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

2017-03-28 05:46:29蓝宁宁
成功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教育

蓝宁宁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222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

蓝宁宁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222

随着国家将“互联网+”列为国家战略,与互联网的相结合的创新教学管理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诉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创新理念给予了高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亦是趋势使然。本文主要从教育部文件主导下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六个方面出发,联动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并结合“互联网+”的基本特征,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创新的可行路径。

互联网+;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一、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一)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概述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以顺利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预定目标。根据教育部教高[1998]33号文件规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共分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六个方面。

综合而言,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即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学管理过程是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边相互交流的过程,三方间的良性交往及友好合作是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关键。

(二)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互联网+”已飞速蔓延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就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而言,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主。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时代发展的新需求,现存的教学管理思想、方式、方法等与社会所需要场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以及管理干部的素质等问题相对越来越多。综合来看,目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制度及管理手段的僵化

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定的制定过于僵化,管理的工具性大于人本性。

从院系管理的自主权上来说,例如,教学计划的制定实际上往往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作出统一规定,院系的自主空间极小,不可避免的出现较为僵化的、死板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的情况;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目前高校依然是以自上而下安排的教学活动为主,具有单向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且管理手段较为单一,以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为主,借助新媒介、新事物的管理模式仍未普及。

2.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观念的落后

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应当与一般的行政管理队伍区分开来。高校的教学管理是以培养优质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是以管理与服务的理念相结合的管理者。此外,教学管理应当是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方积极参与进行的,但就目前普遍观念来说,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仍普遍仅以管理者单方面进行。

综上所述,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的平均水平仍需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观念亦仍需转变。

二、“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路径

“互联网+”的宗旨就是资源共享。“互联网+”下的时代发展要求高校应当适应发展趋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创新路径。

(一)全面线上化教学管理流程

依据“互联网+”宗旨,全面线上化的教学管理流程应当从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的入手。建立本校专门独立的教学管理线上系统,统一管理教学计划、教学质量评估、科学研究、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实现全面的校园资源共享,以辅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师生科研水平。

具体来说,从实践教学大纲的录入、审批,到实验耗材的申请与使用、考勤管理、安全教育及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评教、作品分享等来看,这一系列的流程要实现数字化管理,都需要在综合服务平台中实现。重要流程采用电子流跟踪,重要环节采用微信的方式实时推送给相关人员,这样能提高办事效率。完善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多样化的消息推送服务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多样化消息推送可以提高高校内各人员间的交互能力,发挥“互联网+”资源互通的特点。将门户网站、校园邮箱系统和微信平台、微博等消息推送方式统合为一,同步推送高校各项信息。并且,更可以结合自身高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创新独有的消息推送形式,进一步提升高校内资源共享能力。

(二)丰富教学运行模式

国务院为在教育系统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2015年7月,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网络化教育平台必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化的进展,促进高校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

在这样的顶层设计指引下,高校要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条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如丰富课堂形式,在互联网+时代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课程联盟等新型的课堂模式愈发地被接受并采用。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及特点,借鉴已有的创新课堂形式,开发并创设更适合本高校的教学形式。同时,建立网络平台,优化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线上学习的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从“教”入手,也要从“学”入手。从各方面积极将“互联网+”因素介入到传统教学运行模式中,不仅提升学生积极性,亦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三)以大数据处理为背景的决策支持

综合教育教学服务平台支持数据字段的查询,并支持动态查询与输出,输出方式主要是报表。智慧报表完成组织和筛选,对系统数据进行挖掘处理,为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提供管理类统计报表和决策支持。平台按照教育部《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国家相关数据标准及《三峡大学管理信息标准与规范》设计。系统基于动态数据而进行设计,具备数据自定义能力,具有开放性,能够与现有教务系统无缝连接,实现与其他关联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在数据表结构的建设过程中,应在每张数据表上都增加删除标志字段,业务执行删除操作只改变删除标志,不对数据进行物理删除,这样能够保证数据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平台首先可提供整个教学运行状况的数据分析图表,如排课数、选课数、教师上课数、教室使用数、仪器设备使用数、教学预警等的统一图表,按天、周、月、季度、学期、学年等进行统计。其次按照各行政人员所分管业务的不同,可分业务或分项查看各类统计图表,为领导或行政人员的决策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为广大师生、管理人员及实验室服务,提升了整个高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能让广大师生随时、随地、随需地享受网络化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等个性化服务;能让广大管理人员在网络化协同办公环境中处理实践教学业务,实现了实践教学数据的共享化、业务的协同化、过程的可视化、决策的科学化;能实现实验室、实验中心、素质教育中心等业务职能处理的数字化,使数据透明、真实、可靠。

[1]周振堂.关于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5 (4):176.

[2]杨辉,向华政,倪正顺.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1):88-90.

[3]刘哲.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6):95-96.

[4]柒江艺.新媒体、开放式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0):206-209.

[5]艾伟.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实践教学消息推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55-56.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4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4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