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从威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研究
黄从威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创新的新范式。文章拟在国家倡导高校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探索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内容以及我国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进程,探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协同创新特质,着重探究了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互动关系,围绕“复合型”“跨界”等提出了培养适应协同创新的高等艺术人才的目标要求和培养方式,并指出只有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加快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步伐,才能繁荣我国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协同创新;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复合型;跨界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质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 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提出的概念,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组成小组借助网络交流合作形成集体愿景,实现共同目标”①。国内学者对此概念也进行过不少阐述,一般概括为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展开的大跨度创新组织模式;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化成果产业化的活动”②,这也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其主要特质有两个:第一,整体性。协同创新系统不是单一部门的机械累积,而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存在的多元素产出方式的有机融合。第二,动态性。协同创新系统不是静止的,而是面对内部、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不间断动态调整的一种从沟通到协调再到合作继而协同的应对机制。
(二)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进程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三个重大战略工程,重点在于多学科交叉繁荣和跨界合作模式的培育。“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4年为一个周期,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③。每年进行一次申报,建设周期满4年后,再由教育部、财政部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2013年4月,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校牵头的首批14家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成为“2011计划”建设体。教育部、财政部对入选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2013年10月,中央财政对首批入选的 “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下拨专项资金5亿元,主要用于创新团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日常运行等,重在推动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和模式平台的改革创新,提升高校创新能力④。
在国家实施“2011计划”后,全国不少省市快速反应,跟上启动本省市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的进程。2012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也就创新驱动发展进行决策部署,颁布了《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2013年4月首批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29个,培育11个;2014年3月第二批建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30个(含首批培育5个晋升),培育6个,并且还设立了5个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中心。在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中,南京艺术学院、常州工学院共同牵头的“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立项建设。
(一)文化、创意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总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都可视为文化。这种定义“强调文化的人为性,它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⑤。狭义上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⑥。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在其《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开篇就提出了著名的“文化”界说,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⑦。创意,指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是对事物产生了区别于已有认识的新的理解或思考。当今世界的共同话题是“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但创意不等于创新,创意更偏向于一种主观的思维方式,当它被物化为具体事物或者指导某一行为时,就有可能转变为创新。
1998年11月,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ask Force ,简称CITF)发布报告率先对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做出了界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⑧这份文件还将13个行业⑨规划至创意产业领域。同时,英国出台的《创意产业路径文件》(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s)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Industries)这一概念。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协同创新特质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差距不小,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但投资分配不均,相关行业规模小,自主创作能力差,技术短板明显是其中的共通问题。研究产业的协同创新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相当程度的解决,研究其他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对深刻了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当前的状态有很大帮助。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三点特质。第一是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与产业这两者之间的转化,如何把文化、艺术,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产业,转化为实际产品或者服务,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因此“创意”依然是产业所需协同创新模式的最重要特质。第二是技术,所有的创意都必须依靠技术来完成,这是文化创意产业进步的支撑。在创意的引导之下,把握了世界潮流方向之后,不论是技术理论研究还是站在科技前沿的技术创新就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中的重要砝码。创意和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存在相辅相成、循环转化的关系,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特质。第三是跨界,如文化部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对“十二五”期间文化、广电、科技、出版等文化产业园区建立、运营的情况做过分析,园区总数相当可观,但实际形成重要集聚效应、产生强大影响力的却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跨部门、跨边界的通力协作”不足可谓是其中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文化部门的重视,各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科技部门、金融部门都责无旁贷。2016年5月,文化部就根据“实施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要求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深化文化金融合作的座谈会。湖南省2016年5月召开的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也强调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要强化“文化+”思维,促进跨界“联姻”,打破传统文化产业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跨界”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多个方面,本文将着重讨论的是在四类协同创新中心模式下进行的跨界式艺术人才培养方式。
(一)复合型:协同创新下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人才需要
协同创新思维成为当今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也成为一种新的从技术到经济的范式。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提到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意见强调教育创新的第一个原则是“需求导向”⑩。
复合型人才目前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亟需的高端人才,他们既了解市场,又能把握相关产业世界潮流动向,从项目研发策划期即能着手参与,能运用其深厚的艺术文化知识与技能,做出可行性预判,并且把控好总体品质。
(二)跨界:四类协同创新中心模式下的培养方式
“跨界”(Crossover)词条解释为转型、转向,此概念自出现以来,迅速传播至各个领域,不论是产业跨界还是文化跨界,无疑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型模式。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跨界行为更是举不胜举,比如大量的艺术设计活动。艺术设计活动具有多元性、复合性等特点,它与工业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方式、个人艺术审美、营销管理模式等等都有着深刻的联系。基于协同创新模式的“跨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也极具研究价值以及发展可能,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培养相关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必然身担重任。
2016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以“告诉我们你的故事”为主题制作的数字故事系列被提名2016艾美奖,这些故事的主角是一般公众、艺术家、国会成员、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通过这些故事,美国梦被一遍遍渲染,更创造了让全球观众产生文化认同的契机。可见,由艺术人才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国家形象的输出宣传、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上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何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这必然要求艺术院校不断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方式。2016年6月,上海市召开的影视精品创作会议就把“文化走出去”列为影视重点选题,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利用自身影响关注七类创作选题:中国梦、爱国主义、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项目、上海特色题材项目、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青少年题材。影视作品在跨界方面的确具有先天优势,不仅创作过程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相互配合,影响方面同样具有跨界效果,受众可以从浅层次的喜爱逐渐被影响为深层次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反观2016年5月第69届戛纳电影节、2016年9月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华语电影的集体失声,“走出去”的路任重道远,国内电影市场火爆,十亿俱乐部越来越壮大,但真正能在文化影响上做到火爆的华语电影却似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从前,这与市场操作关系密切,但与相关艺术人才的培养也不无关系。面向科技、文化传承创新、行业、区域,艺术人才的培养应基于这四个方面,可以有轻重缓急之分,但不应只看重其中某一方面。艺术创作活动是多元、复合的,从创作源头来看,各方面素材的积累是创作进行的基础。在创作过程中,由科学进步支持的崭新技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在艺术作品推送中,行业可行性的预估和有针对性的媒介宣传是艺术走向市场创造价值的前提。类似“一带一路”这样的重大主题包含了文化、科技、经济等诸多内容,相应地关系着第二类面向文化传承创新,也同样关系着第一类面向科技,第三类面向行业,以及第四类面向区域的多种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这些在“协同创新时代”跨学科、跨产业、跨行业的行为,必然要求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与时俱进,从人才培养开始,打破专业限制,做到真正跨界。
(三)高等艺术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艺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渗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因素;艺术人才是文化创意项目的策划者、执行者、研究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艺术教育对艺术专业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我国开展高等艺术教育的院校,根据院校性质、办学特色、资源支撑,可以相对清晰地分为单科艺术专业院校(或艺术学门类下多个一级学科)、全科型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国家级创作研究机构六大类,目前艺术学已经脱离文学学科成为第十三个独立门类学科,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也逐步呈现出交叉性,与工科、经济科、数字信息技术科越来越融合,这些都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可能。
由南京艺术学院、常州工学院共同牵头的“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在江苏“文化强省”背景下,利用综合艺术院(校)艺术创作、舞台表演、理论研究等“艺术的多样化与综合性于一体”的特色与优势,与工科制造院(校)的“产品技术与工业制造”相结合,协同其他综合性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协会,利用“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理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地方文化市场和经济领域,同时能为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提供重要的研究经验,提供决策依据,发挥智库作用。该中心紧密结合地方艺术文化创新发展的紧迫问题,系统建构4个功能集成平台,即艺术文化理论与政策创新平台、艺术文化与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艺术文化创作的协同创新平台、艺术文化与市场创新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结合的艺术文化创新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科研成果产出、服务社会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该中心也成为了学生重要的实验、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学生获得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大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创业,不少学生毕业后不再为找工作而担忧,有的学生选择自己创业,该中心成为了人才创业的孵化器。
高等艺术院校是高级专门性艺术人才培养与输出的主要基地。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极为注重“专才”的培养,这是由艺术鲜明的特殊性决定的。然而,在当今艺术与技术统一的理念下,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面对多元化文化艺术市场和国际化的需求,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新的导向,构建“协同创新”的高等艺术教育模式,实现跨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协同创新”为机制的高等艺术教育模式下,高等艺术院校管理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既要守住传统文化,也要主动把握世界潮流,创造性地搭建“政产学研”各类交叉功能的平台,培养具有市场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充分利用学科交叉优势,通过“协同”的方式,加强从理论到技术,甚至到市场的“复合”,实现“创新”的最终目标。
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文化创意人才,高等艺术院校在文化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高等艺术院校只有构建科学的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加快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步伐,这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陈劲:《协同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②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第162页。
③《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2]7号),2012年5月4日。
④《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2011计划”专项资金5亿元》,http://jkw.mof.gov.cn/zhengwuxinxi/tourudongtai/201310/t20131017_1000190.html, 2013年10月17日。
⑤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57页。
⑥刘佳:《论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蕴涵》,《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168页。目前学界对“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统一说法;也可参照百度百科“文化”词条有关内容诠释。
⑦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⑧李明超:《创意城市与英国创意产业的兴起》,《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0期,第93-94页。
⑨ “13个行业”包括广告(Advertising)、设计(Design) 、流行和时尚设计(Designer Fashion)、建筑(Architecture)、工艺(Crafts)、艺术和古董市场(Art and Antiques)、音乐(Music)、表演艺术(the Performing Arts)、出版(Publishing)、互动休闲软件(Interactive Leisure Software)、电影和录影带(Film and Video)、电视与广播(Television and Radio)、软件和电脑服务业(Software and Computer Service)。
[1]徐显明.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10-11.
[2]郭辉勤.创意经济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岳璐.当代俄罗斯建筑艺术与国家形象塑造[J].俄罗斯学刊,2013(5):81-86.
[4]王崇文,丁刚毅,陈旵明,等.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4(4):45-47.
[5]高颖.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跨界培养模式探索[J].新美术,2013(11):78-82.
[6]李维平.人才强国:理论探索与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庄亚华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4.022
2016-12-08
黄从威(1979— ),男,助理研究员。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22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资助(2015ZSTD00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
B
1673-0887(2017)04-0108-06
G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