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晶
(重庆师范大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重庆401331)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个人行为层面凝练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即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同时也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如何在操作层面上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角度进行实践总结和经验探讨。
“爱”“敬”“诚”“善”传承于中华文化精髓,早在春秋时期,孟子便提出“四端”说,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而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爱”“敬”“诚”“善”包含于社会情绪这一概念之中,并在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情绪(social emotion)指在社会交互中产生、并对人的社会行为或倾向产生影响的情绪反应[1]。人的行为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受到需求、冲动、好恶等情绪因素的驱动。早在20世纪末,美国就开始开发专门的社会情绪学习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课程并在全球推广,旨在发展技能、态度、价值观以获得社会情绪能力[2]。随着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行为的社会情绪的认识不断深入,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研究,对已有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将有助于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建议。
Rudolph等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归纳出在社会生活层面有重要意义的情绪大约有23种:敬畏(awe)、蔑视(contempt)、感戴(gratitude)、厌恶(disgust)、同情(sympathy/compassion)、尴尬(embarrassment)、内疚(guilt)、自豪(pride)、羞耻(shame)等[1-3]。研究者们根据引起社会行动的性质不同进一步将社会情绪分为亲和性情绪和攻击性情绪。亲和性情绪,如内疚、感戴,能够有效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人际和谐和社会稳定;而攻击性情绪,如愤慨、嫉妒,则增加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对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长远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从培养亲和性情绪、消除攻击性情绪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Rudolph和Tscharaktschiew从功能的角度,进一步将社会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4]。具体而言,正性情绪可以鼓励亲社会行为不断持续,如自豪、同情、感戴等;而负性情绪,如内疚、羞愧、厌恶等,则会抑制不恰当行为的产生,并改变或调整个体当前的不当行为。从某种角度上讲,无论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促进社会文明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产生机制和作用不同,我们进一步对主要的几种进行分析,总结出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意的事项。
自豪情绪通常被认为是正向积极的情绪,能激发对自身和社会群体的积极认知,并促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有社会价值的亲社会的行为表现。然而,当前研究者普遍认同自豪具有两个维度,真正自豪特质的个体通常表现出合作性、宜人性、情绪稳定以及责任心等人格特征,极容易做出合作、助人等社会行为[5],更少做出负性道德行为。而自大自豪特质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慢性焦虑、侵略、敌意和其他一系列反社会行为,如吸毒和轻微的犯罪行为等[6]。
当个体将取得的成就归因于自身努力或能力时,会体验到自豪情绪,但也很容易走向自大的误区。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体验个体成就,形成积极自我评价,同时要提倡兢兢业业、脚踏实地,避免盲目自大。
感戴是指个体能够识别他人在其积极体验过程中所给予的恩惠或提供的帮助,并且能够带着感激之情对此做出反应的一种普遍化倾向。研究者提出三个决定感戴程度的因素:助人者的意图、助人者帮助他人需要承受的代价和受助者对帮助的需求程度[7]。一个人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低估他人的好意和付出,视他人的恩惠为理所当然,感戴就无从谈起,甚至,当他人没有及时提供帮助或提供的帮助达不到预期水平时,不但没有感激还会心生怨恨。因此,德育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生活中渗透的关爱与恩惠。
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引导青少年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知恩图报,把感戴认知和感戴情感转化为感戴行动[8]。例如,受到帮助要对别人的帮助真诚道谢,通过感谢信等文字表达谢意。同时,不仅对给予自己恩惠的个体以回报,还应培养社会情怀,鼓励大学生用参加义务献血、志愿者活动和环保卫士等公益活动等方式回馈社会、服务大众。
羞耻和内疚都是相似的两种负性社会情绪,涉及一定的负性自我评价并伴随着回避表现,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从自律意义上讲,内疚比羞耻将对人的行为产生更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羞耻是比内疚更公开化的情感,是个体在公开的暴露和反对中产生的,而内疚代表着良心受到冲击后产生的更私人化的体验[9]。其次,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内疚的个体主要针对某种特定行为,后悔事情本身,而羞耻常伴随有个人无能、缺陷和失败感[10],后者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极其不利。最后,从归因的角度来看,羞耻之人通常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可能并不认为自己对事件负有责任,而内疚之人更多的是意识到自己伤害了他人,并应该对某件事情负有责任。
神经科学研究者考察了内疚相关的神经活动与补偿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补偿行为可能是由内疚引发[11]。由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当学生做出诸如作弊、撒谎等不道德行为时应注意教育方法,避免公开羞辱学生,伤害学生自尊心,而应更多激发学生的内疚情绪,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弥补错误。
从心理学上讲,愤怒是个体的目的不能达成或者一再受阻,从而逐渐积累紧张而产生的情绪。愤怒情绪对于还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比较常见,通常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人际和谐产生破坏性影响。高攻击行为者尤其是高冲动攻击行为者,大多存在情绪调节方面的缺陷,不能很好地疏导愤怒情绪,最终导致产生违反国家法律或道德规范的事情。
长远看来,愤怒情绪的调控依赖自身修养的加强和容忍程度的提高;短期而言,愤怒情绪的调控需要培养和掌握一定的认知行为技巧。因此,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团体辅导等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认知重构、积极暂停、放松训练等技术,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来提高情绪自控能力。
嫉妒是因他人优于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愤怒、焦虑、背叛和痛苦综合的情绪体验。在嫉妒之下,还有一种更为内隐性的情绪,即当他人,尤其是嫉妒对象遭受不幸时体验到的一种快感,即幸灾乐祸。嫉妒和幸灾乐祸常常产生于个体将自己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12],这可能使人丧失正确的判断能力,导致不当的伤人或伤己行为。
随着对此类社会情绪研究的深入,德育教育工作者逐渐开始重视对此类内隐性攻击情绪的引导。对嫉妒类情绪进行疏导时,首要任务在于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通过心理健康等课程以及课堂外学生活动让学生们对自己的长处短板都充分了解,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其他能力。另外,培养学生长远眼光,开阔眼界,豁达心胸,悦纳自己,同时不要急功近利,计较一时一刻的得失。
当前我国民众的社会情绪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13],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价值观模糊、社会信仰缺失和社会压力等社会问题助长了大学生的攻击性的社会情绪。如何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亲和性情绪并消除攻击性情绪,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对于担负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社会情感,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导向重要职责的大学教育而言,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理论学习提升自身引导水准,遵循社会情感发生发展规律,积极把握学生各种不同的社会情感的特征,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最终让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与社会主流价值相适应的社会情感价值,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储备人才。
[1]周晓林,于宏波.社会情绪与社会行为的脑机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37-47.
[2]浦晓黎,邹婷.美国社会情绪学习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J].高教学刊,2015(20):21-23.
[3]RUDOLPH U,SCHULZ K,TSCHARAKTSCHIEW N.Moral Emotions:An Analysis Guided by Heider’s Naive Action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3(2):69-92.
[4]RUDOLPH U,TSCHARAKTSCHIEW N.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 of Moral Emotions:Naive Scientists and Everyday Judges[J].Emotion Review,2014(4):344-352.
[5]陈英和,白柳,李龙凤.道德情绪的特点、发展及其对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5):627-636.
[6]翟天宇.自豪对不同群体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的调节作用[D].重庆:西南大学,2015.
[7]TESSER A,GATEWOOD R,DRIVER M.Some determinants of gratitude[J].J Pers Soc Psychol,1968(3):233-236.
[8]孟小红.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感戴教育[J].教育评论,2013(1):87-89.
[9]钱铭怡,戚健俐.大学生羞耻和内疚差异的对比研究[J].心理学报,2002(6):626-633.
[10]钱铭怡,刘兴华,朱荣春.大学生羞耻感的现象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2):73-75.
[11]BUHLE J T,KOBER H,OCHSNER K N,et al.Common representation ofpain and negative emotion in the midbrain periaqueductal gray[J].Soc Cogn Affect Neurosci,2013(6):609-616.
[12]曹红蓓,许燕,辛霞.幸灾乐祸:人性“底部”的邪恶快感[J].心理科学进展,2012(3):443-456.
[13]温淑春.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成因及疏导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13(3):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