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乐
张乐
美术学博士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印度与东南亚美术
湿婆的三面相也称为“永恒的湿婆”(Sadashiva),梵文为“Trim urti”,有时亦称为“Mahesham u rti”。[1]提到湿婆的三面相,必须先了解一个词汇:“Trim u rti”。“Trim u rti”的英文解释为“三种形式”(three form s),在印度教里这“三种形式”分别为创造、保持和毁灭,而进一步对应着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创造者梵天、维持者毗湿奴和破坏者湿婆。这三位神灵被称为印度的三大神,有时也称为“三位一体”神灵,通常表现为“梵天-毗湿奴-湿婆”,如埃洛拉第27窟中的一组浮雕,就将三大神并置于一个壁龛内,三个雕像虽都是独立的,但一同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且不分高下。这种表现形式也被称为“Trim u rti”,但此时不能译为“三面相”了,更贴切的方式是将其译为“三相神”。
除了以上将三大神分体独立塑造的方式,“Trim urti”更多地被表现为三神合体的样式。具体方式是将三神的头部雕琢在一个颈项之上,或将三张面孔雕琢在一个头部上,分别面向三个方向。而且,“Trim urti”塑造为合体神灵或称三位一体神灵的时候,其具体内容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将三面分别表现为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第二种则是将三面表现为湿婆一神的三种面貌,通常为恐怖相、超人相和温柔相。
表现为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三神三位一体相,是提到“Trim urti”这个词时惯有的第一释义,诸如维基百科之类的词典,在提到“Trim urti”时都将其解释为三大神的三位一体。在我国出版的《宗教词典》中亦有对“三相神”的具体解释:“互相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神,主要指印度教信奉的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认为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源于吠陀时期,《梨俱吠陀》称火神阿耆尼有三处,称为‘三座’(Trisadhasthā):在地上者为二木片摩擦生火,称‘力之子’(Sahasasputra);在空中者指云中的电火,称‘水之子’(Apputra);在天则太阳为其本处,称‘天火’(Divyāgni)。”[2]然而,在印度的各种典籍里却很少提到“三相神”,在《龟往世书》(Kūrm a Pu rana)[3]中曾提到这个词汇,但这部《龟往世书》归根结底还是将湿婆奉为至高存在,虽然它也一再强调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是同一的。西方学者曾感兴趣于印度教中的这种三位一体现象,因其与西方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颇有类似之处,虽结论是两者并不一样,但这种推论过程非常有趣。一位西方作者在对比二者的时候还列出了图表,让人们对这种信仰之间的微妙联系,产生一丝颇有益处的遐想。
毗湿奴派通常是不认可三相神的,如其派下的二元论学派只认可毗湿奴为宇宙第一大神,湿婆居其次。关于这一点,湿婆派与毗湿奴派的观点类似,当然,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认可的第一大神为湿婆,而毗湿奴居其次。湿婆派认为湿婆具有四方面力量,包括创造、保持、还原及降福,这四项职能的后三项组合在一起可被称为“Parasiva”(指的是湿婆的一个方面,其纯粹性超越一切精神及物质范畴)。
第一种情况的三面神,即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三位一体相,掺杂了梵天和毗湿奴的因素,其情况更为复杂。“梵天,梵文Brahmā的意译,音译‘婆罗贺摩’,亦称‘大梵天’。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之神,与湿婆、毗湿奴并称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三大神。由‘梵书’中梵的概念衍化而来。认为世界万物(包括神、人)都是他创造的,被称为始祖。据《摩奴法典》载,梵天出自‘金胎’(梵卵),把卵壳分成两半,创造了天和地,然后创造十个生主,由他们完成创造工作。谓原有五个头,据说被湿婆毁去一个,剩下的四个头面向四方;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通常坐在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天鹅或由七只鹅拉的一辆车。既是个创造神,魔鬼、灾难等也是他创造的,所以在三大神中的地位并不高,崇拜者很少。妻子是娑罗室伐底。目前印度只有拉贾斯坦邦的普希伽尔有祭祀他的一个庙。佛教产生后,被吸收为护法神,为释迦牟尼的右胁侍,持白佛;又为色界初禅天之王,称‘大梵天王’。称号甚多,其中最著名是‘原人’。”[4]毗湿奴,英文译为Vishnu,“梵文visnu的音译,又作‘毗搜纽’、‘毗瑟怒’、‘韦纽’等,意译‘遍入天’、‘遍净’等。与梵天、湿婆并称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三大神。始见于《梨俱吠陀》,说他三步跨越了大地。在‘梵书’和《摩奴法典》中,特征有所发展。到了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往世书’时代,发展成地位仅次于梵天的婆罗门第二位大神。后被毗湿奴教奉为最高的神来崇拜,谓皮肤深蓝,有四只手,分别拿着法螺、轮宝、仙杖和莲花,躺在巨蛇身上,在海上漂浮,肚脐上长有一朵莲花,上坐梵天。妻子是吉祥天女,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不仅有保护的能力,并能创造和降魔。《薄伽丘往世书》等载,曾化作鱼、龟、野猪、人狮(半人半狮的怪物)、侏儒、持斧罗摩、罗摩、黑天、佛陀、迦尔吉(Kalki,‘白马’)等。十次下凡救世。据说有一千个称号,最常见是‘那罗衍’、‘救世者’、‘诃利’、‘世界之王’等”[5]。通过以上典籍中的释义能够了解两位大神的基本特征,但是却远远不够,只能帮助我们在辨识三相神究竟为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提供参考。本文仅限于对湿婆造像的研究,此处仅简单提及,不做重点探讨。
象岛石窟的“湿婆三面像”
第二种情况的三面相,即表现湿婆的“一神三相”,通常表现为湿婆神的三种面貌。此类造像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便是象岛第1窟中的“湿婆三面像”。
象岛石窟的“湿婆三面像”被称为“Trim uru ti”或“Mahesham u rti”,亦称为“永恒的湿婆”(Sadashiva)。关于这个三面像,尚有争议。主要有两方面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个三面像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三位一体;另一种观点,也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即象岛石窟的《湿婆三面像》并不是梵天、毗湿奴、湿婆神的三位一体神像,而是湿婆的三面像,但此时的湿婆神兼有梵天的创造神力、毗湿奴的保护神力及湿婆自身的生殖与毁灭神力,也被称为“永恒的湿婆”。这面高浮雕比同窟的半女之主像、舞王像等壁龛浮雕尺寸更大,高达5.44米;而且它向里开凿得最深,立体感较之其他高浮雕更强,加之宏大的气势结合细致的雕刻手法,使这幅巨型浮雕堪与泰姬陵齐名,被公认为是印度雕刻最宏伟的杰作之一。这尊巨像表现了三面湿婆的胸像,在幽暗的洞窟里,这样的巨作犹如从石头中生长出一般,与整个洞窟融为一体,又恰似整个洞窟的心脏。雕像三张面孔中的左侧一面为女性,呈现温柔相(Vam adeva),眼帘低垂,表情恬淡,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整个温柔相造型优美典雅,将女性的妩媚和恬静表现得淋漓尽致,象征着湿婆生殖及创造方面的力量,其特征便是左侧像所持莲花(莲花在印度宗教中,包括印度教和佛教密宗,有两种含义,其一象征女阴,其二象征宇宙源自“因果海”[6])。三面像的右侧一面呈恐怖相(Bhairava),表现为男性,眉头紧锁,鼻子下方的胡须更添一份男性的威严,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正要愤怒地呵斥;整个面目狂暴而狞厉,加之发冠上所饰的头骨和手持的蛇,使其更显可怖;这一面象征着湿婆毁灭及破坏方面的力量,其表征便是发冠上所饰的头骨(头骨是湿婆恐怖相的典型特征之一)。雕像中间的一面呈超人相(Tatpu rusha),表现为中性,闭目沉思,呈冥想状,饰以华丽的发髻冠,手中持水罐;整个面貌显得安详而睿智,象征着湿婆保存和超越方面的能力。三面相的三面分别象征着宇宙的创造、保持与毁灭。
将湿婆的三面像分解开来,则每一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的恐怖相在造像中是较为多见的一个种类,笔者已发表针对其的研究文章,故本文着重关注其余两面的具体内涵。
埃洛拉第16窟中的浮雕作品
永恒的湿婆
温柔相(Vam adeva),在湿婆的诸多面貌中象征着“保护”或称“保持”。在笔者的相关文章中曾探讨湿婆五相,提到温柔相在五面林伽像(pancham ukha)中一般出现在雕像的右侧。但“Vam a”意为左边,在湿婆——沙克提中(表现形式之一为半女之主相),左边正是女性半边的位置,故左侧象征着女性以及美丽。温柔相通常表现为女性,相对应的元素是“水”,故其形象往往是恬淡、典雅而充满诗意的。在《梨俱吠陀》中,“Vam adeva”还是一位先知的名字。
超人相(Tatpu rusha)在前文的五面相中也曾谈到,即在五相中它象征大地,朝向东方。据传说五相中东方的一相是最先诞生的,被认为是第一张面孔。而“Tatpurusha”有时被解释为“他人”( “his person”),故一个总在某人背后给以支持保护的神灵便是“Tatpu rusha”。在湿婆的三相中,超人相将女性的柔美和男性的刚强中和一处,把宇宙生命变化中形态相反的两方面完美地协调统一起来,达到了生命永恒存在的至高境界。温柔相与恐怖相仅仅是宇宙生命不同侧面的表现,而超人相却体现了宇宙至高智慧内心彻悟的宁静与精神超脱的淡泊。超人相总是表现为冥想状,似乎在祝福着整个世界。
象岛的湿婆三面相影响之大,几乎成了湿婆“三面相”的代表。实际上以“三面”为主题的湿婆像在印度还有一些,如与象岛几乎同期的埃洛拉石窟群中,也有对湿婆三面相的表现。埃洛拉第17窟的一面壁龛浮雕,虽紧邻第16窟凯撒拉,但雕凿水准远不及第16窟。关于第17窟的文字记录不多,一方面是其规模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洞窟破损的较严重。此像破损较多,为一尊湿婆三面立像,整个雕像颇有肉感,但显得力度不足;站姿略显生硬,是明显的转折期风格——在巴洛克风格成熟之前,还留有古典主义的遗风。
埃洛拉第16窟中的浮雕作品也表现了三大神灵的三位一体相。该像呈半莲式坐相,只能辨认出一只手作施与式;面向三方的脸部已模糊不清,因其所在凯拉萨窟是湿婆的神殿,故中间的面部应是湿婆,而两侧分别为梵天和毗湿奴。整尊雕像构图稳定而彰显力量感,使人望之而顿生崇敬之情。
另一件表现湿婆三面相的雕塑《永恒的湿婆》(Sadashiva)是位于卡朱拉霍寺庙群旁考古人类学博物馆的藏品,约作于11至12世纪。卡朱拉霍神庙群始建于9世纪左右,除了寺庙群的建筑堪称杰作外,其雕刻也展现了高度成熟的印度巴洛克风格——即繁缛的装饰以及夸张的动态,其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便是神庙内外的女性形象雕刻。而卡朱拉霍以供奉湿婆林伽为主,湿婆造像则较为程式化,在寺庙外壁上的湿婆像往往造型单一,且体量较小。这尊湿婆像约有一米高,采用暗红色的砂岩雕琢而成。雕像呈安逸座,目前只能看到两臂,且手部都毁坏了,左手似乎托举着某物,右手类似于说法式但还曾抓着某物。三面中较为注重正面的刻画——湿婆束发髻饰以发髻冠,对头发的刻画较为概括,而对冠戴雕凿细致;耳饰仍保持惯式两边各不相同,一边代表男性耳饰,一边代表女性耳饰;其余配饰如项饰、臂钏、脚链均逐一琢磨,显示了精细的雕刻工艺。象岛的湿婆三面像,其三面比例几乎是均衡的;而这尊三面像的三面之间比例相差悬殊,正面的脸部大小几乎是两侧面孔的两到三倍,且两侧刻画较为概括,这里几乎看不出两侧的两面有很大的差别,更无论恐怖相与温柔相,而只能感受到正面湿婆像于冥想中所呈现的淡泊与智慧。这座雕像形体塑造颇有肉感,细节刻画也很精彩,只是少了印度教艺术初兴时期雕刻所具有的力度和浪漫主义情怀。在卡朱拉霍西庙群中的坎达里亚·摩诃提婆神庙(Kandariya Mahadeva Tem p le)中,有一个小型壁龛中供奉的湿婆三面像,与这尊雕像几乎一样。说明时至此时,在卡朱拉霍已经形成了关于湿婆三面相的固定程式,这就是为什么在看到这尊雕像的时候你会觉得少了点什么。我想,所缺的就是程式化内很难具有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吧。
在讨论湿婆三面相问题的时候,遇到的一个突出难题就是常常因为雕像本身的缺损或风化而丧失掉一些雕凿细节,则难以判断三面相之三面分别是什么,也就是说,其究竟是三大神构成的三面相,还是湿婆三相构成的三面相?除这个问题之外,在鉴赏三面相的时候还是偶有乐趣的,它正好体现了印度人不喜圆雕而偏爱浮雕的特点——如是以圆雕表现的话,多面神像则四面相会更多一些。基于此,一位学者针对印度浮雕的论述颇有趣,亦可作为本文的结语:“浮雕是印度雕刻的主要形式。印度雕刻和绘画同源,只是表现的工具不同而已;浮雕比起绘画适应性更大: 它既经久,又坚固;既可以放置室内,又可以放置室外;在宗教崇拜方面,浮雕的正面性更适合于信徒瞻仰,而圆雕就面临着它的背面所给予人的那种非神圣性的感觉,‘谁愿意从背后看神呢?’古印度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是‘没有人’!”[7]
注释
[1]“Mahesham u rti”中的“Mahesha”意为“伟大的主”,“m u rti”则为神像的意思.
[2]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龟往世书》是18部大往世书之一,约17000颂,它一开始叙述毗湿奴在搅乳海时化身为巨龟。搅出的吉祥天女称为他的配偶。不过,这部往世书的主旨是将湿婆奉为至高存在,虽然它也一再强调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是同一的。
[4]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922.
[5]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772.
[6]洪莫愁.印度宗教艺术的象征符号.h ttp://www.docin.com/p-5894450.h tm l
[7] 邱紫华.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