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1988-201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2017-03-28 10:54:35耿敬东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起数氯气硫化氢

李 玮,耿敬东

·经验交流·

宁夏地区1988-201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李 玮1,耿敬东2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1988-201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征,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宁夏地区1988-2015年职业病报表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对发生原因、年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15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36起,中毒患者712例,中毒死亡63例(中毒死亡率8.85%);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在前五位的为氯气(531例)、硫化氢(116例)、二氧化碳(24例)、一氧化碳(19例)、氨气(10例),引起中毒死亡最高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硫化氢(42例)。结论 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及职业安全知识,忽视个人防护,盲目施救和违章操作所致。

急性职业中毒;氯气;硫化氢;职业中毒预防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劳动力的快速流动,形成了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劳动力组成的现状。尤其是我区工矿企业较多,而且企业对《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知识、职业卫生知识等宣传培训不到位,劳动者没有相应的职业安全意识和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因此,生产场所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职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1],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现就我区1988-2015年发生的36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以引起各有关部门及用人单位的重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宁夏地区各地、市、县、区的1988-2015年的职业病报表和急性职业中毒现场调查资料及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急性职业病报告资料。

1.2 方法:从宁夏疾控中心查阅我区1988-2015年职业病网络报告系统的职业病报表、急性职业中毒现场调查资料和职业病报告卡,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1.3 评价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预防医学类专业用书中各论,硫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卫生学、临床症状、检验等标准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急性职业中毒的基本情况:宁夏地区1988-2015年有34家企业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6起(其中2家企业发生过2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1988-2015年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1988-2015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36起,中毒患者712例。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以2006和2011年发生起数最多,分别为4起、4起;中毒人数以1992年最多为231例。1988-2015年28年中有8年(1991、1993、1998、1999、2000、2001、2002、2008年)未发生中毒事故,其余各年度均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2.2 不同毒物急性职业中毒及中毒死亡情况:见表2。

结果显示,1988-2015年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起数占首位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硫化氢中毒16起(占中毒起数的44.44%),其余有毒有害物质中毒起数依次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气、甲烷及其他有毒物质。1988-2015年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人数前五位的为氯气 531例(占74.58%),其余中毒人数依次是硫化氢(116例)、二氧化碳(24例)、一氧化碳(19例)、氨气(10例)。1988-2015年急性职业中毒死亡63例,中毒死亡率为8.85%,其中引起中毒死亡人数最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硫化氢42例(占中毒死亡人数的66.67%),其余中毒死亡人数依次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甲烷、氯气。

表2 1988-2015年不同毒物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2.3 不同用工形式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见表3。

表3 1988-2015年不同用工形式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1988-2015年发生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是农民工23起(占中毒起数的63.89%),中毒死亡例数最多的也是农民工50例(占中毒死亡人数的79.37%)。

2.4 不同时期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见表4。

表4 1988-2015年不同时期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1988-2001年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2起(占中毒起数的33.33%),中毒患者284例(占中毒例数的39.89%),死亡2例(占中毒死亡人数的3.17%)。2002-2015年(共14年)中,发生急性职业中毒24起(占中毒起数的66.67%),中毒例数428例(占中毒例数的60.11%),死亡61例(占中毒死亡人数的96.83%)。

2.5 不同季节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36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有16起发生在夏季,占44.44%;其他季节依次为:秋季8起,占22.22%;冬季7起,占19.44%;春季5起,占13.89%。

2.6 不同地区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见表5。

表5 1988-2015年不同地区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1988-2015年我区境内五个地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起数占首位的是银川地区18起(占总起数的50%);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例数占首位的是吴忠地区254例(占总例数的35.67%);中毒死亡例数占首位的是银川地区31例(占中毒死亡例数的49.21%)。

2.7 不同行业急性职业中毒发生情况:36起急性职业中毒,化工行业发生9起,冶金7起,市政工程7起,造纸行业6起,分别占中毒起数的25.00%、19.44%、19.44%、16.67%,其他行业(包括建材、煤炭等)8起。

3 讨论

近年来全国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情况,据雯雪松[2]等的研究报道,就2010年全国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01起,中毒人数117例,死亡28例,中毒死亡率4.54%。

本资料中,1988-2015年我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36起,中毒人数712例,死亡63例。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例数最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为氯气531例(占中毒例数的74.58%),氯气中毒主要是氯气泄漏所致,氯气属刺激性气体,泄漏的氯气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波及面较广,因此中毒的人数较多。

全国急性职业中毒以硫化氢为主[3]。本资料显示,引起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硫化氢16起(占中毒起数的44.44%);中毒死亡人数也以硫化氢居首位,死亡42例(占中毒死亡的66.67%)。由此可见,我区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起数和中毒死亡例数均以硫化氢居首,硫化氢中毒主要是因为工人对有机原料储存池、废渣池、输水、下水管道进行清理和维修时发生急性中毒。因池内或管道内有机物长期发酵,工人在工作时搅动废水废渣,而产生大量的硫化氢,造成工人短时间接触大量窒息性气体硫化氢,引起急性中毒。这和过去的一些报道[4-5]相一致。所以尤其要加强对有硫化氢作业场所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将中毒事故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本结果显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起数最多的是农民工(23起,占中毒起数的63.89%),并且大部分中毒死亡者也为农民工,这主要是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宣传教育不够。中、小企业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差,职业防护措施缺乏,加之农民工本身文化水平较低,职业卫生知识缺乏,当发生急性中毒后,没有弄清中毒原因,在没有采取相应的自救和救援措施的情况下就盲目施救,因此造成更多人中毒死亡。

本资料中1988-2001年(前14年)中,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起数、中毒例数及中毒死亡例数都远远低于2002-2015年(后14年),这并不能说明前14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少。而是因为2002年5月1日国家正式颁布实施了《职业防治法》,并相继出台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此期间新闻媒体做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卫生及安检部门对用人单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培训,使广大作业工人提高了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同时,用人单位严格了职业中毒的报告制度,一经发生、发现急性职业中毒,做到立即上报。所以,本资料后14年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起数、中毒例数及中毒死亡例数都远远高于前14年。

本资料中44.44%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在夏季,这与秦景香[6]等研究报道的急性职业中毒的季节分布一致。夏季温度较高,有易于毒物的挥发。所以挥发性较高的毒物的作业场所,在夏季更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做好作业环境的机械防护和个人防护。我区急性职业中毒五个地区发生起数占首位的是银川地区18起(占50.00%),中毒死亡例数占首位的也是银川地区31例(占49.21%),这可能因为银川地区工矿企业较多,所以发生中毒的机会也相对较多。本资料显示,化工行业发生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9起,占总起数的25.00%,并且冶金、市政工程、造纸行业也是急性中毒的高发行业,这和过去的一些报道[7-8]相一致。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①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及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各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劳动者上岗前必须进行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各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杜绝泄漏,减少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②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和救治[9],并在存在和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示和自动报警装置,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方针。③用人单位应加强急性职业中毒报告制度,国家有关规定,一旦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同时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以便于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死亡,降低损失。

[1] 张敏,李涛,张云林.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隐患特点和控制对策[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3,29(4):203-205.

[2] 雯雪松,尹逾,金莲梅,等.2004-2010全国急性职业中毒分析[J].疾病监测,2010,15(6):46-48.

[3] 张敏,李涛,王焕强.1989-2003年全国窒息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的特征[J].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2006,24(12):712-715.

[4] 李鸿成,王冠梅,姬绪莉,等.宁夏地区2006-2010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0):1033-1038.

[5] 张敏,李涛,王焕强,等.1989-2003年全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征[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12):707-711.

[6] 秦景香,周敏,刘武忠,等.宝山区1999-200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情况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3):123-124.

[7] 康吉仓,焦兴隆,李伟,等.宁夏3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209-210.

[8] 陆春花,单利玲,杨泽云,等.南通市2005-2012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3,31(6):308-309.

[9] 杨维中,祖荣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39(6):427-429.

10.13621/j.1001-5949.2017.02.0183

1.宁夏吴忠市卫生监督所,宁夏 吴忠 751100 2.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4

R595

B

2016-07-27 [责任编辑]马兴忠

猜你喜欢
起数氯气硫化氢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2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86%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绿叶(2022年4期)2022-11-26 04:20:43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石油沥青(2021年5期)2021-12-02 03:21:12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1期)2021-04-13 02:05:54
去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5.5%
化工时刊(2021年1期)2021-01-07 18:13:31
氯气的制备实验探究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中国盐业(2018年12期)2018-09-21 07:14:08
硫化氢脱除镍钻溶液中锌杂质研究
低浓度氯气综合利用的探讨
中国氯碱(2014年11期)2014-02-28 01:05:04
优化氯处理工艺,提高氯气质量
中国氯碱(2014年8期)2014-02-28 01: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