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不适的效果分析

2017-03-28 10:54:36宋学香晏晓莉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个性化实验组

宋学香,李 波,姚 辉,晏晓莉

·临床护理·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不适的效果分析

宋学香1,李 波2,姚 辉1,晏晓莉1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实验对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术后患者不适的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2014年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62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同病种并行PCI术后治疗的62例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采用舒适状况量表和自制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等方面问题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实施个性化护理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舒适状态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适状态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实验不仅可以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改善PCI术后患者的不适,而且还能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非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个性化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其微创、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疗程短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1]。它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手术也会给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及一些不适现象。及时采用适当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对患者疾病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简单的常规护理通常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不适,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降低PCI术后患者非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选取6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个性化护理实验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64.10±4.10)岁。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在心血管内科同病种行PCI术治疗的62例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实验作为实验组,男38例,女24例;年龄60~83岁,平均(65.30±5.30)岁。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首次行PCI且手术成功者;②患者意识清楚,无严重躯体性疾病及并发症;③有固定联络方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药物依赖史;②有精神疾病;③不能自行完成问卷填写,行PCI术后再次入院的患者。2组患者在信仰、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原则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对术前备皮进行指导,说明术中与术后需要配合的方面;术毕回病房需要心电监护6 h 和卧床休息,抽血检测患者自动凝血时间[2];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责任护士可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文化层次不同,耐心向患者详细讲解PCI 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的配合,使患者熟悉PCI 治疗的详细过程及其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3]。同时,发放有关疾病康复宣传的小卡片,来强化患者术后的保健知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做好穿刺部位护理,术后应嘱患者少食多餐,宜食清淡、低脂富含维生素和含钾高的食物,避免过饱。同时要告知患者必须“完全”戒烟,避免被动吸烟[4]。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依据病情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锻炼时以最大心率=170-年龄或以舒适的感觉为度[5]。给患者以现身说法讲解正确使用药物,合适的生活方式对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以及预防各种术后不适的好处,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1.3 评价标准

1.3.1 应用简化舒适状态量表:测定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及人文4方面的舒适度,并对评估效果进行打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舒适度越高。高度舒适:评分>90分;中度舒适:评分在60~90分;低度舒适:评分<60分[6]。

1.3.2 PCI术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术后患者不适的表现,主要收集有无尿潴留、穿刺点有无肿胀、渗血等。

1.3.3 采用自制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当场发放、填写、回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舒适状态评分的比较: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舒适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适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舒适状态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2组患者舒适状态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n高度舒适中度舒适低度舒适实验组6295.40±1.1784.60±1.3457.80±1.22对照组6288.70±1.4471.90±2.1248.00±0.82t值8.4616.5021.00P值<0.05<0.05<0.05

2.2 2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术后发生不适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PCI术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n(%)]

2.3 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后56例患者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对照组42例患者满意,12例比较满意,8例不满意,2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PCI 是通过心导管技术疏导窄小或者是阻塞的冠状动脉管腔,进而改良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种方式[7],它以创伤小、见效快、疗效显著在临床广泛被应用。由于PCI术后也会使患者身心产生相应的不适感觉,常规护理虽然简单容易实施,但却忽视了每个个体对心理和躯体具有不一样的反应,造成了很多患者出现术后的不适症状[8]。 因此,如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实验,减少非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将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预后。

本次研究,通过对实验组的6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实验,这种护理方法最大特点是能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并对患者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防止了各种不适状况的发生,有效提高了PCI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以及遵医行为。通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穿刺点肿胀、渗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通过个性化护理实验,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不适,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史利锋,林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2):1449-1453.

[2] 浦菊芬,赵丽花,沈菊,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4):1054-1056.

[3] 冯建霞.个性化护理实验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45-46.

[4] 梁首勤,李牧蔚,田焕,等.吸烟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系统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8):1088.

[5] 任遥娟.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特征和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6):399-400.

[6] 巴宁,郭薇,荆松宾.个性化护理实验对降低PCI治疗后不适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172.

[7] 宋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34-235.

[8] 祖占霞.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适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38-239.

10.13621/j.1001-5949.2017.02.0191

宁夏卫生厅重点科研计划课题(2013033)

1.宁夏人民医院护理部,宁夏 银川 750002 2.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姚辉,Email:yaohuihui013@163.com

R587.1

B

2016-09-21 [责任编辑]马兴忠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个性化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