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案例:《揠苗助长》教学片段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觉得这则故事中的农夫错在哪里?
生:他不该将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生:他太急于求成了,禾苗应该自己长。
生:禾苗最后都枯死了,就是因为农夫好心做了坏事。
师:那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生:做事情不能太着急,不然反倒会把事情做得更糟。
生:事物发展有规律,不能违反这个规律。
生:要有耐心,不能太急于求成。
师:是的,看来大家对这则寓言真正学懂了……
以上教学是这则寓言学习的结尾部分,主要教学指向是帮助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提炼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诚然,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似乎已经能够将寓言的寓意说出来,达成了寓言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针对以上教学,笔者以为有这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反思。
寓意的把握应注意无痕的过程。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某方面的道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生硬地概括、机械地总结并不能真正与儿童知识结构相融合。贴标签式的寓意,或是口号化的提炼,完全脱离寓言教学故事性、趣味性的特点,是不妥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应当使儿童习惯于辞藻华丽的空话,也不应该教给儿童在没有要求表现出精神力量的具体情境中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将这句话与寓言的寓意教学联系起来,就是对于寓意的把握,需要渗透于寓言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课堂创设的寓言学习情境,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内化对寓意的理解。不为了寓意而讲寓意,避免寓意教学的形式化倾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正是以上教学所忽略的。
对寓意的解读要注意儿童的视角。《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新鲜活泼,其中,农夫“天天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终于想到办法,累得筋疲力竭的“开心”,回到家告诉儿子自己妙招时的“得意”,这些内心活动的描写既让故事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也带给学生有趣的学习过程。比如,抓住“焦急”一词,可以从农夫为什么事情焦急,从哪看出他焦急,他焦急之中会说些什么?你能表演出他的神情动作吗?虽然故事本身的语言是精炼的,但有了这样的拓展学习,课堂一定充满了趣味,而在這样的趣味学习之中,学生会用自己的朗读去体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直至水到渠成地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故事中的人物不对在哪里,故事能让人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些都是站在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眼睛来发现,老师蹲下身子引导学生走进寓言之中,这样对寓意的解读才不会变为成人的思维,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寓言,接受寓意。以上片段不足之一便是对儿童视角的忽视,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是一群“学究”的表演,看不到儿童的活泼天真,也看不到儿童眼中的世界。
寓意学习要走进儿童的生活。寓言中的形象往往是以比喻的形式出现的。寓言中讽刺、批评的真正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就故事讲故事,就寓意讲寓意,如果不能与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那么寓意学习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与学生的成长有机融合起来。将儿童的生活引入课堂,将寓意与相关的生活现象整合对照,这样的学习就会“活学活用”,让寓言学习有了现实的意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上教学,看不到学生情感的参与,看不到寓意内化的真正价值,课堂缺少“温度”,学习没有生趣。让学生换一个角度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人做与农夫一样的事情,比如班级中有的学生周末在家长的要求下,报名参加四五个不同的兴趣班,从英语到乐器,再到棋类,忙得连外出活动的时间也没有了,周末反倒比平时上学还要累。学生们针对这种现象讨论会有怎样的结果,因为这种情况多多少少会发生在孩子自己身上,他们当然有话想说,再与《揠苗助长》这则寓言一对照,是不是马上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时,这则寓言故事才会真正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关注儿童的切实需要,是我们进行寓意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思考和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