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

2017-03-27 22:21王进骅雷家军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乡土价值观

●王进骅 雷家军

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

●王进骅 雷家军

文化建设需要发挥文化人的先锋和骨干作用,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己成为乡村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美丽和谐乡村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挖掘乡村乡土文化的现代因素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的踏实工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教育引领。

乡村知识分子;文化追求;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工作生活于乡村的教师、医生、农技人员、乡村文化工作者、大学生村官以及体制外的各类科学文化艺术人才,构成了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主体。乡村知识分子是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深刻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品质、格调和方向。

一、继承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乡村知识分子是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掌握着文化知识优势,承担着维系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任务。继承乡村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辨别乡村传统文化的良莠是乡村知识分子的基本文化追求。

(一)发扬乡村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

乡村传统文化既反映在乡村社会生活的表层,又植根于农民的意识之中。发扬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具备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1]责任担当是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促进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当作自己的正确选择和应有之义,使之为乡村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乡村知识分子重视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对个人的人格进行优劣评价的因素和对乡村社会伦理秩序规范的划分,努力弘扬仁义、诚信、廉耻、勤劳、朴实等价值规范,成为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约束力。民间信仰作为一种传统历史文化现象,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民间信仰能够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不成文的程式化仪式,对其信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世界进行规范,进而实现信众内心的道德自律,其社会管理效应高于一般性的世俗道德。乡村家规宗法是一种家庭权威,强调父权和孝道观念,是乡村宗法社会的核心内容。乡村知识分子通过修建祠堂和修缮家谱,强化人们世代相续的认同意识和家族意识,有利于加强乡村社会宗族内部的协调和团结,培养宗族成员的家庭情结和集体荣誉感。乡村社会秩序的生成和维护离不开风俗习惯。乡村知识分子崇尚尊老爱幼、以孝为上、以邻为友、团结互助的风俗习惯,厌恶社会不良风气,倡导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实现乡村社会的良性发展。乡村知识分子积极宣传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有利于转变乡村社会的思想观念,形成科学文明的价值取向,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更符合传承文明成果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二)认识乡村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乡村传统文化既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有落后的封建文化。乡村知识分子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如吃苦耐劳、尊老爱幼、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正能量。“从社会视角看,乡村治理中构建的法律制度、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培植的先进文化,如果没能很好地与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兼容、相融合、相对接,是难以在乡村社会的沃土中植根、发芽和结果的;从村民视角看,他们根植于乡村生活与自身需求的文化诉求需要被关注、被满足”[2]。乡村传统文化作为广大民众自觉或不自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自有其精华与糟粕的并存。乡村知识分子在文化追求中对其进行良莠辨别和筛选,明辨乡村传统文化固有的世俗性、浅陋性和落后性。奢华而隆重的婚礼,传递了人们表达美好愿望,分享快乐心情的情感,但隆重而奢华之风给乡村社会带来了不良的攀比现象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受到灵魂不灭观念,以及儒家孝道和先人荫庇后代思想的影响,乡村社会非常重视丧礼的仪式,大搞丧葬典礼排场,通常认为只有把丧事搞得隆重才算既保全活着的人的面子也对得起逝世的亲人,因而陈旧的厚殓厚葬观念、贪求虚荣的心理和思想,依然阻碍着和谐社会丧葬从俭、文明丧葬的要求。乡村社会形成的民俗,含有大量鬼神迷信的内容。而鬼神崇拜具有封建、迷信、功利的性质,会给社会和谐、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甚至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故此必须辨风正俗,革除陋习。例如迷信八字命运的长辈为了子女后代能出生在良辰吉日,硬性让产妇做剖腹产,甚至还要求医生精确到分秒才允许做剖腹产,严重违背妇女孕育规律,给孕妇的分娩造成安全隐患。当代乡村传统文化呈现世俗化、道德滑坡、封建迷信泛滥等一系列问题,乡村传统文化有优劣之分和良莠之别,关键在于,要把积极向上、科学健康、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文化作为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文化追求,乡村知识分子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阐释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乡村知识分子作为乡村群体的先进分子,他们的价值构成和文化追求,对其他群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先进群体的推广和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文化价值的深刻阐述即关于文化追求由描述性假设向价值观假设的转变。描述性假设就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也就是没有说出来的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什么样的一种看法。价值观假设是关于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些想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是一种价值倾向或价值取向的确立。乡村知识分子重视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天人关系上,与西方传统文化强调向自然索取即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进而实现天人共存和天人互动,强调一种对天地万物的道德责任感和行为适应性。乡村知识分子致力于乡村社会形成生态环保观念,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达到恢复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解决资源贫乏,预防疾病肆虐等目的。在人际关系上,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文化习惯。乡村传统文化中的宗教、禁忌、风俗、习惯、伦理等因素严格地规范着村民的言行举止,维持着乡村社会整体秩序的有序运行,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软控制”功能。乡村知识分子努力运用乡村社会的人情、礼俗、习惯和族规、族法,使乡村社会的文化习惯对每个乡村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和执行力。乡村知识分子能够根据乡村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加自觉自主的对文化进行文本或意义的再创造,也就是说,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是乡村知识分子主动性的重要表现,继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现实应用。

二、珍视乡村本土文化的现代因素

乡村知识分子努力营造尊重乡村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广大村民重新树立起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积极引导村民在认知和体验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寻找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乡土文化的再生与延续提供出路。

(一)深刻认识乡土文化的历史作用

乡土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乡村知识分子善于挖掘、提炼和展示乡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合理利用和巧妙展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印象·刘三姐》就是融合漓江的山水风情和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来演绎广西多民族的乡土文化,即原生态文化,以歌舞等艺术表演形式再现了乡民们的日常劳作和情爱生活。乡村知识分子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普通民众感受乡土艺术的魅力,如剪纸、皮影、面人等民间工艺和民间歌谣、民间俗信、通俗故事等被百姓津津乐道的乡土文化,发挥着缓解生活压力,释放紧张情绪,获得心理愉悦,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乡村知识分子大力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广泛宣传乡土文化中对和谐社会有益的传统观念,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如重阳节登高敬老,端午节为儿童涂雄黄酒以防疫祛病的尊老爱幼美德;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中协同合作、换工互助的团结互助精神等等,通过宣传节日礼仪民俗等增强社会成员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将不符合时代要求,不利于培育优良民族精神的陋俗革除,使乡村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乡村社会是典型的村落共同体结构,村落共同体不仅形成了村落成员的集体意识、村落共同的信仰、村落内部的协同生活,而且对村落公共设施的修建和维护也是靠集体的力量即全体村民,因而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无形之中加深了对乡村社会的认同。乡村知识分子发挥乡土文化团结民众、凝聚村落向心力的积极作用,使乡村公共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由于村庄集体认同与集体行动能力的存在,村庄公共规则及公共利益不仅存在明确指向,而且有着明确的守护者即村民及乡村精英,同时公共舆论依旧存在且发挥作用,村庄也就形成了价值和意义的生产能力。换句话来说,即公共性超越个体和家庭层面,能够动员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组织性力量、凝聚性权利、权威性认同也就被生产出来,从而为村庄治理秩序的形成提供基础性条件”。[3]乡土文化蕴藉着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品格,乡土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才智,是乡村场域的文化名片和文化特色的彰显,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强有力纽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主动了解乡土文化的现实境遇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成了“落后”、“愚昧”、“封建”、“迷信”的代名词,成了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以乡土性为主要特点的乡土文化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己经慢慢的丧失了自己独立的文化生态。在乡土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乡村知识分子毫无疑问是文化发展的引路人和践行者,是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维护者,是文化责任的推动者和守护者。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领导性使他们具有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扬现代文化的历史使命,更具有整合文化资源、发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质的社会责任。乡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进行合理的批判继承,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使他们自身也接受着文化的洗礼,让他们对乡土文化有着更深的体悟和感悟,对乡土文化的发展多了一丝批判和反思,批判着乡土文化的腐朽性和落后性,反思着乡村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费孝通曾指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4]这种格局所衍生出来的道德体系是以“己”为中心。根据与“己”的私人关系,建立相应的道德要素,如与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与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差序格局中没有一个是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又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乡村社会普遍缺乏公德意识。费孝通进一步指出∶“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乡村社会‘公私分明’,凡是公家的东西,可以任意使用,随意破坏,私人的东西件件敝帚自珍”。[5]再则我国长期以来是小农经济社会,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生产交换基本上很少有市场需求,进而缺少社会公共合作,一直以来只有小家的概念,缺少公家意识。因此,随便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俗,发生在家里是绝不可能,但发生在公共场合就不稀奇了。“在当代中国的很多村庄,现代农业技术使村民有了更多脱离劳动的闲暇时间,村民的闲暇极易成为个人性的闲暇,缺乏公共性和社会性的作用,村庄公共文化活动越来越少,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6]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文化需求难以满足之间的落差以及乡村外来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冲击,乡土文化所固有的自私属性,是阻碍乡村知识分子实现文化追求的现实因素,使人们对乡土文化存在着认同危机。

(三)积极探索乡土文化的现代表达

近年来,农村文化礼堂和民俗馆的兴建显示出乡村知识分子更加重视对精神家园的建构和乡土风物的追怀,更加致力于开发和探索适合老百姓的文化发展道路,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积极发现新思路,努力尝试新方法,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文化礼堂承担起了传统祠堂、礼堂、庙堂的综合功能,文化礼堂的“村史廊”“民风廊”旨在整理本村的特有文化脉络,挖掘村里浓郁乡村气息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有序的存档、恢复和展示。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实现了由“个人空间”向“公共空间”的转变,文化的传播性要求人们必须突破个人独立空间的限制,打破活动范围的限制,让乡村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走出房间,走出庭院到公共场所去实现文化传播路径的拓展和文化有效传播的要求。也就意味着这种文化追求努力实现着由个人走向民间,由个体走向群体,使其更加明确了自身的文化责任,明白了文化追求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才能将经世济民的思想和纷繁复杂的世界有机结合起来。乡土文化注重由小我走向大我,更加关注社会责任感的守护和集体荣誉感的维护。相较于普通村民,乡村知识分子也更易于摆脱自我观念和自私观念,会更加关注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集体权益的保障,他们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乡村知识分子倡导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实现理念的实践化和实用化,努力把文化观念、文化思路、文化形式付诸实践,进而把文化需求转变为文化图腾,实现潜意识向显意识,甚至是共识层面的转变,实现了文化观念向现实应用的转变。这就呼唤人们应具备现代化素质与之相适应,也必然要求把人塑造成具有现代素质的文明人形象。实现现代化素质的文明公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二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其目的是要彻底的解放生产力,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就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而言,由于城乡二元差异的历史原因,人们的思想并未得到彻底的解放,许多制度上的问题、思想上的禁锢仍然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无疑会改变旧有的体制和人们过去的思维方式,这一过程可以被看做文化的现代化。在文化追求过程中乡村知识分子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乡村社会的外界变迁,并努力使之具有现代的表达形式。

三、推动乡村核心价值的培育践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文化观念彼此之间相互冲突、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消解了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乡村知识分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文化自觉。

(一)努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

时代召唤理论的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7]当代乡村知识分子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提升其理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使其表达更加大众化、通俗化,使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表象的认知,而是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避免“口头上重视,学习上轻视、生活中忽视”的现象。当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农民群众文明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给农民群众带来了不容小视的思想混乱。例如,道德的失范、诚信的缺失、封建迷信的泛滥、黄赌毒的滋生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乡村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对农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思想上的困扰。因此,发挥农民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进而依法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鼓励净化社会风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作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解释现实生活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要让核心价值观既成为制度设计和精神观念,又要融入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实际生活当中。

(二)丰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形式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实质就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群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乡村知识分子积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宣传教育,通过大众化、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鲜活宣传,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与生活规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宣传栏、文化墙、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微信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使乡村基层群众深刻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现宣传形式的生动活泼、情理交融,宣传方法的接地气,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之中,把中国梦宣传、形势政策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故事”、“拉家常”、“学榜样”等形式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为中。通过举办升国旗、奏国歌活动,推进“学习雷锋好榜样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好人好事”模范评选,积极推动村晚、成人礼、新兵入伍壮行礼等创新活动,激发公众爱国爱村情感、传播主流价值,切实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统筹整合各种资源,丰富拓展各类实践形式,形成培育和弘扬的合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形成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

(三)坚守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思想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和多变,折射出当代人们价值观的分歧。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符合时代的精神价值追求,符合社会的文化建设需要,是一个值得思索的时代课题。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是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超越现实的理想信念,是引导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理想和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在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坚守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是乡村社会应对主流价值消解,思想道德弱化的有效途径。乡村知识分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融入乡村公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有利于实现和谐文化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政通人和、稳定有序、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乡村知识分子通过理论宣传、实践拓展、组织学习等方式积极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乡村社会群体之中,形成积极的价值引导,基层群众才能既有价值层面的共识和判断,又有行为层面的选择和行动,和谐社会才能形成和发展。通过宣传报道基层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推动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化,实现文化追求的自觉和自省。广泛增进社会共识,努力消解价值冲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作用的主旨所在。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农淑英.乡村传统文化现实境遇与发展机会——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J].人民论坛,2015,(08).

[3]张良.村庄公共性生长与国家权力介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4-32.

[4][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陈柏峰.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J].文化纵横,2012,(05):33-39.

[7]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G249.27

A

1008-5947(2017)03-0070-05

2017-04-11

王进骅,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与实践;雷家军,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文化与知识分子问题。(浙江 临安 311300)

责任编辑 冯凌宇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乡土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读《乡土中国》后感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