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2017-03-28 13:41张前侠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2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教学

张前侠

[摘 要]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文化渗透方面的研究,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而是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发展上。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34-01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底蕴。但是,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认识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而仅仅将数学教学视为知识的教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学的研究和教育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加工数学语言,体现文化韵味

数学是符号化且由精确的术语组成的一种语言,更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抽象表达,导致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数学语言进行合理加工,既要具有规范性、简约性,又要具有生动性以及易懂性。教师如果能够较好地驾驭语言,做好数学语言与教师用语的良好转换,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就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文化的韵味。

二、创设教学情境,体现文化底蕴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现实中的实例创设情境,如历史故事、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讲述一个数学故事:“德国有一个数学特别好的人,名字叫高斯,很多同学都听说过他吧?大家称他为‘数学王子。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出示‘1+2+3+…+100=?这道题,在老师刚读完题目,其他同学还在一个一个数相加的时候,高斯已经说出了答案‘5050。那么,聪明的高斯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学生一定会很惊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从而兴趣盎然地探究所学的新知。

三、展现知识过程,渗透科学教育

要想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教学“实数”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1)存在面积为4的正方形吗?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存在面积为2的正方形吗?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能很快求出答案,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开始认为“没有哪个数的平方等于2”。于是学生的思维进入批判和探究阶段,开始寻找哪个数的平方等于2。最后教师引入无理数,并组织学生阅读古希臘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个成员名叫希伯斯发现新数的故事。

四、以数学史料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知识的出现,本身具有一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具体体现在历史之中。例如,某一知识的创造者,其一生的经历、成就以及重要成果等。又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教师介绍古希腊最杰出的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里的一段话:“过路人,这儿埋着丢番图的骨灰,下面的数目可以告诉您他活了多少岁。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颊上长出细细胡须,又过了生命的七分之一,他才结婚。再过五年他感到很幸福,得了一个儿子,可是孩子辉煌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活了四年,结束了尘世的生涯。请问:丢番图活了多少岁?”……这样通过介绍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提升了数学素养。

五、渗透应用教育,体现数学文化的博大

数学在应用方面几乎延伸到一切领域,如“贷款问题”“产值”“利率”“价格分析表”等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体现数学的价值,使学生学习之后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应用和发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去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基础,分析和探究所学知识。无论是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才能让知识发挥最大的价值,体现知识的文化魅力。

六、渗透美学教育,陶冶文化情操

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过:“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所以,对于数学文化来说,审美的追求已经成为数学从前发展乃至今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动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各种各样的图形时,如圆、双曲线等,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数学中的美,一旦被学生领悟,将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等方面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文化渗透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当前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而是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发展上。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