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要务是抓住关键
——情状迅疾改观之浅见

2017-03-28 05:46:29刘振法
成功 2017年4期
关键词:沙丁鱼鲶鱼教职员工

刘振法

邳州市向阳小学江苏徐州221300

管理的要务是抓住关键
——情状迅疾改观之浅见

刘振法

邳州市向阳小学江苏徐州221300

自上世纪70年代建校以来,一直隶属城区驻地镇一村居的村级小学,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现设有一至六年级10多个教学班,七八百名学生,教职工50来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的近年该校学区内适龄儿童数量的剧增,以及其他主客观条件的凸显,2013年初,市里决定将学校纳入教育局直接管理,朝着“扩容、改造、提升”后,10轨制60个班的办学规模打造,决心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造就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尽快办好此所肩负“使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的小学。

管理;抓关键;局面

现象纪实1

一所不足千名学生的小学,副校长三四个。校长深思熟虑后给分了工,分别负责后勤、教学、德育和安全,他本人负责全面。同时明确提出:分工不分家,有事一起上。校长平时确实能全盘考虑,哪位副校长忙不转了就主动伸手甚至代劳,遇到哪位老师了也是如此。后来,他更多地将其帮助的重心移迁至人员分工较多的后勤上,有时干脆把工作安排甚或代为处理了。这样,四五个后勤人员乐得没事做,德育、安全和教学忙乱得一锅粥。校长对很多分工有主的事主动伸手,而且事必躬亲,虽然常常说自己很累,但不能不说其尽职尽责吧;再者,他本人是学校的“老人”_____自毕业就在此校任教,20年来又是由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一路做到校长的,不能不说对工作环境不熟知,也不能说不具精通的业务能力吧。可学校工作一年两年就是没有明显改观:依然繁乱,依然没有优秀的教学质量,依然没有特色。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故事

有个富翁得了重病,已经无药可救,而惟一的独生子此刻又远在异乡。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但又害怕贪婪的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以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富翁儿子看完了遗嘱,想了一想,就对仆人说:“我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这聪明的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

思考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不正是故事要讲的吗?把握准事情的关键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理事情的关键在于破解病因源头。作为一校之长,面对繁乱而又没有明显改观的局面,应冷静分析现状,准确把脉。如若盲目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处理事情不分轻重缓急,只会越帮越忙,越忙越乱。从某种程度上讲,把握事物的关键因素,是一把手校长掌控全盘的应具之功(或曰应然素质)和制胜法宝。在从事任何事情之前,先想一想事情的原委,就可以更加的清醒清晰不混沌。

做法

无独有偶,城区驻地镇原也有一所规模、情状类似,也被局直属了的小学。该校的做法是,一抓关键__教学。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是关键。教学抓得如何直接决定了能否造就优秀的教学质量。教学是纲,举一纲万目张。校长抓准抓好教学这一关键、首要工作,由此带动其他工作开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再配以完备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做考量,何愁造就不了优秀的教学质量?相信副职,管而有节不越位,这是该校校长做到的第二点。彼此的信任可以产生无穷的动力,上下级关系也概莫能外。负责全面的校长应是到位不越位,直接代办或“热心”副职分管工作过多,作为副校长会怎么想怎么做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副校长谁还愿独当一面,尽力而为!恐怕校长想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关键抓大事,不再事必躬亲都难。这样下去,校长能不累?需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领导班子同心戮力划动的学校教育大船如何动得了?又何谈轻快!

现象纪实2

教干队伍凝聚力、责任心不强,指挥力下降,基本处于校长推一把动一下,甚至不愿动或者说不会动的状态;目标不明确,完成任务缺乏内驱力,缺少积极主动、热情高涨的工作干劲,本职工作完成不了,有的完成了属应付差事不符要求。教师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安于习惯了的过往,没有目标、方向和干劲,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浑混终日,普遍感觉无所谓,职业倦怠感表现明显。

故事

挪威人捕捞沙丁鱼,运回码头时常有一些由于仓内水体缺氧憋闷而死。后来,一位精明的船长把鲶鱼放入渔槽。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鲶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四处游动,激发了活力,空气也流通了。结果沙丁鱼被活蹦乱跳地运回了渔港,卖得了高价钱。

思考

这个有名的鲶鱼效应故事蕴含的道理很简单,人人都有习惯于惯性、经验中做事的惰性,适当的外因的进入,能促使人迸发活力与激情,有时树立起了追赶的目标,甚至促发了竞争,故有的情状也因之会发生明显的改观。“鲶鱼效应”对于校长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面对教职员工(包括教干)当天和尚撞天钟,有的甚至连钟都懒得撞的普遍不思进取的局面,校长当下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去激活这一潭死水。

对策

第一,引入“鲶鱼”,激荡死水成活水。校长向上申请或者利用政策从外校调进一些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业务精通,踏实肯干的中青年生力军,在教职员工这个“沙丁鱼群体”中放入他们。这些“鲶鱼”的介入,必将有效地扭转滞顿、懒散的态势,使原有人员预感到一种危机,似有触电之感,也势必会促进学校管理步入深层,面貌为之一新,情态有所改变。第二,互换“沙丁鱼”,使之成为“鲶鱼”。“鲶鱼”“沙丁鱼”相对而存在,甲校的“沙丁鱼”在乙校或丙校则是“鲶鱼”。由于现有人事制度和较为稳定的人员结构,极易形成“管理疲劳”,“沙丁鱼”会出现疲软现象,热情和内驱力减弱,潜能蛰伏,程度不同地抑制了学校工作。几所年前直属的小学或原为局直属小学之间,互调部分“沙丁鱼”(教职员工),使之因“分离效应”的影响力和在崭新环境下成了“鲶鱼”的强大内驱力,去搅动平静死寂的潭水。这样做,也一定不失为一付整饬散漫,激励后进的灵丹妙方。第三,发展眼光看待“沙丁鱼”,设法改变他们。“沙丁鱼”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味地否定他们,低估其主观能动作用,孤立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对待他们,都会使其陷入休钝境地,精神萎靡,失其本心。在以上两个方法确实无法有效落实的情况下,作为校长的,要迅速改变现状,也只好眼睛向内,向现有的“沙丁鱼群体”内部挖潜。也许校长面对“沙丁鱼群体”一时无计可施,但困难多不过办法,相信校长是聪明智慧、善于创新的。

一所学校办学几十年,既无特色又造就不了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当下要尽快打开新局面,对称发展新要求,实现难得机遇期的亮丽变身,作为局直属了的学校校长,不妨一抓关键部分______教学,二在“沙丁鱼群体”中引入竞争机制(放入鲶鱼)。抓准关键,才能一变百变。管理中“放进鲶鱼”,工作才能产生新机制,焕发新动力,实现新目标。

猜你喜欢
沙丁鱼鲶鱼教职员工
教育部:加强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
科教新报(2023年17期)2023-08-12 09:28:10
沙丁鱼
学校如何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以美国教职员工入职审查制度为例
最后一条沙丁鱼
轻视的代价
从燕麦片到沙丁鱼,这7种食物能让你更健康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0
高校退休教职员工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今日财富(2018年31期)2018-05-14 12:12:15
敬重教职员工是实现“中国梦”的社会需求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30:59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太空探索(2014年7期)2014-07-12 15: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