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尚晓青
【摘 要】“影子培训”被认为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然而在现实培训中,出现了一些实践扭曲现象,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阻碍了教师的教学发展。文章在分析了“影子培训”的优势及其实践状况的基础上,探索优化“影子培训”的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影子培训;实践;理论;教学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田家炳教育基金会项目“数学化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和促进研究”(编号:SXTJB2016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114-03
“影子培训”最初起源于2009~2011年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师培训项目中。它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影子教师”跟随专家教师,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如影随形地观察专家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及主要工作,并深刻领悟专家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实践学习和理论领悟的目的。“影子培训”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富有情境性和生动性,深受广大教育者的欢迎。然而现实培训中的一些实践扭曲现象,却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阻碍了教师的教学发展。如何促进“影子培训”发挥其实效性和长效性功能就成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在深入剖析“影子培训”优势及其实践状况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影子培训”中的一些现象,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其与自身教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优化“影子培训”的途径。
一、“影子培训”的优势
“影子培训”逼真、生动,能够让影子教师身临教学现场,充分体验教学智慧,从各个层面都显示其对教师教育的有效性。从培训内容上来看,“影子培训”能给影子教师提供生动、真实且可操作的实践过程,这种过程与影子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具有相似性,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兴趣,有利于他们模仿。从培训方式来看,“影子培训”方式灵活、直观,能够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让影子教师和专家教师展开对话与互动 ;通过交流活动,给影子教师带来直接的思想冲击,激发他们欣赏他人的教学优点,思考自己的教学。从培训理念来考虑,“影子培训”是教师教育中榜样激励法的重要体现形式,专家教师给影子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榜样,通过课堂展示和课下交流给影子教师树立一个目标—— 一堂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设计;通过全程配合和倾心交流给影子教师提供一个标准—— 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如何成长。真实而又有感染力的榜样示范过程,让一些富有教学魅力的专家教师,成为影子教师崇拜甚至模仿的对象,从而有力激发影子教师的教学动力。通过对“影子培训”内容、形式、理念的分析,的确会发现:“影子培训”为教师教育建构了宏伟蓝图,能够为教师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那么,“影子培训”的现实状况如何?其优势是否得到充分的施展?
二、“影子培训”的实践状况
1. 它成为深受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
目前,在国培、省培等培训项目中,“影子培训”的基本做法是:培训者通过和中小学校(影子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选拔一部分优秀的专家教师,提供优秀的课堂设计案例,让影子教师如影随形地跟着听课、学习、反思。受训者的普遍反应是:听一线教师讲课,感受最深、收获最多!因此这种方式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效。由于受训者的喜爱,培训者也因此项目省时省力,从时间、人力和财力等方面加大了對“影子培训”的落实力度。由此,“影子培训”已成为一个重要且很受欢迎的教师培训方式。
2. 它的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从“影子培训”方法的落实深度来看,“影子培训”对教师发展的实效性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从理论上来讲,“影子培训”需要六种动作:“听、看、问、议、思、写”协同工作,才可见效。特别是“看、问、议”这三项活动,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看看教师工作状态、问问教学情况、议议教学过程及其生成等一系列活动的展开,能够让影子教师深刻认识一个人或理解一堂课。但现实的“影子培训”中,“听”的活动落实较好,“思”与“写”的活动虽有落实,但效果不佳。“思”与“写”的主要内容是让受训者撰写日志和听课感受,并且被作为检验影子教师参与度和培训效果的一种手段,由于其内容形式的单一、目标的功利化,致使“思”与“写”的效率大打折扣。至于“看、问、议”,对于影子教师来说,很少或没有机会进行。因此,“影子培训”实际就变成了听评课活动,缺乏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也难以体现这项培训在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方面的优势。
3. 它的实践潜存着教师教育的误区
一方面“影子培训”的优势和实效性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它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和推崇,两方对照,不免让人深思其原因。在培训中,教师普遍反映:我们来培训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这个课应该怎么上,而“影子培训”中一线教师就能给我们提供、能让我们学到。有很多教师认为,他们可以直接把听课中收集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然而,和“影子培训”方式形成对照,专题研讨课或理论讲座给受训者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他们认为:听一堂理论课会感到虚无缥缈。种种现象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方式的决策:一些教师培训中,培训者忽视理论课、重视实践课;忽视专家、重视一线教师。试想:这种简单的移植法是否有效?是否具有长效性?是不是理论就没有必要?“影子培训”能够代替理论学习吗?
三、“影子培训”的理性思考
“影子培训”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专家教师的课堂实践,引领受训者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方法,领悟教学思想;让受训者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而复制专家教师、忽视理论学习的做法,都严重扭曲了“影子培训”的初衷,影响了教师教育的目标,阻碍着教师教学发展。
1. 教学不可模仿,智慧不可学
移植和复制教学的做法在教学中不会保持长效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不可模仿、智慧不可学。从下文的案例(来自于实践调查)及研究中即可得知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老师对另一个中学特级教师非常青睐和崇拜,多次观摩这位特级教师的课堂后都很激动、受鼓舞。当他回到自己的课堂中,总是试图模仿、移植那位特级教师的方法和技巧,但多次移植试用效果都不能使自己满意,他也感到很纳闷——积极的学习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那些对教师具有感染力、能够启发心灵的教师称之为心灵导师,一味地模仿和复制心灵导师,容易使得自己迷失自我认同 。很多教师都试图模仿他们的导师或专家教师,但都因为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等差异性,以及自身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欠缺,而不能成功。教师教学发展依赖的是自身的实践智慧,之所以成为专家教师,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学智慧而成就的,而智慧是不可学的,就如信息社会的知识难以共享,是由于知识的几何级数增长、人们个性化等因素使得一些知识无法学或不用学。教学智慧生成于实践中,是教育者在教育理论理解和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复杂性和实践性。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场景、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个性特征教师的教学智慧展示形式都不尽相同。教学不可模仿,是由教学的复杂性决定的,教学涉及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环境、教师个人素质、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没有具有相同特质的两个教学班级。教学是自己的,简单的复制和移植教学法忽略了教学情境性、复杂性,容易使教学失去目标、教学者失去自我,从而使得教学失去活力,严重阻碍了教师教学发展。
“影子培训”是在一个间接的实践层面,给受训者提供了间接的实践经验,但对于这个经验是否对自己的教学有用、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成为自己教学智慧的滋生点,促进教学获得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待于教师自身对这些经验的融化和理解。因此,“影子培训”不在于提供好的教学模式,在于通过和专家教师的互动与交流,让受训者理解教学知识、理解教学智慧生成之道;在于通过专家教师唤醒教师内心的真谛,回想自己、认识自我。
2. 教学理论的学习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
“影子培训”不能够代替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对教学发展重要且必要,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师教学发展不可或缺,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教学理论的学习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必要条件,教学智慧虽产生于教学实践,但是没有理论的引导和积淀,教师难以形成深邃的观察力和觉察力,去洞察教学现象、形成教学智慧。
其次,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积累对于教师的持续发展同等重要,教师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理论学习研究,没有理论学习,教师就不可能有自主自觉而又有创造性的实践。虽然在一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一些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习惯以及教学思想,但是如果这些零碎的思想不及时用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和重新认知,那么他只能成为教材、教参、标准答案的传声筒。因此,没有理论知识储备的教师,可能只是一名教书匠,难以获得自我提升。
最后,教学理论学习推动教师融合理论与实践,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利于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审视教学实践、理解多变的教学场景,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能力,能及时把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内化,凝练成教育机制或理论,这个过程让教师体验到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离性,能够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使他们脱离教书匠而成就教育家;而且此过程中机制的产生和发展为新理论产生奠定了基础,促进教育中“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四、“影子培训”的实践途径
“影子培训”方式的确在激发教师教学动力、丰富教学手段方面给受训者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经验,但简单的几堂课及其经验不足以支撑教师的教学发展。考虑到教师教学发展的复杂性、内隐性等因素,优化“影子培训”要以课堂为抓手,让受训者深入挖掘隐藏在课堂背后的教学生成、教师成长资料,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实受训者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促进其教学发展。
首先,在培训内容的选取上,优质课和随堂课同等重要。两种课型都能够把许多难以言传的内隐性的教育智慧生动表达出,让听课者得到体验和感受。优质课是一个样板,是精雕细琢的课堂,它为受训者树立了一个目标、指引了一个方向,让受训者意识到课堂教学应该朝什么状态发展。所谓随堂课,就是没有经过事先打磨的课,由于教学智慧的生成往往是在随机的教学过程中处理随机问题而产生的,相对于优质课,这种课型展示的是一种真实的教学场景,切近听课者,教学问题暴露真实,教师的教学机制产生自然,这种情景对于受训者最有启发性。
其次,专家教师的选拔要多样、不可单一。多样是指专家教师来源要丰富、课型应该多样,为受训者展现教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让受训者看到不同类型的课、认识不同类型的有效教师,从而唤醒教师在丰富各異的案例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认同。
再次,深入了解课的来源和构成,认识授课人。“看”和“听”课仅能知晓教学结果,让教师获得直观感受。教学的内隐性掩盖了生成教学之努力过程,就如“学习”,要深刻理解这个结果就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学的学习应完整地理解课堂形成过程及生成途径、理解设计者的理念,通过深入了解一堂课,给予受训者以教学的智慧启迪。因此,“影子培训”的后期指导中,要鼓励影子教师多“问”、多“议”,要善于和授课人沟通这堂课设计的意图和主题思路,了解这堂课设计的背景;在与授课人的交流中,了解授课人的背景和成长经历,关注授课人在教学知识、教学能力方面的成长过程等,作为自身成长的借鉴。
最后,以“影子培训”为契机,引导受训者重视理论学习对教学发展的奠基作用。单纯的“影子培训”仅仅为受训者提供了一种实践场景,要把这些实践上升为实践智慧需要理论来引领。但是,不能把理论学习局限于专家讲座或简单的规训和接受过程,而应基于“我—你”式的对话情境中,进行共同建构,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和理论的内化。针对培训中理论重视度不够、而“影子培训”深受青睐的现状,应以 “影子培训”为契机,引导教师学习理论,获得教学发展。有针对性地把培训中的实践案例和专家的专题讲座充分结合起来,让教育专家、专家教师、受训者建立起学习共同体,以“思”为导向,以“议”为手段,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融汇于“影子”课堂中来分析和理解,寓理论于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之中,让影子教师体验理论的指导作用,感受实践中的理性把握;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影子教师在高层次的教学理论水平上来审视课堂、分析课堂、理解教师,理解教育教学理论。这不但能够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让他们在这种实践中获得教学发展。
总之,“影子培训”中的专家教师、课堂案例仅仅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锚,培训的目标应该是在它们的驱动下,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他们个体教学知识得到积累、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潜力得到激发。在教师培训中,要充分认识到“影子培训”的长效性保障机制,不可忽视“影子培训”的优势,但也不能夸大其作用,把“影子培训”和其他培训有机结合,利用优势互补法进一步发挥“影子培训”对教师教学发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建银,张香艳.影子培训的由来、内容与价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2).
[2] Gainsburg Julie.Why new mathematics teacher do or dont use practice emphasized in their credential program[J].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2012(2).
[3] 帕尔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24.
[4] 李德昌.信息人教育学——势科学与教育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132-133.
[5] 刘爱.教学智慧之生成过程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6] 郭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主体教育实验18年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26.
[7] 张向众.教育理论与教师发展——从教师的生命之维来看[J].教师教育研究,2005(6).
(编辑:杨 迪)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