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蕴县牧民定居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3-28 08:11许承云沙旦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发展措施牧民问题

许承云 沙旦提

摘要 介绍了富蕴县牧民定居发展现状及定居后续产业发展措施,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牧民;定居;后续产业;发展措施;问题;对策;新疆富蕴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69-01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决策,也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中的重要一节。实现牧民“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看似简单而实际是非常复杂的一项民生体系工程。定居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稳住、能发展、没有后顾之忧。笔者在对阿勒泰市富蕴县的调研中发现不少亮点,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针对加强和改进牧民定居以及后续产业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今后牧民定居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富蕴县牧民定居发展现状

富蕴县位于阿勒泰地区中东部,边境线长约193 km,县境南北长约413 km,东西宽180 km,全县人口11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农牧业人口1.41万户6.47万人,牧业村19个。全县天然草场面积481.78万hm2,农牧民人均收入当中畜牧业的收入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富蕴县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开展牧民定居,以定居新村建设为载体,并打破乡(镇)行政界限,大力推进以“三通、四有、五配套”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牧民集中定居点。陆续开发、建设、回收人工草料地逾5 333.33 hm2,户均定居户分配草料地3.33 hm2。而随着定居工程的开展建设,富蕴县乌伦古河流域草料地开发已经饱合,同时受额尔齐斯河牧区水利工程建设制约,只能向额尔齐斯河流域戈壁拓展。全县建成牧民定居村15个,截至目前为止实现牧民定居约为3 820户,约占牧户总数的60.7%[1-2]。

2 后续产业发展措施

2.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定居牧民素质

尤其对各乡(镇)青年牧民进行双语强化培训和现代种养技能培训,鼓励回定居点创业,促进定居点非游牧性养殖增收。将定居点的富余劳动力纳入县技能培训范围,通过鼓励牧民自主创业及引资建厂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促进牧民持续增收[3-4]。

2.2 利用政策扶持资金项目,鼓励牧民成立各类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通过农信社与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融资,促进定居点牲畜育肥、种羊生产、奶牛养殖、特色禽类养殖等后续产业发展。加快定居游牧民产业化调整步伐,发展多种经营,使牧民彻底实现定居增收。

2.3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发展条件

完善定居点供排水、舍饲配套等基础设施,加大农村防病改水、养殖场改造等项目整合,全面完善定居点养殖基础设施,为其后续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2.4 强化水利建设,发展后续产业

利用国家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契机,强化牧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定居点牧草种植业、舍饲圈养业等后续产业。认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转变牧业生产方式。

3 存在的问题

3.1 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存在定居不定畜现象

定居牧民虽有地、有房、有畜,但也有部分定居效果不是很好,主要表现为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定居、不定畜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已经定居的牧民自身条件较弱。而且从事牧业生产的主体人群绝大部分仍然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员,由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素养欠缺,传统观念陈旧。尤其是夏秋季节,山区气候宜人,游牧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牧民普遍还是习惯于传统游牧生活。

3.2 后续产业发展受限,定居牧民技能不足

定居后续产业发展受限较大,定居牧民种植技术缺乏,分配的草料地种植效果不佳,土地产出较低。尤其是对畜牧业、农业新型产业发展方向缺少办法。富余劳动力转移受“双语”和劳动力技能限制,也无法形成良性的增收渠道。

3.3 定居牧民发展后续产业筹资困难

调研中发现不少新定居或者已经定居的牧民交完自筹资金后,本身没有多少积蓄,加上定居房建设贷款还贷,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少有其他经济来源。不少定居人群只是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不少牧民利用银行贷款来应对目前生产生活现状,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人祸就会造成严重影响,更不用说有多余的资金去关注和发展后续产业。

3.4 定居牧民发展后续产业积极性不高

已定居的牧民有许多人根本不愿去种植饲草料,也没有去学习种植技术的内在动力,相当一部分定居牧民将土地承包给他人种植,自己仍去放牧,并且放牧人员中青壮年较多,老弱病妇孺则在定居点留守。定居点虽有畜圈,但由于缺乏饲草而大部分空闲,草食畜舍饲业发展艰难。

4 对策

4.1 落实优惠政策,多方鼓励支持

尽量将各种涉农项目整合到牧民定居点,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融资”的多元化建设策略,落实并加大优惠政策,积极吸引畜牧龙头企业与扶持点利益联合形成共赢机制,结合牧民定居实际,给予贷款贴息优惠导向,鼓励定居点牧民探索发展各类合作社。例如: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饲草料加工合作社以及市场销售等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要围绕产业,发展舍饲圈养,加强冬羔和早春羔生产、草料加工等,信贷上予以支持。调整产业结构,推广高产渗灌牧草种植技术,推广集中连片草料地由专业公司代理种植模式,解放劳动生产力,解脱牧民繁重的体重劳动。

4.2 转移部分富余劳动力

对定居点尤其是青壮年牧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包括汉语强化培训,制定牧民家庭个人档案,對部分富余劳动力因人而异进行种养殖、种植技术、矿业、机电、驾驶、刺绣等实用技能培训。积极争取“培训一人、上岗一人”,鼓励定居的牧民在就近的矿区就业,入县镇乡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收入来源,这样才能有力保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步伐。

4.3 加大县乡行政手段

对于牧民定居配套饲草料地用途给予正确导向,户均分配人工饲草料地3.33 hm2,要求每年最低60%必须种植牲畜饲草料,其余方可承包给他人种植经济作物,收取土地承包费增加收入。由牧民转变成为农民,并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逐步转变生产方式,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定居后的生活。

5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吴俊瑶.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民族研究,2012(2):23-33.

[2] 孔德帅,胡振通,焦金寿,等.不同类型牧区后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J].农村经济,2014(6):60-64.

[3] 赵宏利,陈修文,姜越,等.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态经济,2009(7):105-108.

[4] 刘会静,姜志德,王继军.黄土高原退耕区农业后续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层线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4(2):125-130.

猜你喜欢
发展措施牧民问题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商人买马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网络视频新闻的特性与发展措施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