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理
(浙江省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
“解决问题”教学旨向是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变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因此,“解决问题”教学是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
“解决问题”教学在新教材编写中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例如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体现清晰有序的思考;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合理全面的思考;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和情境,体现数学地观察,养成数学的理性精神等,这些都是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服务的,都表达了数学教育正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解决问题”不仅仅包含解决某个问题,而是从数学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着力培养学生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因此史宁中教授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解读为三句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解决问题”教学,更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索、思考、交流、回顾反思。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来体验知识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的价值。“解决问题”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需要运用抽象、归纳、类比、演绎等数学思想方法。
显然,教材赋予“解决问题”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中的意义非凡。“解决问题”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自然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的思维习惯,将数学思考和生活实践中的学习有效结合,让学生获得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从而发展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新教材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各领域都为学生安排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丰富素材和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新教材在各个内容领域加强了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与各部分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教材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低段教材提供的“你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的”“解答正确吗”来引导学生思考。中高段教材提供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一般“解决问题”教学都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几课时,目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深化知识理解,发展数学思维。且每个内容都有其所侧重的思维培养目标,如上图中《有余数除法》单元解决问题侧重建立基本除法问题模型,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单元中的解决问题侧重感受解决问题策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解决问题则侧重深化核心知识——分数。
早期的教育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著名的有数学问题解决四段论模式。认知心理理论认为,在问题表征阶段,当学生阅读问题时,会在建构的数学表征与文本库之间多次往返。这意味着学生是在不断地更新完善问题表征过程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的,以丰富的表征为基础建构起问题模型。
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西蒙也认为: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能否正确表征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对问题的正确表征,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组织问题情境中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有关信息进行区分和整理,明确信息与问题是否相关,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数学教育的根本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最后升级为新的认知结构。
数学家张奠宙先生提出数学教学的问题驱动原则,它是指在教学中要有“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能持续”的问题或问题系统贯穿整个教学,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对问题的探究、体悟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
根据认知心理理论,笔者认为“解决问题”教学应该关注以下方面:
(1)好“问题”驱动问题的探索。设计好“问题”,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意义、有意思,更好地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2)重视“问题表征”策略的积累。表征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表征问题的策略的指导,有序地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形式表征问题的方法,不断地让学生感受到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问题为载体着力知识结构化。解决问题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化的过程。应着力于沟通知识、策略、方法间的联系,形成体系。
1. 追本溯源,厘清三“问”
数学学习需要有贯穿整个教学的“好”问题,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能驱动学生思考的问题非常重要。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先追本溯源,厘清下面三个“问题”,才能设计出能引领整节课的好问题。
(1)知识本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的资源往往带有丰富素材和情境,深刻理解所教学的知识内容的数学本质,准确把握学科本源问题,教师才清楚自己到底是“教什么”。
(2)学习起点问题。要实现每位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在哪里,困惑会是什么,教学才能真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行为。
(3)探究引领问题。这是教学层面的核心问题,与情境设计相结合,让学生能自发地进入“有意思”的问题探索。
三“问”关系图
教师要设计好探究引领问题必须深入思考知识本源问题,也就是“教什么”,还有思考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才能明白自己该“怎么教”。
案例1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分数问题》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同时用分数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即用平均分的概念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它的知识本源是“平均分”。学生已有的起点是已经学习了平均分问题和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已有了“归一”问题的模型,在深入理解了本源问题和起点问题后,在教材创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男女生人数”问题情境——12名学生,其中是女生,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几人?——抓住知识本源和学生起点提炼出探究引领问题,即“其中是女生,是男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表达是女生的?为什么?是男生呢?”引导学生用画图来辅助表达可以较好地抓住问题核心,在反馈中借助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顺利过渡到用算式表征,初步体验简单分数问题的模型。
“解决问题”教学,是展开数学课程的问题探索,是用数学去解决生活问题,具有浓浓的数学味。认真解读思考教学内容的知识本源、学生起点,以此为基础设计才能生活地、新颖地、具有高思维含量地主探问题。
2.打造多维通道,拉长问题体验
(1)构建“半结构化”开放式情境
突破单纯文字问题的形式,用“半结构化”开放式任务情境是问题呈现的重要途径。研究者发现,在“半结构化”的开放式任务情境中,问题提出和解决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案例2 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的解决问题:《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环节一:提出问题,探索起点
出示情境(见图):小南用长方形卡纸剪正方形的数字卡片。卡纸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一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2厘米。
看了这些信息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以下问题)
①长方形卡纸的面积是多少?
②长方形卡纸的周长是多少?
③正方形的数字卡片的面积和周长是多少?
④一共可以剪几张数字卡片?
说说问题是根据哪些信息提出来的,引导学生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
这个环节情境呈现的问题就是“半结构式”的,先出现信息,进行“信息解读”,再用“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信息解读自我需求加强了,体会问题的真实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从信息到问题的推理思维。
(2)创设“支点”,拉长思维过程
学生思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在思维过程的“支点”,学生借助这个“支点”来学会思维,慢慢提高必要的数学素养。这个“支点”就是基于学生学习现实认知的问题材料,搭建思维的“支点”,就是帮助学生跳过一个个学习上的“坎儿”,学生在不断完成新问题的挑战,慢慢积累数学经验,沉淀数学素养。
案例3 继续以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的解决问题:《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为例
环节二:理解方法,体会不同的解题思路
围绕“一共可以剪几张数字卡片?”学生独立尝试,要求简单地写出(画出)思考过程。交流引导以下两种方法:
预设一:8×6=48(平方厘米),2×2=4(平方厘米),48÷4=12(张)
预设二:用画图表示,得到结果
8÷2=4(张),6÷2=3(张),4×3=12(张)
讨论两种方法对吗?都是怎样思考的?
得出方法一的思路是:大图形的面积÷小图形的面积
方法二的思路是:行的张数×列的张数
环节三:解决生活问题,再次感受两种不同解题思路
像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有吗?学生举例。
呈现教材例题:“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地砖的边长是3分米。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请学生独立尝试完成解答,反馈时引入第二种方法的图示。
①教师引导对比,说说这个问题和我们“用卡纸剪数字卡片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解题方法(思路)一样,但这道题需要转化单位。
②再次对比:那么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它们都有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呢?
环节四:再次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出示情境:小北用长方形卡纸剪正方形的数字卡片。卡纸的长是10厘米,宽是9厘米。一 张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是3厘米。一共可以剪几张数字卡片?
学生自主解决后反馈交流。重点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方法一:10×9=90(平方厘米),3×3=9(平方厘米),90÷9=10(张)
方法二:10÷3≈3(张),9÷3=3(张),3×3=9(张)
让学生用画图表示,说明得到结果。
到底可以剪几个呢?哪种方法对是的?为什么?
生活中的问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与“小南剪卡片的问题”对比,为什么第一题两种解法都可以,而这道题只能用第二种方法呢?想想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大图形面积包含着小图形面积”这种方法呢?
环节五:变换情境,拓宽思路,发展思维能力(略)
【思考】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两条基本途径是逐步感受到并加深理解的。第二种方法是普适的方法、一般的方法,更符合真实问题的解决,但它相对来说比第一种方法结构上更复杂些,所以只有在经历解决问题过程时,当直接用“大图形面积÷小图形面积”不能解决时,需要研究大图形的长、宽与小图形边长的关系,于是,画图、以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以上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不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尽可能地拉长思维过程,从基础的图示化问题,到具体生活问题,再增加变式的图示化问题,最后再回到生活问题,不断积累表征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四个问题的解决,借助每个问题解决过程的充分探讨、体验,一层层地引导学生感受问题解决各环节的操作要点。
(3)多形式表征,打造多维通道
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放慢脚步,用图示、表格、文字等不同的表述方法,感受相同问题不同表征,和不同问题表征之间的转换,循序渐进推进学习进程,让学生能从容地找到适合自己解决或思考问题的思维通道,这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比如,上例《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地在图示、文字和算式的表征中对比理解两种问题解决方法,第一种是大面积里面包含了几个小面积就是需要铺几块砖;第二种方法中的除法表示大图形的长里面包含了几个小图形的边长,宽包含了几个小图形的边长,再相乘求出一共有块数。在问题解决中打造多维通道,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方法间的内在联系,让彼此的方法能有一条线串起来。并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问题驱动下,慢慢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以此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成为可能。
3.沟通“联系”,着力核心知识的结构化
新教材将“解决问题”视为把先前所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熟悉或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因此,“解决问题”教学需立足于核心知识、方法,可以看作是将知识结构化的过程,是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联系和沟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运用中形成体系。
案例4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的解决问题教学片段
环节三 :对比练习
你发现了什么?这几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你发现了什么?这几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思考】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数学模型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以后,学生要在应用模型的过程中真正建模。笔者设计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总数和平均分的份数(分母)不变,变的是取了几份(分子);第二层次是对比练习是总数和取了几份(分子)不变,变平均分的份数(分母);第三层次是平均分的份数(分母)和取了几份(分子)都不变,总数不同,让学生不仅体会解答方法,更要理解解答的道理,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变”与“不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体会核心概念——分数。
“用分数解决分数问题”一课的核心知识是“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本质上也就是“平均分”,在引入中将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进行比较,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题目不同答案却是相同的?”在探究后说说:“我们刚才在理解分析问题时用到了什么方法、什么知识?”在总结时说说:“今天学习的内容与我们以前学习的什么知识本质上是相同的?”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有关知识及应用都是以平均分为起点的,抓住核心知识,并将分数问题与归一问题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的结构化理解,建构知识体系。
[1]唐彩斌. 从小学数学视角探讨核心素养的双重关系与四大意识[J]. 小学数学教师,2016(7、8).
[2]边巨星,汤骥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再出发[J].教学月刊,2017(1、2).
[3]朱德江. 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指导策略构建[J]. 小学教学,2007(10).
[4]许自强 .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聚焦“问题提出”[J].小学数学教师,2016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