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探析
——以重庆传统手工技艺为例

2017-03-28 17:39罗敏
关键词:夏布豆豉永川

罗敏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重庆 渝中 4000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探析
——以重庆传统手工技艺为例

罗敏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重庆 渝中 400013)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是符合重庆传统手工技艺自身传承规律的保护手段,也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使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完善制度,注重创新和培养人才,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促进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发展;传统手工技艺

2015年10月26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振兴传统手工技艺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是全面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新契机,也是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繁荣的重要方面。这为新时期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为重庆“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能促进重庆“非遗”项目的有效传承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延续。

一、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重庆3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巴渝文化。川江号子、川剧、龙舞、摆手舞、蜀绣、漆器、石雕、折扇、夏布、陶艺、年画、竹帘、峡砚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全国享有盛名。目前,重庆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4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62名,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5个,其中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4个。通过积极整理、申报,建立了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三级传承人和保护单位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重庆“非遗”正在面临存续危机。一方面,有的重庆“非遗”缺乏个性特色,传承人载体逐渐消失,后继乏人,有的“非遗”面临人亡艺绝、濒临失传的困境,过度开发、肆意滥用传统技艺的现象时有出现。另一方面,重庆“非遗”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缺乏创新,绝大多数设计作品还停留在传统形式中,未能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适应当代人生活,没有制定长远规划,且对本身产品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宣传不足。因此,加强对重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为有效保护重庆“非遗”,我们要走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道路,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发展深化特色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确保重庆“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有力推动重庆“非遗”稳定发展。

二、“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作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增加重庆“非遗”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自身的活力,推动重庆“非遗”保护更紧密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促使重庆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二是“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是在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进行的,符合“非遗”技艺自身的特点和传承发展规律,有利于传承和项目保护,培养更多后继人才,为重庆“非遗”保护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础。三是“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还可以促进文化消费,解决“非遗”保护与发展的资金问题,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和重庆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重庆“非遗”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策略性分析(一)可行性分析

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要求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整体性、真实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物质形态产品并产业化发展。笔者认为,“非遗”概念下的部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保证其本真性与整体性、手工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在生产与经营流通等环节中使此类“非遗”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可行的。

(二)成功案例

重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方面,专注于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通过不断开拓市场,加强对传统工艺流程的保护和传承,抓住传统优势,实现跨越性发展,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1.永川豆豉酿制技艺

永川豆豉为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现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人。目前,重庆有永川豆豉厂7家,其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东南亚、欧洲等众多国家和地区,效益很好。

为更好地保护永川豆豉的酿制技艺,重庆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承担了《豆豉》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已通过了国家标准委专家审核;二是和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成都调味品研究所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利用他们的科研平台,致力于永川豆豉的标准化生产和微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成分的基础研究;三是组织成立了豆豉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豆豉质量、保护与发展论坛;四是研究并制定了《永川豆豉酿制技艺保护规划书》,确立了“以保护天然毛霉微生物生态系统、传承场所、永川豆豉酿制技艺为切入点;五是对豆豉系列产品申请并获得了原产地标志注册保护、中华老字号保护;六是利用“非遗”进校园、各种协会、展会、报刊影视媒体等加强对永川豆豉产品和酿造技艺、酿造历史文化的宣传;七是外培调味人员3名(已获得相应证书),培训了豆豉技工45名,开展豆豉酿制技术讲座,邀请豆豉制作老工人回公司指导交流。

2.荣昌夏布

荣昌夏布为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荣昌夏布现有国家代表性传承人1名,颜坤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李俭康和黄仕惠;区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目前,建设有夏布规模型企业10余家,其中有2家申报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荣昌夏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东南亚、欧洲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重庆市荣昌区政府制定了《苎麻产业发展规划》。在盘龙镇建成返乡农民工夏布微企孵化园,有100余家微企或作坊入驻;建成夏布项目保护重点企业荣昌天运麻纺织公司——夏布会馆1处,建于荣昌区板桥工业园内,扩建厂房,内设夏布编织车间、夏布工作室和技术研发中心等;建成荣昌夏布“非遗”文化园1处,约1 500平方米,由壹秋堂夏布公司运营管理;建成加合夏布制品公司夏布研究所1处,集生产、培训、研发、展示于一体;建立荣昌夏布网站,在淘宝网和京东网等网站上推广销售;与旅游业相结合,在旅游景点宣传夏布产品,形成了人文生态整体共发展模式。

(三)措施建议

根据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开发,掌握“尺度”

在重庆“非遗”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持理性思维,坚持以保护传承为前提,掌握“非遗”项目在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尺度”,防止陷入误区。牢记“非遗”保护的宗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方法,都必须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蕴涵)得到完整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完整性、本真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

2.重庆“非遗”法律规章和政策机制的完善

立法保护是最根本的保护,对于适合解决“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类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法律制度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颁布使重庆“非遗”保护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但仅涉及重庆“非遗”领域的基本问题,未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发展策略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定,所以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以重庆政府为主导,由文化委牵头,但重视仍不够。建议重庆政府应加大对“非遗”文化形态的扶持,制定相关政策,颁布具有针对性的重庆“非遗”法规,提供部分经费上的支持,对相关单位的管理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并居中协调各方利益,鼓励大众和民间组织参与,坚持社会参与,提高民间团体、社会民间资本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积极性,并引导这些社会企业投资重庆文化资源,以集合众多力量的方式取得市场竞争中的实力优势。

4.制定生产性与产业化发展规划

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的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传统手工技艺项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宜的长远发展战略。例如,重庆永川豆豉酿造技艺制定了《永川豆豉酿制技艺保护规划书》,荣昌夏布制定了《苎麻产业发展规划》,对“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发展做了总体规划和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整个生产性保护过程中注重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以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有机结合,不断加强项目的产业提升、开发和利用,建立以手工制作为核心的工艺生产研究所、工作室、车间、厂房等,推动“非遗”项目的快速发展。

5.创新“非遗”设计,走进现代生活

重庆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的生产性保护与发展,必须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融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科学开发利用,让传承人群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中检验和改进自己的作品与产品,设计出既有重庆传统特色又时尚的适销对路的作品与产品,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例如,重庆荣昌夏布在合理开发创新设计方面,发展“项目+传承人+基地(协会、企业)”的模式,实现生活化、市场化活态转化。荣昌夏布在产品研发上创新求变,巧妙地将“非遗”元素融入产品中,如服装、鞋、包、床上用品等“非遗”创意产品,研发出全手工夏布纯天然植物染色技术。此项技术在国内属于创新项目,为传统夏布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荣昌夏布不断拓宽营销渠道,增强周边产品、服装、饰品、影视、玩具等衍生产品开发,做强产业链,带动荣昌夏布发展。

6.“非遗”产品和旅游业结合

在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经济中,把重庆传统手工技艺与旅游业相融合,合理开发,成为重庆“非遗”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永川豆豉为例,在具体策略上,一方面重庆可以将“生产—销售—旅游”三者的关系呼应起来,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将茶山竹海、野生动物园、永川豆豉公司连成旅游线路,让旅游者在欣赏永川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370年的永川豆豉文化精粹,并能购买永川地方特色产品——永川豆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论坛和展览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永川豆豉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市内外展览、产品设计大赛、手工技艺传承人评选等形式来整合设计界的优势资源。这有利于永川豆豉产品的推陈出新和良性发展。

7.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发展

利用数字化技术,赋予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是实现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重庆要抓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契机,推动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支持商业网站设立传统手工艺展示和销售平台,搭建“PC网站+手机网站+微信网站+APP三站合一”四站一体网站,利用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结合,开发手机APP,使“非遗”手工技艺产品在网络上同步实现O2O销售、扫码、APP的展示。同时,利用“非遗”+众筹模式推广宣传“非遗”产品,更好地把握市场和顾客需求,提升创意设计水平、产品的市场化和时尚化,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项目和文化,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并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人队伍的建设。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重庆“非遗”保护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和综合性人才匮乏的现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针对部分重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现状,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资助,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提供必要的传习活动场所,鼓励其带徒传艺,充分保障其利益。二是重庆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可以把非物质文化教育纳入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发挥重庆各大高校的优势和资源,将传统技艺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开发校本教材和重庆民族文化特色课程,聘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等。四是组建一批高素质的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团队,大胆引进具备丰富市场经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级策划设计人才,使之成为重庆“非遗”产品设计的领军人才,并加强对保护工作者的业务培训。

9.促进宣传,打造重庆特色文化品牌

增强各大媒体对重庆“非遗”的宣传力度,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主要有加快重庆“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举办老字号暨“非遗”博览会和民间文化艺术之星比赛、出版重庆“非遗”图典、完善重庆“非遗”门户网站、“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重庆《巴渝寻宝》电视栏目、报纸书刊专栏等,全力打造重庆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品牌,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促进重庆“非遗”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四、结语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是符合重庆传统手工技艺自身传承规律的保护手段,也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使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完善制度,注重创新和培养人才,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提升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16-332.

[2] 赵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产性保护[J].文艺研究,2009(5):189-200.

[3] 谭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理解[J].江汉论坛,2010(3):130-134.

[4] 刘菊湘.我国世界遗产过度开发与利用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4):49-52.

[5] 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9-12.

责任编辑:穆 刚

On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 Case Study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 Chongqing

LUO Min
(Chongqing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Arts,Yuzhong Chongqing 400013,China)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means of protection being in line with their own regula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is also the only wa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Chongq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ork.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should be combined,the system to be improved,focusing on the innov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building brands,enhancing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 order to promote Chongqing’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improve people’s liv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ductive protec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traditional handicraft

G124

A

1673-8004(2017)04-0034-05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4.005

2017-01-05

罗敏(1981— ),女,重庆渝中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数据库研究。

猜你喜欢
夏布豆豉永川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夏布遇上扎染
母亲的豆豉火焙鱼
豆豉堪称『长寿豆』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夏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