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灯+汪昌友
摘要:由于教学目标的短视、素材发现的盲视、作文评价的歧视等原因,导致作文的真情实感缺失。在深度分析原因之后,重新对真情实感进行了定位。最后就作文真情实感缺失的突围,提供了四种思维方式:苏格拉底的“三把筛子”、叔本华的“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龙应台的“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图钉原理。
关键词:作文;真情实感;美学发现
“真情实感”是新课标对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从目前学生的习作来看,“假大空”比比皆是,“光明的尾巴”屡见不鲜,一些学生的作文褪去那些华丽的辞藻之后,要么空无一物,要么矫揉造作。人是情感动物,七情六欲是人之本能。为什么学生写作中无法用语言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呢?
一、真情实感缺失的原因
1.教学目标的短视。学生为什么写作?传统的作文教学侧重于语言层面和写作策略,如何突围?席慕蓉先生的主张,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她认为“一个人必须得到了审美的自由,才能称得上是个独立和完整的生命。教育原本应该是帮助我们去寻求这种境界,但是,却往往会令我们陷入泥沼,种种与审美毫无关系的附加值反而成为主体,从而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里受尽了阻扰和折磨。”
2.素材发现的盲视。作文写什么?这是令师生都头疼的事情。我们常常扼腕叹息,学生生活单调,三点一线,哪有什么素材来写?但古人却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创作出流芳千古的诗句,我们反而无视日常生活本身,认为没有什么可写。
3.习作评价的歧视。在高分作文集里无病呻吟的“美文”泛滥,自怨自艾的“小资”滥情,乞讨可怜的悲情文章成灾……这些作品都是作文“真情实感”的天敌。遗憾的是,目前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大多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依然沉迷在语言华美、结构清晰的文字层面,与“先观天真,后观笔意”背道而驰。
二、美学视野下真情实感的三个不等式
“文学是最生动的情感存在形式,它不能走向概念,只能走向生命。”“如果没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如果没有想象视野与现实幅度,仅仅玩技巧,玩语言,就会把文学玩得很苍白,很干瘪,很乏味,甚至把文学玩死。”
1.真情实感不等于真实情感。我们对“真情实感”的理解往往简单化了,混同为“真实情感”。我们有必要在美学视野下重新审视。
“情”,即情愫、情怀、情理、情绪、情操、情义等;“感”,即感受、感觉、感悟等。“情”是名词,是静态的,是结果,是内心世界的一种抽象化;“感”是动词,是动态的,是过程,是各种感官,包括第六感官的一种具体化。
真情实感,即发自肺腑的静态的结论式的“情”,能够通过动态的过程式的“感”而呈现。其过程有两个特征:一是可触可摸、可嗅可视;二是渐进、起伏的,水到渠成。
2.真情实感不等于日常生活情感的重现。对于学生而言,写作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诸多感觉,但又不是日常生活的再现。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每种生物在其生命流转的过程中都自然产生各种对应的姿态,有喜有悲,有苦有乐,千奇百状;人们经过审视、观赏、评比加上创意的心得,以诗歌、绘画、建筑、雕刻等各种形式,记录下各种生命情态的美感,穿越时空,始终焕发出诱人的神采。”这种“诱人的神采”只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再加工才能得以实现。
3.真情实感不等于我行我素的情感宣泄。当下学生作文有三种令人忧虑的走向:一是自恋情结严重的喃喃低语;二是假大空的主流意识的口号;三是风花雪月的小资情调。这三种走向的共同点就是我行我素的情感宣泄。
三、日常生活美学发现的四种思维方式
1.苏格拉底的“三把筛子”。苏格拉底曾告诫学生说:“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的时候,至少要用真实、善意和重要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如果那件事是不真实的、缺乏善意的和不重要的话,就没有必要告诉别人,否则就给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了。”
以日常生活作为素材的写作,也必须建构“三把筛子”的思维方式。当然这“三把筛子”不同于苏格拉底的“三把篩子”,是写作时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筛子。
比如,在环境描写时,很多学生都存在严重的思维定势,以为见到什么就要写什么。这种作文就是缺乏“三把筛子”的思维。有些无关主题、不能服务于主题的环境描写就该筛掉。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去同学家拜访。书桌上摆放着很多物品:矿泉水、台灯、口香糖、开水壶、草稿纸、钢笔、杂志、眼镜盒、茶杯、书籍、抽纸、茶叶盒等。学生回家后写一篇文章,重点突出同学的勤奋好学。其中有一处细节描写需要写到桌子上的物品。写桌子上的物品时,是照单全写还是有选择性地写呢?若有选择性地写,你会写哪些物品呢?请写出理由?
突出同学的勤奋,“三把筛子”可以筛选出台灯、钢笔、书籍、草稿纸等素材。由此可见,只要帮助学生明确了“筛子”的标准,面对杂乱目眩的生活素材,就能拨开迷雾,重见天日。
2.叔本华的“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用“实用的眼光”去对待日常生活。饭桌是吃饭的,书桌是写字的,这样的写作往往就只能是“事情的经过”“事物的面目”。脂砚斋在《红楼梦》上的一条批语写到:“天地间无一物不是妙物,无一物不可成文,但在人意舍取耳。”鱼鸟昆虫、斜阳芳草这些普通的自然物,都可以成为“美”、成为“妙”,关键在于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有了审美活动,平常物就超越了物本身。
(1)就所状之物而言,重新审视它的自然属性,由此发掘出它的审美意义。例如《石灰吟》一文:
用实用观点来看待石灰,就只能得到它的物理属性:采石(千锤万凿出深山)→煅烧(烈火焚烧、粉身碎骨)→成品(洁白的石灰)。
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石灰,把它人格化,就能发掘出它的美学意义:历练(千锤百炼走出封闭)→考验(若等闲、浑不怕)→人品、学识(高洁、流芳千古)。
(2)就平常的事件而言,能够深究事件的本质,而不应迷失在事件过程本身。比如,迟到是常见的校园现象。一次,在作文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迟到,问其原因,他理直气壮地说“堵车”,理由成立,当时宜昌城区正在修快速公交车道。事后我以“迟到”为话题布置作文,学生唉声叹气一片。于是,我给学生写了一个公式:s=vt,即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然后问了三个问题:一是“距离”我们能改变吗?(固定值,不可变);二是“速度”我们能够掌控吗?(取决于司机、车况、路况等,不可控);三是“时间”我们能够调控吗?(提前出发,可以自我调整)
大家一致认为,“堵车”只是一个借口,只要提前出发,完全可以避免迟到。在此基础上,我说了两句话:“西点军校校训:没有借口。”“企业文化:失败人士找借口,成功人士找办法。”如此处理之后,一件被学生视为“平常”的事情,一下子就鲜活起来了。
记事类的作文不是复制事件,而是从事件中发现并表达意义。发现事件意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类比、象征等。只要我们善于从“平常事”中探寻其“情感”“道理”“精神”“志向”等,并且把它表达出来,“平常事”就会变成“新鲜事”。
3.龙应台的“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学生写作,不仅是内心的成长,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更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对话和沟通。这种交流与沟通,文字仅仅只是一个媒介,情感、主张、意义、态度等的沟通才是内核。这些内核的实现需要借助形象、意象、意境等看得见的东西,唤醒受众,引起共鸣,才能得以实现。
龙应台先生认为,“文学,就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比如“愁”本是看不见的,但李白的“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清照的“愁”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煜的“愁”有方向与速度(一江春水向东流)。
据此,我们把作文要素划分为两大类、六个元素。第一类为“看得见”的元素——“人”“事”“物(景)”三种。第二类为“看不见”的元素——“情”“理”“志”三种。“情”“理”“志”通常就是文章的主旨,使抽象的感情客觀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
笔者常常用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比如一篇作文的主题是母爱,我请同学们先完成第一张表格,填写哪一件事最能体现母爱。继而让学生完成第二张表格,填写本件事中哪些细节集中体现了母爱。通过填写表格,学生逐渐明晰情感态度需要通过清晰可感的细节来表达,大而空的抒情议论逐渐被抛弃,写作需要真情实感成为了学生的共识。
4. 徐浩然的图钉原理。“艺术是通过最少的感官刺激,而通向心境的升华与发扬的。”基于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引入了徐浩然创立的“图钉”类比企业战略实施结构的管理思想。
我们把“图钉原理”的思想引入作文教学,实施对日常生活的素材和主旨的管理,把“日常生活”视为“钉帽”,把“语言”视为“钉身”,把“文章主旨”视为“钉尖”。这一原理的引入解决了学生作文的三大问题:“流水账”“正确的废话”“繁杂而漫无目的”。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一方面强调素材的深刻性。建构两种模式,一是以朱自清《背影》为典范的“铺垫+细节”的思维模式;二是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典范的“清单+典型”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强调文章主旨的精准性。在作文评价中的首要标准为主题,一类文“切合主题”,二类文“符合主题”,三类文“基本符合主题”。我们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写作,要“切合主题”,就需要锐其钉尖,精准定位,集中用力。
教材是最好的写作范本,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教材中的优秀作品,在模仿中领悟图钉原理,在模仿中再创作。比如:学生模仿《紫藤萝瀑布》再创作《人生的风景》,讲述看到夹竹桃开放的盛大场景后,领悟到生命不在于平凡,而在于精彩绽放过。模仿《背影》再创作《妈妈的手》,通过写妈妈的手,展现母亲的操劳和对母爱的感恩。
日常生活的美学发现,就是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审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蒋勋.美的沉思[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潘灯(1979—),女,湖北宜昌市西陵区东山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生活与美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