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基础”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17-03-28 20:24梁炜昊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基础课理论课基础

梁炜昊 刘 艳

(新疆财经大学马列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基础”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梁炜昊 刘 艳

(新疆财经大学马列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基础》课的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更好的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改进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创新的。

基础课;教学方法;获得感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社科司牵头起草了《总体方案》,已由教育部党组会审议通过。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1]按照“攻坚”的总要求,为深入实施《总体方案》不断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教师与学生的获得感,我们课题小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及师生的获得感为研究对象做好“基础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一、“基础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的意义

课程以“基础课”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对专题教学体系、课堂教学设计、学生主体性发挥、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融合、课程考核、实践教学、教学团队整合等相关教学环节进行实践创新,重点研究“基础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方法,为其他高校的“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重要的理论课题。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有助于我们增强课程教学的科学意识和学术立场,深化对课程教学改革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有助于对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如对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再认识和创新等。这些研究和探讨无疑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专题化教学体系的设置必须通过集体备课,广泛听取相关专家和一线老师的意见,同时要经过教学活动反复实践来确定。专题化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理论和观点一定是学术界公认的,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观点。[2]这就明确了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化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更加印证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基础课”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三观”的重要价值功能。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课程教学通常都是以知识性灌输作为主要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不容乐观,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真心喜爱、一生难忘、终身受益”。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思想与实际,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不高,教材体系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体系,是导致“基础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教学改革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和突破口,重视把思政课教学转化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转化为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内心情感需求的有效回应,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这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研究的共识,也是当前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激发思政课教学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因此,通过研究,努力构建“基础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方法是对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问题的有益探索。

二、“基础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即共在、共享、共建、共进,学生与教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首先要以教学观念的创新及学生的获得感为前提,应确立“以学生获得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这一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就应该从以师教为本转变为以学生获得感为本。

(一)确立“以学生获得感为本”的教学理念

时代在飞速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及互联网加的出现也给思政理论课带来了变革和创新的机遇,在面对机遇的同时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可知,挑战与机遇并存,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面临的压力问题、教育可视化问题、信息碎片化问题,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问题,甚至是感到思政理论课空洞无用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弱。针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我们思政教师不能够自欺欺人视而不见,而应该积极面对,那么第一步就是要转变教学理念。为什么教?教什么?应该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体验,那就是围绕学生的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做工作,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学生的专业多是来自会计及金融相关,那么我们的教学理念就要树立正确。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灌输思政理论知识,不如让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思考反省并付诸于实践,教师做的更多的应该是引导、理解、倾听和升华。

(二)以教师为本到共同学习与共同获取获得感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在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因此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基础》课的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而《基础》课教师不仅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会直接或间接的感染教师,使教师的获得感也与日俱增,然后再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获取获得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

三、“基础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前的三个了解

第一要了解大一学生的所处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所以在教学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大一新生所处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国际国内环境,这主要是从宏观的战略格局去考虑。其次是社会环境,如新疆正处“三期叠加”时期。再次是考虑校园环境,如学习氛围、就业取向等。第二要了解大一学生的思想状况与诉求,不同的思想状况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不同的诉求造就不同的成长烦恼,所以必须下功夫了解和调研才能够对症下药。第三要了解大一学生的行为特点,如新疆财经大学的学生女生比例约占70%,主要专业方向是会计金融类相关,就业方向多是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及商业企业等,所以新疆财经大学的学生有其特有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前一定要多加考虑和分析,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二)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遵循和三个转化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三个遵循,这是原则更是底线。第一,《基础》课要遵循党和国家意志有效传递的规律。第二,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第三,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只有时刻牢记这三个遵循,并将这三个遵循时刻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上好“基础”课做到入脑入心、踏踏实实。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谈谈三个转化,一是要注重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个转化也是以问题为导向专题化教学的核心内容所在。二是要注重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理论知识、课本知识归根到底是要向学生的内心信仰转化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必须要做到知道了解理论知识到内心深处的震动,这不是简单的树立正确三观这样简单,是要由外在向内在的根本转化,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三是要注重从理论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转化,理论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我、完善自我、重塑自我、实现自我、直至超越自我,而为了达到这一终极教学目标必须要不断地实践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基础”课教师做到随时增加新内容,随时跟进、及时穿插,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教学过程,我们必须有信心有决心一路前行。

(三)教学方法创新与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应用

在这里创新和研究的“基础”课教学方法灵感主要来自于“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将这种会议模式与“基础”课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可以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更加符合现在95后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认知习惯,首先介绍一下“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主要精神就是“跨界(Crossover)”,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疆财经大学的学生会在开学时进行选课,这样一来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成长经历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学院的学生会组成一个新的学分班。针对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我们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为依托,将问题导向贯穿整本书的教学过程。针对教材中不同章节的理论知识重点、难点提出讨论问题。做到课前预习、提前设置讨论主题,要求学生在开学第一课就进行分组,一般5人一组,为什么要5人一组呢?这是基于现代管理学的基础理论而设定的。在分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就是班级人数不同会产生不能整除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正期待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分组要求会以PPT的多媒体形式展现在全班学生面前,分组时间是提前规定好的,一般5—10分钟最佳。分组要求规定第一,人数必须5人一组,不能多也不能少。第二,一组学生中必须要有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院、不同生源的学生,视班级实际情况而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提前了解班级学生组成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第三,在学习小组成立后第一时间选出小组组长,组长人选也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如不能是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在小组内不能是最优,这一过程会让成为组长的学生快速成长并发现自我。第四,在学习小组建立选出组长后确立学习小组名称,即旗帜效应增加学习小组集体荣誉感、获得感和凝聚力。同时按照学习小组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由小组组长在黑板上按序号写下自己小组的名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四个步骤后会有不能整除而剩下的学生,这几个学生一定少于5人而不能成组,不能成组的原因无外乎这样几个,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欠缺,这些学生将和任课教师组成一组,学习小组序号排列全班最后。当这些教学组织工作阶段性完成时,任课教师对黑板拍照留存学习小组信息,以方便日后的教学组织工作。

在每个专题理论教学开始前或完成后,视教材实际内容而定。由“基础”课任课教师发布学习小组讨论问题,进行深度学习汇谈。各学习小组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学习思考。这种学习形式使得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的一次良好有效的实践,是理论知识向真实信仰的有效转化。使学生能够用新的视角来学习“基础”课,吸收“基础”课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震撼心灵的学习认知。一般汇谈讨论时间10分钟为宜,即每名小组学生有1—2分钟的小组发言时间,当学习小组同学头脑风暴碰撞完成后,每小组选出一名宣讲同学,由这名学生把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及教师。教师在学生宣讲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思想动态、心理变化等,并及时讲评、引导、纠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基础”课任课教师和学生同时要做到四个结合,这四个结合分别是:第一,内容取舍上的规定性与自选性相结合。第二,讲解过程的逻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第三,表达风格上的严谨性与活泼性相结合。第四,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课堂参与度提高,获得感自然水到渠成得到增强。但任课教师还应该做好教学收尾工作,不能虎头蛇尾。第一,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创新,要求参与学生建立互评机制、自评机制,改变平时成绩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做到赏罚分明、公开透明。第二,课后作业形式创新,如讲授教材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信念的课后作业可以定为“写给十二年后自己的一封信”,让学生去思考去展望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形式化的信封里承载着见字如面的感动与要做什么人、要走什么路的精神内涵。再如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的课后作业可以定为用实际行动践行道德实践,做一件好事、做一件有道德的事等等,这里不再赘述。第三,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开学之初就建立微信群组,以面对面建群的方式快速建立信息互通平台,便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推行效率和实际操作。

其实这种“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结合线上网课、微信平台推送增加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时间,因为提前设置问题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提前准备,使得有限的线下课堂教学课时变得丰富饱满,而这一教学过程正是体现出共在、共享、共建、共进的全新“基础”课教学理念。这样创新让“基础”课的教学过程更具实效性,当然这也需要任课教师更多辛勤的付出和课前准备以及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相长,在学生通过思政理论课学习有更多获得感的同时,思政教师的获得感也与日俱增,肩负使命现在所有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所有的付出都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变得意义非凡。

[1]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就《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答记者问[EB/OL]http: //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705/t20170511_304335.html.

[2]杨群,汤先萍.试论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新疆高校地方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运用[J].昌吉学院学报,2016,(2).

[3]蔡静,王妮.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之探索——以兰州文理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例[J].大学教育,2016,(10).

G642.3

A

1671-6469(2017)-04-0076-04

2017-05-20

新疆财经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16JG0213)。

梁炜昊(1983-),男,江苏盐城人,新疆财经大学马列部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刘艳(197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财经大学马列部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基础课理论课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