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核心概念,合理适度引申

2017-03-28 20:55曾育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笼包厨师美食

曾育林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并加以概括出来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辨析概念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础。教育部张开、王兼闻两位先生在《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语文学习》2016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今年的作文试题……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思辨的基础上说理论证。但不少同学在审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要“辨析核心概念”,对核心概念模糊不清,思维混乱,在几个近似其实又差别很大的概念中跳跃,从而偏离题意。如下面一则作文材料:

最近,一个有着十年厨师和美食评论经历的美国人,为了鉴定出上海最美味小笼包,先后到上海52家小笼包店,总共点了7.2公斤小笼包。他将每个小笼包拆解为皮、馅和汤,分别测量小笼包的总重量,汤汁和馅料各自的重量以及皮的厚度,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该小笼包的分数,给予排名,并发布了《上海小笼包索引》一书。他这种对待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

(2015学年度广州市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材料作文题。作文要求略)

这是一篇事例型材料,最后一句揭示材料的核心内容:“他这种对待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这种做法”即前面提到的美国厨师对小笼包量化的做法,考生应就这一做法作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價值观的评判。材料核心内容有两个关键词:“测量”与“小笼包”,两者在作文中缺一不可。“量化”可以用材料中的“测量”“(公式)计算”“评分”“排名”“拆解”。

材料审题并不难,但不少学生因未能辨析核心概念“上海小笼包”的内涵和外延,引申不当,造成作文内容偏离题意。且看以下六组作文题目:

1.当上海小笼包遇上美国厨师/科学剖析小笼包引发的思考/弄巧成拙的“小笼包索引”

2.传统美食怎么评/中国美食与美国厨师/美食有味,数据无味

3.善待中国美食文化/尊重美食文化的多样性

4.传统文化不能公式化/被量化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应人为体会

5.被解构的文化/文化不可被大数据衡量/文化不可拆分/文化隔山海,标准不可比

6.中国人与外国人如何对待传统/传统不应该以分数衡量/鉴定传统需要适度/不用数学语言诠释传统

以上题目涉及六个概念:上海小笼包、(中国)传统美食、美食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这六个概念的外延与内涵都不一样。“上海小笼包”是一种具体的美食,是“个别”;“传统美食”是从上海小笼包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是“一般”。这一概念可以包含其他地方的传统美食,如天津狗不理包子等。材料中“他这种对待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这句话,其实帮考生完成了从“上海小笼包”(个别)到“传统美食”(一般)的提升,方便考生跳出核心概念,打开视野,作更广泛深入的思考。否则,部分学生或许未能思考到这一层次。其他四个概念,“文化”的外延包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外延大于“美食文化”;“传统”的外延大于“传统美食”与“传统文化”。这几个概念,外延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上海小笼包<传统美食<美食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与“文化”两个概念存在交叉。这一组概念的外延关系可用如下图形表示:

如果说“美食文化”还在谈“美食”的话,那么“文化”和“传统”两个离“美食”越来越远,逐渐脱离材料内容。当一个概念经过多次引申,就好比一个箩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这时概念已经宽泛化,需引起考生的警惕。概念“差之毫厘”,内容则可能“谬以千里”。如以下一篇作文的开头两段:

我们中华美食千年文化,你区区十年厨师则能评价得了?看着他剥皮称汤的,他可知道小笼包在最重爆汁的美味?他不懂小笼包的奥妙,我们理解他的行为,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如法国人的贴脸、美国人的拥抱、日本人的鞠躬,中国人的握手。这要是与中国人贴脸,日本人拥抱,却是多出了几分尴尬。有这样一则笑话,说一栋公寓中住着中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有一天公寓着火了,中国人抱着老母亲跑了出来,法国人抱着情人跑了出来,英国人带着怀表跑了出来,荷兰人抱着保险箱跑了出来。这让我们惊叹,这就是文化差异呀!每个国家和地区,会因为宗教、气候、地形、历史等而有着独特的文化。(《文化差异》)

两个文段出现了四个概念:中华美食文化、小笼包、文化、文化习俗。从文意来看,作文的内容是谈论“文化习俗”。作文几乎来了一个概念上的“三级跳”,从“小笼包”直接跳跃到“文化”这一概念,跨越了“传统美食”、“美食文化”、“传统文化”三个概念。这种作文,即使它的含意(文化差异)在材料范围内,但作文的内容(文化)已经远离材料内容(传统美食),属于偏离题意。我们再来看一篇作文:

最近,一个美国人凭借十年的厨艺和美食评论经历,发布了《上海小笼包索隐》一书,分别给52家小笼包店的小笼包进行排名。他这种对待传统美食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在我看来,这个美国人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如果按照排名上的分数,就会出现一群人只去那一家吃小笼包,这样对其他51家小笼包店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精力损失。我认为对待中国传统美食应该顺其自然,不能像这个美国人一样用自己的见解来践踏中国传统美食。

如果每个人都像美国人的做法,那么世界都会变成什么样子?不难想象,一个美国人践踏中国传统美食,然后又有千千万万的人践踏其他国家的传统,把自己的意见见解强加于别人身上,那么世界都会变成一个意见。那么还有一规矩可言吗?从主观上,这个美国人仅凭十年的厨师经历来评论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地方的传统,是不合理的。当然网友们也有做错的地方。从客观上看,本地的美食评论家没有在发布前和美国人没有沟通及时,网络上的管制也不够严密,谨慎,对待传统该如何呢?

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传统,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乱说话。有一次,一位旅客去新疆旅游,新疆那边的习俗是给客人戴上白色的手巾表示对客人的祝福。但是,这位客人却不知其然也,而大发雷霆,说:“这是给死人戴的东西,给我们戴上是不是诅咒我们去死啊?”因此先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再来评论。

然后不随意践踏其他地方的传统,否则将会被其反噬,就像这个美国厨师一样。若他了解中国传统还这样固执己见的话,可以想象,后果将会如何?

传统,每个地方或小镇都会有。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反其道而行之的人,所以,传统之道在无时无地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了解一样自己的地方或其他地方的传统,使自己的知识面变宽阔,变广大。不要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收获就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加油!希望可以做得更好。(《传统之道》)

这篇作文出现了四个概念:(上海)小笼包、传统美食、传统习俗、传统。作文第一段紧扣材料内容,评论美国厨师对小笼包(传统美食)的做法,三、四、五段谈论各地的传统(习俗),而第二段是过渡段,作文中有两句话清楚地反映了作者是如何从“传统美食”跳跃到“传统(习俗)”的:

①一个美国人践踏中国传统美食,然后又有千千万万的人践踏其他国家的传统。

②从主观上,这个美国人仅凭十年的厨师经历来评论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地方的传统,是不合理的。

第①话从“传统美食”跳跃到“传统”,第②句话美国厨师评论的是一个地方的“传统美食”而非“传统”。作者未能明辨概念,行文时无意识地从一个概念跳到另一个概念,从而偏离材料内容。这其实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混乱。

那么本次作文该如何引申?不妨先从“上海小笼包”(核心概念)出发,横向联想引申其他地方传统美食,如天津狗不理、广州叉烧包等,再引申至“中国传统美食”(纵向引申),这个任务已由命题者完成。如果还觉得不够,再引申至“美食文化”,则接近引申的“天花板”。如果再引申到“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这三个概念,则离核心概念越来越越远,比如“传统文化”就包括“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等。以下是本次作文核心概念引申的思维轨迹。

再如广州市2015届高三调研考的作文材料:

除夕,年夜饭后,家里人各忙各的。

爷爷看看忙着用电话拜年的儿子,再看看低头用微信送祝福的孙子,不禁感慨:“现在鞭炮不让放了,祭祖拜神也少了,连逛庙会、看舞狮也不多了,这年味儿真是越来越淡啦!”

儿子放下电话说:“爸,新时代有新过法嘛,传统的过年习俗也可以改进啊。我看明年咱们就去饭店订桌年夜饭,又省事,又热闹。”

孙子抬起头抢着说:“干脆咱们家明年利用过年时间一起出去旅游吧!”

作文材料的核心概念是“年(春节)”,可以作由此及彼的横向同位引申到“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些具体节日可概括为“(中国)传统节日”,完成了概念从个别到一般的引申。如果仍嫌不足,可以引申到“节日文化”。如果说“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多少还保留了材料内容(节日),那么“传统事物”、“传统”等概念,已经把材料内容稀释得难以看到了。以下是概念引申的思维轨迹:

我们再来看广东省六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作文题:

2012年7月,最新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在北京发行。作为规范汉字读音、使用方法、释义等的权威工具书,这一版《现代汉语词典》因收录了大量新潮热词而备受关注。

有人认为,这一修订反映了中国近年来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全方位的社会变迁;有人认为,这一修订反映了汉语超强的吸纳力和活力;也有人质疑词典收录词语的标准失当,如收录了“宅男”“宅女”“给力”等词,甚至连常常出现在小品里的东北方言“得瑟”都被纳入其中,但同样流行的“剩女”“神马”“有木有”却未能收录。

校报特意开辟“争鸣”栏目,征集同学们对此次词典这一修订的看法,请你以“爱思”的笔名给校报编辑部写一篇稿件,阐述你的观点,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抄袭,不要套作,不要泄露学校信息。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宅男”“宅女”“剩女”(新潮热词),上位引申为“汉语”。作文材料已经完成了概念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如果要继续引申,可以到“语言”“语言文化”,如果到“中华文化”,则概念过于宽泛。以下为概念引申的思维轨迹,向上的箭头代表上位引申,向右的箭头代表同位引申:

材料作文写作,往往会产生坚守核心概念与联想引申的矛盾。如果一味围绕材料的核心概念来写,视野可能太窄,内容可能太浅;如果加以引申,作文可能会很有深度,但也有可能脱离材料内容。考生需明辨核心概念及与其相邻的概念,这样就不会脱离材料内容,引申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引申的方向:对核心概念可作横向的由此及彼的同位引申和纵向的由表及里的上位引申。

②引申时要坚守核心概念的内涵。“上海小籠包”引申到“传统美食”,再到“美食文化”,但三个概念都包含“美食”这内涵,守住了这一内涵,就守住了材料内容。“过年”、“传统节日”、“节日文化”、“节日习俗”这四个概念都包含了“节日”这一内涵。

③注意引申的梯度层次。行文时不妨先从材料的核心概念出发,先作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引申,在此基础上再来一次纵向的上位引申,如果再引申,就需注意是否脱离了材料内容。好比上台阶,在同一级台阶先向旁边侧移一步,再上一级台阶,这时仍有一只脚停留在原先的台阶,如果上一级台阶后再往前迈一步,那么两只脚都离开了原先的台阶。

④作文中应交代引申的思维轨迹,不可作三级跳似的跨越式引申。

[作者通联:广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小笼包厨师美食
小笼包
小笼包
包小笼包
你好,厨师
小笼包
美食
粗心的厨师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