导致的社会影响

(一)“标题党”新闻的定义

“标题党”新闻一词的定义在学术界没有太大的争议,就字面意义而言,“党”在新华词典解释为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标题党”就是在标题上大做文章,与新闻内容本身形成巨大反差的新闻消息,本意就是在大新闻时代为了吸引快速浏览信息的大众而采取的写作手段。王辰瑶、金亮认为“标题党”即是标题误导大众的新闻,在表现内容上与标题无关或联系不大①“标题党” 之 “党” 最初是对一群制作和传播耸人听闻之网枯标题的网友的称呼,但更广泛的理解是对具有 “标题党 ” 之表现形式的标题的统称,文章取后一种意义。。王志超、翁楠、王宇在论文中提出可以通过网页构成的特点,根据句子相似程度的计算结构来进行判断是否符合,以此用作定量分析“标题党”新闻的方法之一[1]。

(二)“标题党”新闻的产生

“标题党”新闻的起源在学术界则是各持己见的态度。钟靖、雷启立在论文中从广告起源的角度提到“标题党”的出现应最早出现在广告业:广告需要标题来展现产品特性,需要在第一时间得到大众阅读兴趣,广告从业者“在广告博弈场内吹打弹唱,使出浑身解数,点球,擦边球,上三路,下三路,招招使尽,只要抢眼得分”[2],“标题党”现象在业界默许态度下愈演愈烈。

百年之前的《新闻报》和《世界报》之争时就出现“标题党”新闻的前身,彼时为争夺市场和新闻人才,普利策和赫斯特作为美国报业巨头纷纷推出头版如“杀死小贝西的神秘凶手!”“年轻姑娘为何自杀?”等标题醒目、图片刺激的新闻报道,这远比认为“标题党”来源于网络时期的要远早。

标题党并非是随着网络而出现的产物,在纸媒时代,杂志为刺激销量捏造事实,造成过不少恶劣影响。网络一度很流行的“知音体”标题,如恶搞格林童话,将《白雪公主》改成《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极尽恶搞其能。在现实中,某男明星曾因《知音》杂志刊登不实报道对他的声誉和名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向法院以侵犯名誉权提起上诉控告知音,最后以《知音》杂志发表致歉声明来结束事件。但由于未处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不快,标题党新闻未像现在一般令人民怨沸腾。

(三)“标题党”新闻盛行的原因

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时代加剧了“标题党”新闻的出现。原因在于我国《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明文规定,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以下简称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可以转载新闻,而不能自行撰写新闻①转引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发布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00年11月6日。。新闻网站如新浪、腾讯、网易等门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认为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在标题上“做手脚”。喻国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曾经使用眼动仪得到一项新闻标题与阅读习惯的关系:“与人们关于图片吸引度高于文字的惯常认识不同,实验显示,人们对大标题文字的关注率高于大图片。”[3]

这也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有密切关联。文化碰撞的时代,对于西方新闻发展的精华与糟粕是一并吸收的状态,“黄色新闻”时期遗留的不当竞争也毫无保留地“继承”。2013年9月出台的规定,关于在网络中诽谤他人者“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4],但这只涉及诽谤他人,而“标题党”新闻的管辖在法律范围仍处于灰色管辖地带。

(四)“标题党”新闻的影响

“标题党”新闻的大幅度出现首先使新闻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真实性受到挑战后会降低对社会的信任,导致隐性社会不和谐稳定因素增加。王琬认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休闲化、娱乐化特点更加突出,网络传播环境也会为之受到污染。[5]政府需要用更强大的执政力度来维持社会公信力,在人力物力资源上的投资也会有更大的比例。

标题的不严谨直接受到伤害的便是当事人。网易财经曾发布自行采编报道《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这本是一件严肃的事件,却用戏谑的口吻发布出来,实属违反了《网易新闻标题制作规范》中相关条款,也是对逝者的不敬。

三、“标题党”新闻特点

2016年12月5日,北京市网信办指导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针对网上“标题党”形象开展行业评议,并向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等网站下达行政执法检查通知书。“标题党”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九不准”行为,故意夸大事实,运用色情、媚俗的词语等,网信办将“标题党”新闻行为分为“断章取义”“低俗庸俗”“导向偏差”“信息待核实”四种方式。

学术界归纳总结的“标题党”新闻特点也不外乎这四点,清博大数据平台曾与《新闻与写作》合作,针对188种在微信屡见不鲜的“标题党”的套路进行分析,得出“标题党”常见用词特点:在名词方面,多数使用中国、世界,有地域归属感;动词则利用读者的好奇心心理,用疑似询问的口吻“知道、想到、曝光”吸引眼球;“罕见、可怕、最新、受不了、危险、漂亮”则是最为常见的形容词元素[6]。

四、“标题党”新闻治理措施

新闻工作者职业素质有待加强,这是学者们共同认识到的严峻问题,记者编辑要有明白有所写而有所不写的道德底线。宋丹丹认为,我国当务之急便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调动新闻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7]。

学术界从传播者的角度来遏制“标题党”新闻现象居多。彭耕耘另辟蹊径,从调动受众感观体验来远离“标题党”新闻,认真了解读者在大数据时代需要的信息,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寻找读者真正“痛点”。约束新闻工作者行为是学者们一致的呼吁,但马燕在论文中也提到采用“正向激励”,且与用户的互动结合起来,既作为衡量编辑业务能力的手段,同时也可以调动和吸引受众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和策划,从起源之初便被严格监督,提升新兴媒体的核心竞争力。[8]

从2016年12月开始,国家发布相关规定打击“标题党”新闻现象,2017年6月1日将实施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转载的新闻也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9]。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也开设“商业网站‘标题党’”举报入口,以此来更强劲地制约“标题党”新闻现象的大范围产生。

[1]王志超,翁楠,王宇.基于主题句相似度的标题党新闻鉴别技术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1):48-53.

[2]雷启立.我们在广告时代的生活[M]//雷启立.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143-144.

[3]何萍,吕艺.网络“标题党”带来的启示[J].新闻战线,2013(2):94.

[4]陈力丹,李林燕.“标题党”用歪了新闻价值理念[J].传媒,2014(19):8-10.

[5]王琬.浅议新媒体时代新闻“标题党”现象——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9):327.

[6]大数据告诉你“标题党”有哪些套路[J].新闻与写作,2016(6):112.

[7]宋丹丹.媒介融合情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升级——以《新闻晚报》休刊和《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招聘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4(9):54-57.

[8]马燕.新媒体“标题党”的抗争意识诱导辨析[J].青年记者,2017(2):19-20.

[9]《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六变化不得不看[EB/OL].http://henan.china.com.cn/life/2017/0503/4691839.shtml.

猜你喜欢
标题党论文
论文插图要求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东方教育(2016年21期)2017-01-17 18:52:48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 21:20:45
网络新闻标题修改的量化分析
今传媒(2016年8期)2016-10-17 00:05:51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
今传媒(2016年6期)2016-07-02 00:01:45
“标题党”在纸媒和网媒的生存法则分析
出版广角(2016年1期)2016-03-21 15:39:12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标题党”恶意制造坑人噱头有点损
环球时报(2014-06-18)2014-06-18 16: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