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虎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摘 要:研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要想使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科学的选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选题
一、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选题中存在的問题
1.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提问意识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养成了只思考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不主动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学习中逐渐丧失提问意识,从而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2.选题不切实际,空、大现象严重
一些学生在选题之前并没有充分地对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其在选择的过程中不按照实际情况出发,好高骛远,经常选择一些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这些课题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在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会因为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出现挫败感,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选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毫无研究价值
学生在选题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对资料进行查阅后再对文献进行综述,他们所选的题目是别人早已经研究过的,已经有解决方法的问题。学生对这样的题目进行研究,也只能是做无用功,这样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还使研究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4.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当
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教师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题时大包大揽,帮助学生选题,这样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不闻不问,完全由学生自己掌握进行,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说明,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放任自流,不符合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最初目的。
二、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科学选题的策略
1.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选题
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选题,能够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素材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挖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从而更好地利用地理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当学生选择研究“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题时,教师应该对所有选题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分析,让那些从小生活在农村地区,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学生来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并让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农业生产接触较少的学生退出研究小组,选择其他的课题。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还能够利用自己在地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自家农业区位选择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在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性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投其所好,让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如,当教师了解到有学生喜欢研究天文知识,这些学生都想将天文作为研究的方向,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题,并将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召集在一起,让学生一起来讨论。在讨论中,当学生谈到宇宙天体、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等问题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讨论中出现歧义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验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验证和说明的过程中,天文研究小组的学生就会最终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3.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课题
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等不同,在同一条件和学习环境下,学生在专长以及能力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如有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有的学生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有的学生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有较强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地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课题。
如,当学生在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这一节课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擅长计算机的学生来共同进行研究。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选题要比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在选题的过程中,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和重点部分。所以,教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选题,避免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新荣.基于项目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导课例[J].教育,2016(29).
[2]钱丽丽.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如何科学选题[J].中学课程资源,2015(15).
编辑 谢尾合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