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7-03-27 08:59吴海洲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吴海洲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

摘 要: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基础性作用。对于高中学生的基础学科能力,以及是否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都与高中数学的学习息息相关。因此,通过研究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性,从而完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一、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可以产生愿望,是动力的源泉。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国各大高校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希望把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渗透到每一次课程当中,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体课程体系。

兴趣,是在人类心理倾向中特有的一种,在高中数学方面,教师的教导成果是否有效,是否有所提高,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学生对此方面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实际的学习主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学生本体的角度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在現有的高中数学课程中,学习兴趣是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汲取知识的关键点,对于高中数学拥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够在抽象的数学学习中产生积极的需求学习情绪体验,这种强大的内驱力激发了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不难发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弱对教学成果的影响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现有超过60%的高中生对现在的高中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究其原因,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固有单一教条化,同时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学生的学习已经远离实际生活,主要的学习方式来源于教师的传授。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生活体验,而如今却成为“被填的鸭子”,被动吸收着这些抽象的知识。如此,在这种对兴趣具有负面影响的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便失去了主动汲取知识的自主能动性。

当然,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从学校的客观要求转变为学习的内在兴趣,而不是“三分钟热度”的临时起意,让数学变成学生的主观需求,不再成为负担。但是,提升学生的高中数学教学成果,并不是单单依靠学生学习兴趣就能解决的,我们的教学质量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来讲就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虽然教与学的关系中存在矛盾体,但是离开教就没有了学,相反,没有学也就无所谓教,教是学的基础,其最终将通过学来实现其结果,在这两者之间,它们相互渗透,互为作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转变。因此,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正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最终依据,在教学中,无论是立足点、出发点还是归宿点都是学生的“学”。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则是以“教”为主,单单只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正是我们所要转变的。

在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中优化。教育教学是随着时间在不断进化更新的,教师需不断挖掘新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发展的同时,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也需要有着更深层的需求。为此,高中数学教师也要深入发掘,不断完善创新更符合现状的教学方式,以教学的重点及标准为基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这要求教师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采取更为严谨的教学方法,以概念、公式、定理作为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进而相互协调、融合并转化。为此,着重整理知识结构,将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完善教学的系统化及逻辑化。

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过程,在双方均以积极正面的心态融入教学过程中的时候,教学质量则能得到最大化的提高,这种情况是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并取得有效成果的基础。对于目前尚不能改变的课堂教学途径来说,高中数学教学尤为需要注意完善正确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本体主动探索的需求。“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善学与否,更切实地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高中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积极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愿,唤醒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也在逐步重视对学习兴趣问题的探索。在诸多的研究问题中,大部分只从教师或学生进行单方面研究,而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实际上,单单依靠其中一方面的提升是很难完全达到需求结果的,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探索学生兴趣与教学质量相关方面的结合成效。

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全神贯注地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效果正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的。为此,我们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引导,联系数学基本知识,结合重点,着重展现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的趣味性,保持课堂氛围的活跃度,使学生自然融入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融合,用数学独有的逻辑魅力来发掘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感知活动中汲取知识,在活跃的思维中掌握方法,真正领略数学知识的美妙与奥秘。

1.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学识阶段,思维的发展将会影响认知判断能力的稳定性,不够成熟的思维能力会让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价值产生迷茫感及抗拒力,从而造成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可言。兴趣的缺失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学生丧失了积极性,究其原因是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会出现部分课程没有学好,导致持续学习难度增加,从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对高中数学学习很有帮助,扩大化的思考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呈现出的一种扩展状态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想法,积极鼓励学生以发散思维思考,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启发引导、实际演示等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达到强化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在一个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多方案并存,但是在当前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地注重课本知识,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题海战术”,缺乏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对于这样的情况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发散思维是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持久的有效措施。

2.转变学习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希望你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转变学习观念,不仅仅依靠“以老师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需要以兴趣为前提,主动汲取数学知识,加强对数学多角度的理解及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陈旧的学习观念,让兴趣占领学生的学习基础起点,这样的教学将会带来非比寻常的效果。

很多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都是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当我们把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通过探本求源抽象出一些有趣的数学模型时,学生对数学方法的体会就会深入浅出。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根据课程内容,介绍数学发展历史,这样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将是一个启发、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地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新模式,教师不能满足于具体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的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猜测、验证、推理。然而,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头,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有整体认知,给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这远不是一本教材或一套教参所能做到的,只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这两方面共同提升,互相依靠,相辅相成,才是我们未来高中数学发展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B.A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6-58.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2-236.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