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放”“引”重建构

2017-03-28 20:57葛满玲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祥林嫂活动课古诗文

葛满玲

一、“放”——从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角度

这里的“放”是指下放师权,即在当今混合式学习时代,语文教师适时的给学生提供“讲台”这一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语文老师的角色,学生可以把自己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通过多渠道获取的语文资源或习得拿过来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分享。

那么,在这混合式学习时代,学生应该怎样将自己通过多渠道获取的语文资源或习得拿过来与其他同学分享呢?这当然需要语文老师给他们提供重要的平台。适时下放师权让出讲台让学生充当语文老师的角色进行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举措。

1.定期开展课前活动。笔者按轮流制将每节语文课前的几分钟给予一名学生,这个学生将自己在课外混合式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课间已经写到了黑板上)以授课的方式传授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一边听课一边做着笔记。当然,学生授课的内容不是信马由缰,而是大家事前一起约定了大范围的内容。语文课前活动的内容,高一、高二、高三学段各有侧重。高一学段不妨作如下安排:周一,熟语与名句积累;周二,我喜欢的一首古诗词;周三,文言小语段阅读;周四,分享自己写的或读到的一篇佳作;周五,时事跟踪报道(板书四五个新闻标题)。在活动实践中,轮到的同学基本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有的学生在“备课”设计时还特意与教师正在讲授的课文内容形成关联,如笔者在教授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一学生将阴铿的《蜀道难》作为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拿来与大家分享,而这正好“激活”了大家的思维,笔者也因此顺势将两首同样写《蜀道难》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大家知道,语文学习是“慢工出细活”,需要点滴积累功。下放师权去开展语文课前活动是笔者发动集体的智慧去聚沙成塔的一种做法,师生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阅读视界、丰厚了文化积淀。

2.不定期开设“课外古诗文迁移阅读活动课”。笔者考虑到“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和鉴赏的水平,在一个古诗文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就会开设两三节“课外古诗文迁移阅读活动课”,课上学生扮演老师角色,每节课由三四名学生轮流到讲台前主讲。在当今混合式学习时代,由于学生获取“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的渠道很多,再加上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模拟老师讲课的能力都很强,学生讲起课来可谓头头是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生教学生的效果比老师“一言堂”好,他们互相启发,互相提醒,久而久之古诗文阅读理解与鉴赏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再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自主选择的内容各异,将这些各异的内容汇集起来数量就相当可观了。比如说学习完贾谊的《过秦论》(上),在一节“古诗文阅读迁移活动课”上,学生将《过秦论》(中、下)选段拿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带大家学习,将李商隐的《贾生》,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等古诗拿来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带大家鉴赏。一节课下来,学生的阅读视界随之敞亮,文化底蕴随之丰厚起来。以前的阅读迁移活动往往是笔者以印发讲义的形式自己带学生拓展迁移。如今互联网时代发动学生去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式学习,老师确实省时省力多了。

3.定期开设自主阅读交流课。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和个人风格不尽相同,其认知和感悟的过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为此利用周六的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定期开设自主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阅读交流课上大胆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较为广泛,除了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部分推荐的书目外,古今中外的其他名著我也加以推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读。几本学生喜欢阅读的刊物,诸如《读者》《青年文摘》等,都是自主交流课上阅读交流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在阅读交流课上,大凡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考结果,我都会允许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张扬个性,去实现自我建构。这种自主阅读交流课,学生们相互影响,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可以说,高中三年坚持下来,自主阅读交流课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说话和作文的实践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4.不定期开设“读写专题汇报交流活动课”。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读“纳”写“吐”的过程,这正如“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一样,学生的阅读收获怎样需要通过“写”展示出来。不定期开设“读写专题汇报交流活动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之间进行“文才大比拼”。例如在高二学段结束《先秦诸子选读》(选修)中的《论语》(选读)部分的教学任务后笔者开设了一节“学习《论语》专题汇报交流活动课”。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读“纳”写“吐”的方法进一步去探讨“孔子及《论语》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哪些素材,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运用这些素材”等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中驾驭文本素材的能力,养成自觉积累文本素材的好习惯。 笔者将这节课的师权“转让”了,由语文课代表主持并安排活动进程:先是四个学生走上讲台读了自己写的作文,题目依次是《读孔子,谈学习》《〈论语〉让我们成熟》《像孔子一样好学》《后凋之松柏》,学生读完习作后,在语文课代表的主持下其他同学点评优劣。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三个学生将自己在课下摘抄的有关孔子及《论语》的文章——周国平的《像孔子一样洒脱》,查一路的《子曰一生》及汪建中的《孔子颂》拿到讲台前朗讀,与其他同学分享并谈了自己的心得。

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出发,适时下放“师权”只是众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语文学习中来的举措中的一种。该举措在开拓学生视界、丰厚语文积淀、锻炼学生胆量、展示学生才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引”——从充分发挥教师“核心引领”作用角度

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诸如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下放“师权”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等等,一系列的举措确实给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持久,他们缺乏主动设疑的问题意识,对核心概念、专业术语等的建构缺乏深层理解,难以整体把握。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倾尽心力的展示出来。

维果茨基认为教师是“脚手架的搭建者”,在他倡导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特别强调了教师的“核心引领”作用。维果茨基认为“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水平都已经达到了母语学习的高级阶段,许多内容学生能够自学自悟,不需要老师讲得太过详细。笔者认为老师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核心引领”:一是知识的关联处, 二是方法的迁移处,三是探究的困惑处,四是批判性思维处。

1.一“引”知识关联处。因为两篇都是小说,其知识关联处自然涉及到“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教师要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核心引领”。小说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主题的。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其知识关联处的重点在“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作者介绍这两个人物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教授《祝福》一文,其知识关联处的重点在于“祥林嫂初到鲁镇和再到鲁镇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鲁镇的人们对她的态度怎样?到底谁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元凶?”诸如此类的“核心问题” 一经教师“抛出”,学生走进文本深入阅读的欲望就强烈了;而后再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对两篇课文的知识要领就基本掌握了。

2.二“引”方法迁移处。高中语文教学最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灵活的迁移能力。笔者在教授完《林黛玉进贾府》后让学生做了一篇拓展阅读《倔探春恣性拒抄检》,其中有一道常规题“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探春这一人物形象”。答到“探春有胆有识,富有反抗精神”的十之八九,但能答出“探春头脑清醒,目光敏锐”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学生不能灵活的将对人物的语言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迁移过来。这时候教师需要将课文中有关描写王熙凤、贾宝玉的语言方面的文字及其分析方法再次“引领”出来,然后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探春说过的话。再读文本中探春的语言描写文字后,引领学生将探春说的“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句话不妨诵读几遍进行分析。这句话是探春关于封建家族“自杀自灭”才会“一败涂地”的洞彻之见,是对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社会发展趋势的政治预言。她认为王熙凤带人“抄检”之事是家族“自杀自灭”的开始,这说明她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她赖以存身的大家族正无可挽救地走向败亡。老师的这一“核心引领”不仅打开了学生思路,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红楼梦》主题的进一步理解。

3.三“引”探究困惑处。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疑難困惑的问题,肩负“解惑”任务的教师当然要对学生遇到的这些疑难困惑的问题进行“核心引领”。比如在学习《祝福》一课时,一学生提出了“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水平,正是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准备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要解答这一问题,学生必须首先回答以下两个小问题:“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或者说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大家交流讨论后再由教师进行“核心引领”,从而明确答案:“祥林嫂‘逃‘撞不愿二婚是受到了‘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的影响,祥林嫂‘捐门槛‘问魂灵有无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她的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所以不能说祥林嫂有反抗精神。”

4.四“引”批判性思维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常常会受思维定势的干扰,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这些需要学生比较辨别与反思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当的在这些批判性思维处进行“核心”引领。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应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还要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如此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祝福》一文的课后“巩固练习”恰好有一道批判性的思维训练题:“电影《祝福》中多出了‘砍门槛这个情节,你认为合理吗?”在一番辩论之后,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点拨:电影《祝福》的拍摄时间是1956年,正是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的时间,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政治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文艺,因此这种反抗意识使得祥林嫂具有了新时代新女性的特征,符合社会主义新中国所提倡的女性意识,这显然与鲁迅《祝福》的创作背景与主题思想不符,可以说电影中“砍门槛”这一情节纯属画蛇添足之举。语文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有意识的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我们就会常常惊喜于学生令耳目一新的见解。但这些批判性思维处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之下,学生独立的个性、自由的思想就会形成,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高效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了。在继承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的基础上,笔者所倡导的这种“灵活‘放‘引重建构”的教学模式是追求“高效教学”的一种具体做法。如果将学生的“主动建构”和教师的“智慧建构”两相结合起来,高中语文的学与教就会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作者通联:安徽安庆市潜山中学]

猜你喜欢
祥林嫂活动课古诗文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