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的艺术特色及制作工艺

2017-03-28 10:45覃伟伟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器物装饰

覃伟伟

(昌吉学院美术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的艺术特色及制作工艺

覃伟伟

(昌吉学院美术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冬不拉,也称“东不拉、冬布拉、东布拉”,是哈萨克族代表性的弹拨乐器。2008年,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造型种类多样,装饰特色鲜明。冬不拉在实际制作工艺中选材、量尺、加工、装饰、上漆、调音六道工序各有严格的要求。

哈萨克族冬不拉;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制作工艺

“冬不拉”,也称“东不拉、冬布拉、东布拉”,是哈萨克族民间最流行的弹弦乐器。它是哈萨克族在传承中积淀凝聚民间智慧,又经过千锤百炼而定型,富有民族普遍性并产生于日常生活能够真实反映草原民族心灵世界的艺术。2008年,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32。

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语,“冬”代表乐器的声音;“不拉、布拉”是定弦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冬”是粗糙的木刻;“不拉、布拉”系张弦之意。“冬不拉”即指一种挖空了的木箱上张有弦的器物。[1]关于冬不拉的起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但尚无确切文字记载。从近几年相关学者的研究来看,冬不拉这一乐器的由来已久。据《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中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冬不拉就已在哈萨克族先民中流传了”。[2]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吹笛和弹东布拉的伎乐人》(118洞)中,可以看到冬不拉在古代演奏时的风貌。哈萨克著名学者穆哈买德∙爱布纳赛尔∙法拉布(870—950年)也认为冬不拉这一乐器“……来源于哈萨克族,这是确信无疑的”。根据这位学者的相关手稿,也能证明哈萨克的乐器——冬不拉有一千多年的历史。[3]

国内关于哈萨克族音乐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至80年代初,成果相对匮乏,进入90年代后,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关哈萨克族音乐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4]对于哈萨克族乐器较为全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比如毛继增教授的《冬不拉》《冬不拉和冬不拉音乐》,较全面的介绍了冬不拉的弹奏技巧、乐器形态及历史渊源。2008年,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地位和价值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此后,哈萨克族冬不拉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与其相关的弹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着眼点展开。[5]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卓群老师在《冬不拉艺术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思考》这篇文章中,从形制、演奏形式、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梳理并补充了冬不拉近70年来的发展演变历程。

冬不拉作为哈萨克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是人用手创造出来的物品,是哈萨克人抒发感情的重要载体。“从某一种延绵发展了几千年的物品,透过思想的、宗教的、经济的、民俗的和民族的因素,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的基础就是功能,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魅力”。[6]冬不拉以其自身的娱乐文化功能以及体现出来的草原游牧文化魅力,成为哈萨克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制造了冬不拉,并使其成为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器物之一,而它也成为哈萨克人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族群文化、民俗文化、手工艺文化以及审美文化的表征。

二、“冬不拉”乐器的艺术特色

作为哈萨克乐器代表的“冬不拉”的艺术特色基本反映在造型和装饰上。

(一)造型特点

据相关文献记载,民间传统的冬不拉根据其音箱外形分为两种:一种形似方銑,以哈萨克民间诗人(阿肯)江布尔命名为“江布尔冬不拉”;一种形似马勺,以哈萨克近代大诗人(阿肯)阿拜命名为“阿拜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多见于民间。[7]除此之外,还有“三角形冬不拉”、“鱼形冬不拉”、“骆驼冬不拉”、“把杆冬不拉”、“三弦冬不拉”等。从笔者调研过程中得知,目前人们使用的冬不拉外形以椭圆形(即马勺)居多,手工艺人会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不同样式的订制。在结构上,冬不拉结构主要包括琴箱(音箱、共鸣箱)、面板、琴杆、琴头、琴弦、琴轴、琴码、品位等。琴箱多呈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品位有七、八、十一、十三、十八不等,并拉两根或三根羊肠作为琴弦。

(二)装饰特点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冬不拉的装饰手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是彩绘(手绘)装饰,即直接在打磨好的木胎上进行彩绘润色。所用的装饰纹样以角形纹样(鹿角、羊角、牛角,等)、植物纹样(生命树、春芽)和抽象的几何纹样为主,这与哈萨克人早期对植物、动物的崇拜,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浓厚的宗教文化是分不开的。艺人在装饰冬不拉的过程中,将纹样进行简略,使其单纯化,因为简略和单纯的纹样能够充分地体现出物体的形态。在彩绘施色过程中,器物所用颜色基本是艺人的主观想象,也有顾客的特定要求。颜色大多选用黑色或明度、饱和度偏低的红色、桔色等,形成古朴的视觉感受。

冬不拉简洁的造型、质朴的装饰,是哈萨克族朴实文化的体现。简朴是谦虚的形态、单纯是质朴的品德,这正反映了哈萨克族淳朴、善良、谦虚、诚实的民族气质。

三、“冬不拉”乐器的制作工艺

冬不拉的制作工艺基本可分为选材、量尺、加工、装饰、上漆、调音六个程序。

(一)选择材料

材料是器物的基础,是造型与工艺的第一要素。“无论怎么样,制作器物必须根据材料来进行......适宜的材料,使器物在最初构思时,即已经初具雏形......器物之美的一半是材料之美,只有适宜的材料才具备优良的功能,没有良好的材料就不能产生健全的工艺”[8]。因此,艺人非常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据笔者调研,制作冬不拉所用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多用新疆本地的松木、榆木、核桃木、红柳木、桦木、桑木等,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琴箱(音箱、共鸣箱)多选用松木(结实、防腐性强、纹理直、成品光滑、美观)、核桃木(结实、木材中油性少、弹奏时声音清脆、响亮)、榆木(坚硬、结实、纹理较清晰、有观赏性);面板多用松木(挑选无疤痕、纹路好的整块精品松木;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将松木埋到沙子里一年半后使用,这样可以将松木中的水分吸收,使木板表面光滑);琴杆多用松木(纹理直、不易变形)、红木(高端);琴头、琴轴一般用松木、榆木、桦木(坚韧、结实、耐磨);琴弦在以前多用风干的羊肠,后多用尼龙绳、塑料材质的丝线(耐用、结实、弹性好);琴码多用杨木制成。

(二)量尺裁切

材料选好后,依据冬不拉各部分的大小进行量尺并裁切。以下数据是笔者调研时艺人所提供。冬不拉在解放前全长50cm、80cm、90cm不等,解放后,全长约90—100cm。首先,将选好的琴箱木材用机器(圆盘锯、车床或手工锯子)裁出约50cm长,7cm宽,0.2-0.3cm厚的方形木板,木板数量为7、9、11、12、24块,一般多见7块。其次,将琴杆所用木材裁出约48-50cm长,上宽约2-2.2cm,下宽约3—4cm的长方条。然后,将选好的面板木材裁出约40cm长,24cm宽(面板尺寸根据琴箱大小而定),0.3cm厚方形木板。最后分别裁出长约7-8cm,宽约4cm,厚约1cm的琴头、长约2.5cm的桥型琴码以及3.5cm长、3.5cm宽、1cm厚的琴尾(最下面捆琴弦稍的部位)。上述尺寸是艺人常用尺寸,如果客户有特殊需要,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三)加工工艺

加工程序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是将各部分进行整合并完成造型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常用工具有:电锯、手工锯、刨木器、模具(可不用)、砂纸、刀具、胶水、圆形自制烤炉架或弧面制作器、绳子、钉子(可不用),等。

制作时,首先将裁好的琴箱木板进行打磨,将干净的木板放置在自制的圆形烤炉架或者弧面制作器上加热,并快速压成适当的弧形,达到理想且具美感的弧度为准。然而,“正是这些似圆非圆、似椭非椭、光滑溜手、随和可人的弧度,给触觉和视觉的享受不仅是惬意而已,它的深层中是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一样的情趣”。[9]由此可见,艺人在制作时每走一步、每下一刀,都无不体现出艺术上的考虑。正因如此,才能制作出受大众喜爱的器物。而这种效果的取得,自然离不开艺人长期实践过程中经验的反复积累。其后,将7—24块(根据琴箱大小进行数量的选择)压好并用刨子刨好的弧面板拼凑在一起并粘合插进琴尾小槽中,上面用一小铁钉在腰部。将整合好的琴箱放在模具上,并用绳子(轮胎内部的线绳)将其固定,并检查弧面是否平整、腰部是否垂直。调整好后,放在通风干燥处,待胶干后解掉紧拉绳。为了更好的使琴箱每块板子粘合紧密,可以做加固处理。找较薄的布,将其剪成长约20—30cm、宽约2—3cm的布条,用乳胶或者面糊将布条贴在琴箱内部的接缝处,放在通风干燥处待干,然后将琴箱内部刷清漆(防潮)待干即可。这道用布条加固工序,是艺人多年进行冬不拉修复时所总结的经验,体现了艺人制作过程中对器物实用性方面的思考。

琴箱制作好后,将事先裁切好的面板与琴箱进行粘贴,待其晾干后再用刀具将四周多余部分去除,并用砂纸将面板边缘打磨光滑。完成以上工序后,将准备好的琴杆一端锯成尖角,放在腰部前,用笔在腰部正面画线,把多余部分锯掉,使两者对接(此工序也可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将其严密扣合),并用乳胶固定。琴头和琴杆的接法一样,接好后将琴轴进行安装并挂在通风干燥处待干。其后将待干的琴身进行修整(可将琴杆背后刨成圆形,人在使用时比较舒适;琴头两边刨成弧形,增加美感)并打磨(一定顺着木头的纹理进行打磨),直至琴身光滑无任何打磨痕迹即可。成型打磨光滑后,用稀释好的清漆涂抹琴身(保持木材原有的自然色)。待干后,修复并进行再次打磨,直到表面平滑为止。

(四)装饰手法

此工序是增加器物的美感,也是突出体现民族特色的关键。笔者调研中发现,冬不拉的装饰手法有镶嵌、彩绘、粘贴、喷漆四种方式,装饰部位多在琴杆面板、琴箱面板、腰部(琴杆与琴箱交接处)等处。

镶嵌装饰是用切碎的兽骨、骨角片或将其磨成粉末状镶嵌在器物表面。艺人以冬不拉木本色为基调,用刀在琴杆面板处刻出小槽(宽度自定),槽内滴上胶水,将切碎的动物骨角片或骨头磨成粉末(牛、羊、骆驼等)放入槽内,待干后进行打磨直至光滑。

彩绘装饰是用颜料在打磨好的器物上进行彩画装饰。艺人在琴体表面使用颜料漆进行图案的绘制,颜色大多使用黑色与明度、饱和度偏低的红色、桔色、蓝色等进行搭配。这种手法以其简单、自由、主观、随意等特点成为目前主要的装饰方式。

粘贴装饰是将纸剪成理想中的图案直接粘贴于器物之上。艺人选择较薄的深色纸张,根据理想中的图案进行裁剪,将得到的图案用稀乳胶粘贴在打磨好的胎体上。待干后用湿毛巾擦去图案以外的余胶,使其整洁和鲜艳。

喷漆装饰是将1毫米左右的厚纸雕刻或裁剪成自己所需图案,压在需要装饰的位置,然后直接喷上所要色彩的油漆即可。

主体装饰完毕后,艺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客人的要求进行局部点、线、面的装饰,如琴体边沿画黑色或棕色的线条,让琴体形态清晰明了,随意中充满秩序感。

(五)上漆晾干

上漆是“冬不拉”制作工艺中最后的一道工序,最好选用全透明的清漆。刷一次待干后再刷一次,两次清漆刷好后放在通风干燥处,等待彻底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漆是胚体的保护层,不但使彩绘持久,而且使器物耐用。(注: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必须将胚体放在通风干燥处待干,等待彻底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是制作优良“冬不拉”成功的关键)

(六)装弦调音

上琴弦、安琴码、定音调音。首先将琴弦绑在琴轴上,琴弦一般是2或3根,然后在调音的过程中将琴码和品位(8—13)的位置进行确定,最后通过反复调试,完成“冬不拉”的整个制作。

哈萨克族谚语说:“歌是哈萨克人的翅膀”,“歌声为你打开生命之门,歌声又送你进入坟茔”,可见,他们视民歌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冬不拉”作为哈萨克族既普通又不寻常的乐器之一,伴随着哈萨克人的一生。普通是因为它几乎存在于所有哈萨克族家庭中,是该族群中一件随处可见的器物;不寻常是因为它承载着哈萨克族族群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信仰,是该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印记”之一,成为哈萨克人在民族和文化认同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该族群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由此说,冬不拉虽然没有过多繁复细致的造型和工艺,但实用、质朴、单纯的特点反映了游牧民族粗犷、简朴、大方的艺术特征,成为其民族特有的代表性符号。

[1]毛继增.冬不拉[J].中国音乐,1981,(2):33.

[2]转引自刘卓群.冬不拉艺术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思考[J].大众文艺,2012,(3):24.

[3]叶留色斯∙别克塔也夫.“冬不拉”一词的由来[J].语言与翻译,1986,(4):56.

[4]雷嘉彦、杨娇娇.新疆哈萨克族音乐研究六十年(1950年-2010年)[J].中国音乐,2013,(4):118.

[5]龙婧.新疆伊犁哈萨克族冬不拉研究综述[J].音乐时空,2015,(13):2.

[6]杭间.手艺的思想[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203.

[7]帕提曼.哈萨克族民俗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54.

[8](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0-124.

[9]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4:172.

J528

:A

:1671-6469(2017)-03-0078-04

2017-04-04

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新疆哈萨克族手工木器艺术的调查研究”(15YJC760082)阶段性研究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科基地一般项目“新疆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家具器物工艺及装饰艺术研究”(XJE⁃DU040814C08)阶段性研究成果。

覃伟伟(1983-),女,河南安阳人,昌吉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新疆民族民间工艺美术。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器物装饰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鲤鱼旗装饰坠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写作教学中融入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策略研究
哈萨克族小学生识字策略探究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