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慧芳
好问题成就好课堂
文︳周慧芳
某教师教学“认识角”时,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境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限速警示牌(圆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接着师生之间有了如下的对话——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2: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3:我不同意……
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但时间浪费了,新知却未呈现,教学效果自然不好。一些教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结果抛出了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案例中,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未料这一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提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教师的问提得好,学生才不会偏离思维方向,课堂才会精彩。
课始问应该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向。上述案例中教师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提问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提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角的认识,教师在出示图片后,提问应该直指数学图形——角。这样学生的回答才不会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课中问应有利于突破难点。数学教材每章节都有重难点,教学中处理重难点时,教师的提问应该有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
如,上“圆”的练习课时,教师出示: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比较对象半径直径周长面积变化前的圆1变化后的圆
然后提问:假设圆的半径是1厘米,你能完成表格的填写吗?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直径、周长、面积会怎么变化?如果圆的直径扩大5倍,你能想到什么?如果圆的周长扩大a倍呢?
由于习题中没有具体的数据,学生思考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于是教师在难点处层层设问,步步引导。学生最终找到突破口,顺利解决了问题。
课尾问应画龙点睛。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结尾处可以提出本节课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或者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后续性问题,或者提出与下节课学习相关的前瞻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如,一位教师上“同类项”这一节,在课后小结时,先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比作什么?”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时发言异常踊跃:“同类项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同类项好比是卖水果时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教师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想学生们一定会对同类项的分类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单位: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