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下散文学习任务群的建立

2017-03-28 20:53杨虹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刘亮散文村庄

杨虹

在文体教学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面对文本,既要教“作者”,又要教“读者”,再加上散文的相对自由性,于是散文教学往往陷入“文本”“作者”“读者”的灰色三角而难以自拔。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提出“在散文写作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过去了,‘形散神不散说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应该让它进入历史了,还是让它沉淀到历史的烟尘之中去吧。”并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应对散文之‘神作更宽泛的解释(如意蕴、情绪、甚至一种心理场),而不仅仅是主题和中心思想。”它提醒我们思考,在现代散文的话语方式和写作手法都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现代散文的教学能否换个角度来理解,跳出单篇单教的局限,来加强整本书的阅读呢?这个理念即是核心素养下学习任务群的一个方面。

核心素养理念下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避免陷入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下面便以刘亮程散文教学为例探讨散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现状分析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个不可忽视的作家——刘亮程,高一必修教材中选录了他的《今生今世的证据》,高二《现代散文选读》教材中选用了他的《寒风吹彻》,同时在《现代散文选读读本》中又出现了他的《通往田野的小巷》、《柴火》。语文老师在具体处理这几篇课文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共性和差异性,零散的把课文讲述一下,把知识逐点解析一下、技能逐项训练一下,就算是了解了刘亮程,更有甚者索性视而不见,让学生自读一下便过了。事实上,教材编者把刘亮程的四篇文章放入教材,它们代表了刘亮程不同时期的作品。深入解读课文,与刘亮程进行对话,或者说与新疆这个特殊的地方进行对话,然后让我们永远怀着惊讶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的做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了解一个人物,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研读散文的方法。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选读课文,因而很多老师会不予讲解,也有一部分老师把它作为公开课的篇目进行讲解。从最近的几次公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课堂师生对话,生本对话比较生硬。教师一般都从故园这个角度解读,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故园指精神的家园。也有很多老师注意到刘亮程独特的语言特色,在讲解的过程中,从散文语言的修辞角度对语言进行品味。但是,这些常规的理解还不足以让学生与一个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对话,刘亮程散文的特色也没有真正展示出来。同样,《寒风吹彻》更加让学生疑惑,很多孩子无法理解寒风中那种彻骨的“冷”,任老师再怎么讲也无法明白。《通往田野的小巷》和《柴火》所展现的生活背景也是学生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即使作为游客去过新疆,那也是無法和一个长期生活在新疆的作家有共鸣的。学生和作者之间有着太大的距离,时间和空间的差距过大,所以文本的信息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明显大于或异于接受者的接受意识,学生就无法接受,从而产生抗拒、排斥或混乱的情绪反应,阅读就会失去兴趣。而大部分的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把很多知识和人生经验强加给学生,从而导致课堂进行得非常不顺畅。“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①这也是目前我们散文教学存在的一种问题。大多数老师散文阅读教学基本就是以教材为本,而教材为了丰富多彩,不会只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出现在教材中的作家作品有限;再加上选用的名家都是有一定人生经验的,写出的散文也是底蕴深厚的,充满了大量的个性和人生感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作家的一篇阅读来进行赏析性的阅读,试图通过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任何不顾作者,不顾语境,不顾作品本身所作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解读,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跟阅读这项严肃的工作背道而驰的。”②这更和核心素养要求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审美、文化层面的要求都建立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之上”的理念相违背的。

二、刘亮程散文解读及教学建议

《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寒风吹彻》是刘亮程比较早的作品,其写作时期可以称为早期村庄时期。那段时间里,他的写作都围绕着他生活过的黄沙梁小村庄,写作内容基本就是他生活过的小村庄的一草一木,整个人没有从村庄走出来,是他的“黄沙梁时间”。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乡土生活投入了深厚的感情。他散文中的生物本身其实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但因之放置于特定的绿洲地理场景使他的文字中的这些独特的生物都产生了独有的意义。村庄成了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这个村庄的意蕴远远超越了故乡的含义,成了一种独特文化的象征,这里村庄文化更多体现了新疆文化的绿洲性、封闭性、生命性。老师在讲授《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刘亮程的这个个性特点,从纯粹的思念故乡的角度出发,必然导致学生对刘亮程文章中文化理解的缺失。教师可以让学生研读作者这一时期的文章,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归纳总结他这一时期的文章的特色,如他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驴”,“狗”“鸟”等物象的含义。我们会发现这个阶段他的文章的特点,这样学生会对刘亮程早期村庄时间的作品有个非常全面的把握,对他的那种个性化的言说对象有更直观的理解。

第二个刘亮程时间是他走出黄沙梁小村庄时间,代表作就是在《现代散文选读读本》中出现了的《通往田野的小巷》《柴火》。作者走出了他的村庄,来到了更广阔的领域。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忽略这两篇文章。事实上作者的写作对象和写作风格都有了变化,典型代表作就是《在新疆》。作者写作的个性化对象已经开阔了,他的村庄变大,扩张,但是新疆依旧是他一个人的新疆。他所写的是新疆或者说是人间某个角落的生活,《通往田野的小巷》就是作者写的在新疆的一种独特自在生活,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新疆仿佛有两个世界,刘亮程一方面在留恋着原来村庄一样的自在与原生态,写了库车老城的风貌,新疆的慢时间,旧时间,自然万物的自由生长,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不得不忧虑在库车之外的匆忙与变化,正如文中所说:“不远的绿洲之外,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库车的环境总有一天会改变,土巷被迁走,毛驴车从街道上消失,当我们只剩下现代化这一条道路时,真正可怕的是心灵的荒芜。这时如果我们仅仅把他定义为一个写新疆生活的新疆作家,那么仅仅理解他的作品带有新疆的地域特色,那还是太简单了。他从自己的小村庄走向辽阔的新疆,但是他还是在认真抚摸和注视自己的时间,他渴望大家都能听懂大地上所有的声音,在对新疆的生活中他反复不慌不忙地叙述着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全然不顾库车新城宽敞的街道琳琅满目的高楼大厦,刘亮程的时间还停留在木心的“从前慢”中。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编印一些刘亮程在新疆的一部分作品,选择能够体现他思想的代表作——《驴车上的龟兹》中的十篇小文让学生阅读并点评,小组合作交流,或者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一个读书报告会,让学生和作品进行全面对话,从而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刘亮程的个性化的语言,在我们课本中的四篇课文里呈现了很多共性和个性的地方。共性的地方是他语言惯有的素淡明澈,文字淡雅质朴。他文章没有任何的哗众取宠、博取众人眼球之语。他第一时期的作品语言更多的侧重于叙述和描寫,在《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寒风吹彻》两篇文章中,他的叙事性语言使他的文章展现出非一般散文的理性和冷静。如《今生今世的证据》中“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充满了家园之思的人生哲理,而在《通往田野的小巷》中语言的诗意化体现的比较明显。如“八九月份/白色红色的桑葚斑斑点点/熟落在地/鸟在头顶的枝叶间/鸣叫/巷子里的人家/静悄悄”“杏花开败了/麦穗杨花/桑子熟落时/葡萄下架/库车老城/它的每一条巷子/都通往果园和麦地”,文中的话都是一首首小诗。作家李陀曾说过,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象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尽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象要脱手。而这一切都要学生在反复多读作家的很多篇文章后才能感受到,不是教材中一篇两篇就能代表的。

根据对刘亮程散文的解读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学习任务群:

学习内容: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家园志》(在场主义散文奖五年刘亮程部分)

李娟《我的阿勒泰》、《冬牧场》、《九篇雪》

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个人自主阅读,小组集体讨论(个人阅读和写作:扫除文字障碍,比较区别两个不同时期的写作内容和特点,整理归纳刘亮程写作风格,重写授奖词、完成李娟作品的读后感)

专题研讨(个人写作、小组-全班交流):

1.请比较两个时期刘亮程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个时期的?为什么,请说清具体理由。

2.从“刘亮程散文”中你还能读出什么(政治、文化、社会等)信息?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写学习内容评论和学习感想(反思、梳理学习经验)

在专题研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情况,选择性介绍阅读另外一个新疆特色的作家李娟,进行散文的选读,学生选择不同的话题对两位同时新疆的作家进行比较评议,可以写读后感进行交流。

三、散文教学启示

在散文学习任务群的建立中有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习和专题探讨,也有整本书的阅读和研习,通过对刘亮程散文的研读和教学,我们总结出现代散文教学的几个策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和作品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反复调控、对话最终建构起一种相对有序的反应系列,这种适应取决于很多条件,关键的当推情感需要的理想构架的建立。情感在这里体现最多的是“期待视野”——一是期待实现值;二是内心期待值。语文教师如何恰当地处理教材,就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读解方式以及接受水平——重视研究学生读解方式以及接受水平的形成。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情感需要的理想构架时应要构建健全的、多样的、三维的立体联合网络,发现消除张力,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本质。

具体表现在语文散文教学中是:一应多扩充学生阅读空间,扩大教学容量,适时地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消除层层有碍对话的障蔽,让学生走进文本,发挥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健康的、流畅的、全面的方式得以实现;二是积极多方面创设学生阅读环境。开辟第二课堂,开展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质量。学生如果只是一味阅读二三流的作品,其情感及趣味就会受先结构的影响,这样很难接受优秀作品,他们的阅读期待就会低于作品水品,学生就无法接受优秀的文学文本。同样,学生只咀嚼于个人一己的烦琐情感的话,学生的接受水平很难得到发展与提升。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以开放的眼光,不局限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充分扩展阅读教学时空。教师在处理散文教学过程中找出一些散文的共同点进行归类教学,比如以作家个人为主线,对某一个作家进行专题教学,仔细研读一个人,深入探讨这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在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钟爱的作家作品进行研读,这个作家和他的作品就成了学生的“私人订制”。这里的“私人”更多体现的是个体、个性。既是作家作品的个性的体现,又是学生个体的体现。相对平时的散文课堂而言,这是一种小众化的教学,带有研究性学习的味道,但是却更能贴近学生,更能符合学生的个性。这样语文课程在推动文化传承与理解过程中才真正具有特殊的功能。

参考文献

①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期第6页。

②诸树荣:《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期第53页。

[作者通联:江苏前黄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刘亮散文村庄
人物刘亮程
刘亮程 作品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我的小村庄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村庄,你好
是谁给刘亮的被窝里铺上了无穷的温暖
村庄在哪里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