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代化境遇下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思考

2017-07-05 15:20王英喜女张可让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昌吉州少数民族现代化

王英喜女 张可让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文化现代化境遇下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思考

王英喜女 张可让*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议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在新疆地域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所占的比重很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疆现代化步伐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理论指导不足和价值目标针对性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干扰。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正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机遇;挑战

2015年7月,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张春贤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新疆的具体战略选择: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在新疆历史上,是第一次提出以文化来引领发展,以文化力引导经济力的战略方针。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繁荣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文化现代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带动作用

(一)文化现代化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

文化现代化是指文化诸因素、门类的国际最新、最高发展水平,是在继承、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从而不断向现代文化转型的特殊变迁过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摆脱了传统而实现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再出发。要致力于发展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2016年1月26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昌吉州州长马雄成代表州人民政府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说明了在文化现代化大环境下,昌吉州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大发展:例如,木垒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阜康天池文化产业园、玛纳斯碧玉文化产业园等文化园相继建成运营;成功承办了国际民族舞蹈节,增加了昌吉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公共体育文化设施覆盖城乡,新疆大剧院、州传媒大厦及县市“一场四馆一院”也建设投成;打造了《千回西域》《别失八里》等优秀剧目。近些年,昌吉政府在抓好讲政策、讲法治、讲传统的同时,重视研究本地区非物质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辩证关系,结合发展当地的现代文化事业,挖掘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共同发展

2016年4月“昌吉零距离”平台讲述了昌吉市延安北路街道金陵社区工作组进入社区的优秀事迹,在“民族团结巧手坊”工作室里,工作组辖区内各族没有工作的妇女学习了编织、刺绣技术。此项活动不仅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感情,让彼此有了依靠,更是将各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对各民族的文化起到了传承、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昌吉的文化活动日益增加,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更加频繁,多种文化活动越来越展现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局面。

民族之间文化交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丰富民族文化,更在于各民族间的和谐相处,友好交往,促进民族间的发展,通过文化交往和交流的方式更新民族文化精神。在昌吉州,由于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使这里的文化内容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特点。例如,在语言文字上他们互相学习:生活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容易耳濡目染,在回族学校也有其他民族的学生;在服饰上趋同;在饮食、生产方式上面也互相认同:随处可见的清真餐厅、清真食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三)民族文化的价值观日益向主流融合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取向以及人们所持的普遍见解。王玉梁认为文化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居于文化的最深层,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主要是文化深层价值观念的作用,文化的灵魂与精华是真善美,而真善美是价值问题,深入研究文化问题,必须深入分析文化内涵的价值和价值观问题。[1]宋惠昌指出,价值是一种文化,人的价值观就是他的文化素质的反映,一定社会的价值观是该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2]因此,人们理解了价值观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也就理解了“文化的重要作用”。

主流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营养,广泛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合理成分,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和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3]文化是各民族存在的基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认知、创新本民族文化,还要适应主流文化的发展需求。但对各少数民族成员而言,面对复杂交织的文化,他们既想融入主流社会,又担心失去自己的母体文化,文化差异本会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他们可能产生心理与社会上的不适应。主流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但我们在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追随主流文化的脚步,两者要相互发展,跟着主流文化的步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如果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让主流抛弃了,那这个民族也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各民族价值观向主流融合显得十分必要。

二、昌吉州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丧失,都很难再现或复制,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特别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十分重要。

(一)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调查——基本信息部分

为了更全面、清晰、准确的了解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笔者从2015年底开始对昌吉州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了科学调查和数据采集,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获得真实且有效的数据和资料。本次调研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76份,问卷有效率达98%。有效调查的问卷中,男、女生占总数的比例(见表1);各学历所占的比例(见表2);各职业所占比例(见表3);各民族所占的比例(见表4)。

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展开,考察了各少数民族对文化现代化的认识,对民族文化身份的态度,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几大类。共设置19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其中14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

表1 问卷中被调查对象的男女比率

表2 问卷中被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所占比率

表3 问卷中被调查对象的职业比率统计

表4 问卷中被调查对象的民族构成统计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

1.冲突和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在其发展进程中必定要经历磨难与困苦,只有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中,各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加茁壮的成长,才能经得起未知的挑战。近些年,由于昌吉的经济发展日渐成熟,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交织,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冲突和竞争看似是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阻碍,但实则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2.创新是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灵魂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持,各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持,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具有包容性、开拓性、创新性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要发展,创新是关键。创新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保护,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创新能够有效的挖掘本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开创民族文化的新局面促进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充分利用其优势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又能很好的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4]

表5 问卷中各少数民族间文化冲突表现方面的数据统计

在调查问卷中(见表5),当被问到“您认为各少数民族文化间的摩擦(冲突)有哪些”时,有76.5%的人选择了语言障碍,56.7%的人选择了风俗习惯,45.3%的人选择了对彼此文化的不尊重,32.8%的人则认为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从调查数据来看,各民族间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是最大的,由于昌吉州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因此风俗习惯间的差异相对于语言沟通间的差异来说就显得比例较小。当被问到“本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创新吗”时(见图6),有92.4%的人回答的是“经常”,6.50%的人回答的是“不经常”,还有1.10%的人则是抱着“不关心”的态度。从调查数据来看,本地区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创新情况是良好的。

在进行民族文化的创新时,要尊重各族群众的意愿,结合各民族的特点,遵循文化规律,借助现代传媒及高科技手段,鼓励、支持一切合法的、健康的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身边的文化传播渠道非常普遍,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电视、广播等多种传播渠道对本地区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基于传承。总之,文化创新实际上就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觉醒和扬弃,是文化与实践、文化与现实结合的最佳方式。

表6 问卷中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创新情况的调查

3.自我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核心

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具体时间、具体国家或具体集团会由惯用的文化变为一种新的主导文化模式的转变。文化转型有利于增强一个民族生命力,有利于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实现民族文化转型的根本前提是民族文化现代化。在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适应现代化而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动,是在不遗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使其自身的文化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大环境,这对昌吉州的文化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机遇。

自主能力则是各民族在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自我的丰富和发展,在内容上更加充实,不断进行变革,从而满足自我的需要。因此,为加强各民族文化转型的能力,各民族坚持以现代化为引领,不断解放思想,变化、变革、创新,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改革本民族传统文化中一切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念,积极汲取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得各民族的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充实,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让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成为支撑各民族文化转型的精神支柱。

(三)昌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1.昌吉州各少数民族在文化现代化标准判定上还无法达成一致

亨廷顿曾说过:冲突是差异的产物,特别是穆斯林的伊斯兰教观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超越并结合了宗教和政治,然而,冲突也产生于它们的相似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可以使人们相互接触、了解,但不能使他们达成一致的协议。在历史上,冲突往往使各国各族人民更深的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不同,这令他们彼此害怕,因此,冲突的产生不可避免,国家间的贸易不仅带来了好处,而且也造成了冲突。[5]冲突无处不在,多民族聚居的文化除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和融合,满足不同民族精神需求之外,还存在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竞争,形成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各种障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民族文化日益表现出封闭性和自足性。但是冲突和竞争并不代表着落后和保守,也不代表着封闭和滞后。

民族现代化的认知标准就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与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种理念是人们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最基本的改变。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持,各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持,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具有包容性、开拓性、创新性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存在着普遍不发达的问题,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由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不一样,因此对现代文化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对现代化标准认知也不一样。

表7 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理解认为错误选项的数据统计

在问卷调查中(见表7),当被问到“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理解,您认为错误的一项是什么”,共有三个选项,25.4%的人选择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13%的人选择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1.6%选择了“只要符合民族教义就好,无所谓对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于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好多人不是很理解。

2.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优势认知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就在于这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首要标志,一个民族若是丧失了其文化,其实也就等于丧失了自我,因此要切实保护和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且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的前提是客观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对自身的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对比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进步。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到“您对本民族文化的哪些方面不了解”时(见表8),“民族精神”、“价值观”、“历史”等这些选项的选择率较高,这些选项侧面反映了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例如,传承队伍断层,民族文化普及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文化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及时发现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各民族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及其长处。

表8 对本民族文化的哪些方面不了解的数据统计

表9 问卷中对被测对象民族文化认同的调查

3.在主流文化认同方面依然出现冲突

文化认同则是价值观的认同。文化价值观认同是连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纽带和桥梁,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以中华文化认同推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彼此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由于不同民族间的价值观不同,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对主流文化接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主流文化与各民族价值观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例如,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不适应主流文化的发展,封闭、落后、保守的价值观阻碍本民族的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等。并且得不到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接受和认同,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存在多种问题,处理不好则会影响各民族的进步及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调查问卷中,当被问到“您是否认为本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时,见表9),93.10%的人选择了“是”,但是近7%的人选择模糊,并不是真正了解文化认同。从数据中可知,有不少人缺乏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的认识。存在过度差异就是错的,对于这类思想的存在我们必须及时加以制止,他们也并不了解主流文化的意义。为此,我们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意识,从思想层面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从思想根源上杜绝此类思想观念的出现,我们要始终坚信各民族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三、昌吉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对策

(一)各少数民族加强自身文化现代化建设

1.规范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标准判定

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当前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评判标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还需要融入更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更多的与现代化接轨,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现代化,并且积极投入到现代化建设当中去。少数民族文化要发展,必须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因此,要加快昌吉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区域的文化现代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少数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例如:经常组织各社区的群众进行文化表演活动;组织社区群众经常去拜访不同民族家庭,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组织群众多去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同时,昌吉州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科学文化产业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运作建设,打造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

2.加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紧迫感

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角逐的重要因素、愈来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愈来愈成为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昌吉州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优势认识不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现萎缩现象,文化继承队伍人才紧缺,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冲突以及本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等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面临如何取舍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在发展昌吉州各少数民族文化时,首先要始终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先导作用,把先进的文化理念传播到各民族群众中去,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让少数民族文化更有生命力;其次是加大对主流文化的宣传力度,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再次是要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最后,在教育当中,让学生们多了解本地区的文化知识,多组织文化活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二)加大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管理力度

1.促进民族文化整合再发展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错综复杂的文化格局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干扰,客观上要求进行文化整合,要将各种文化因素有机结合,突出消化吸收,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使文化结构不断重组、优化,我们应以一种理性的方式看待和应对文化的整合问题,在整合中发展民族文化。在昌吉州回族聚居者众多,其次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不同民族文化在传承问题上经常会出现分歧和摩擦,因此不同民族文化在发展时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相互之间借鉴和交流。

2.制定有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少数民族文化要发展,政策是保障,制度是依据,完善制度,堵漏防疏,加大监管力度,才能维护和完善文化市场。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要发展,必须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文化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本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使当地文化产业迈入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投入的相关扶持政策。例如,近些年昌吉州党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发展小组,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昌吉州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昌吉州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具体事项》等一系列政策,为昌吉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文化事业方面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要与市场经济相衔接;在文化产业方面关键是培育大批骨干文化企业,没有文化企业就没有文化产业。昌吉要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与进一步发展的机制,必须通盘考虑,加强沟通,开展合作,综合实施,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和谐发展。例如,建立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机制,举办各种以促进文化发展为主题的论坛,积极引进各种文化发展企业,举办集文化、展览、节庆、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展览,以节日促旅游,以旅游促经济,以人文促发展,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活动,其目标是增强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及发展。

3.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作用。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因此,昌吉州必须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挪用或推迟发放教育投资,保证教育投资及时到位,使贫困家庭的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其次,改善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增加教学设施的投资,定期派教师到条件较好的地区去进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再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政府在选拔人才时要坚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人士,能够站稳立场、掌握政策、随机应变,对外善沟通,对内善协调,切实为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不断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推动公办民办教育事业更好地服务昌吉州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行为的关注

1.社会积极营造促进昌吉州文化现代化氛围

文化现代化对于促进昌吉州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少数民族都有义务为本地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只有让各民族都享受到文化氛围带来的益处,才能共同推进全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昌吉州要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例如,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参观民族文化馆,组织民族文化进社区,鼓励民族文化下乡等活动。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更好的融合。

2.社会参与文化现代化机构建设

文化现代化机构建设对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渠道。昌吉州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热爱少数民族文化人士投入到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队伍当中,汇聚各方力量为昌吉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吸引人民群众对文化现代化机构做出积极贡献,号召当地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来,为文化现代化机构建设投入最大的社会参与力量,最终为实现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

3.社会促进昌吉州文化现代化交流与合作

人们在长久的互相学习、互相信任过程当中,自然生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能够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相互交往和交流。无论是在哪个时期,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不足。为此,昌吉州在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同时,应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增进民族感情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将现代化的理念融入到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之中,使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最终促进本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

4.社会工作组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以保护

对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在深入调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同时必须科学分析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建立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专门工作机构以及社会民间组织等组合机构。例如,昌吉州在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它能推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切民族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文化从群众中来就要到群众中去,民族工作部门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编写出供广大人民群众阅读的民族知识读物,经常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文艺汇演、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民族知识大赛等活动,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也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也变得空前活跃,尽管存在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冲击的因素,个别少数民族文化有丢失文化核心要素或逐渐消失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会消失殆尽,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在于如何实现向文化现代化的转型。

从文化研究领域可以看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突破口在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需要革新,需要向现代化转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达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转型的任务所在。新疆民族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本身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从历史的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要推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有一种国家的紧迫感,也要看到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我们提倡和谐的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发展前景一定会呈现出各民族文化和谐繁荣的共同友好局面,一定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

[1]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19.

[2]宋惠昌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11.

[3]冯向明.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及其社会认同[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1(4).

[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184-194.

[6]牛汝极,等,著.新疆文化的现代化转向[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

[7]海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昌吉回族文化[J].昌吉学院学报,2013,(3).

[8]李晟赟.共同社区文化: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的纽带[J].昌吉学院学报,2012,(2).

G127

:A

:1671-6469(2017)-03-0088-08

2017-03-13

王英喜女(1993-),女,青海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可让(1958-),男,汉,河南灵宝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昌吉州少数民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新疆昌吉州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模拟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校政企战略联盟背景下昌吉州外向型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的研究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
昌吉州主客观温度预报检验及业务应用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