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有退缩之时
曾霖(10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很好,还担任班干部,可是前不久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每周三的上午她总要生病不上学,不是肚子疼就是咳嗽。我仔细观察,认定她是在装病。跟班主任联系后我才知道,原来每周三轮到女儿当值日班长,任务是站在讲台上带领全班同学早读,女儿生性腼腆,害怕抛头露面,所以装病不上学。我很生气,回家斥责女儿胆小懦弱,不负责任,辜负老师的信任。女儿不反驳,只是哭个不停。我命令她第二天向老师道歉,再到周三必须勇敢上台领读。没想到,第二天她真的病了,哭闹着非要转学不可,否则就不再上学了。唉,生了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女儿,我该怎么办?
陈国强(14岁男孩的爸爸):女孩子性格内向,倒也罢了,我儿子长得人高马大,还是校足球队的守门员,居然也是一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主儿!他身体素质不错,反应敏捷,教练说他很有培养前途,只是心理素质不过硬,所以在球队里只能担任替补守门员。上个月,球队参加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在半决赛前,主力守门员受伤,我儿子终于盼到了上场的机会。可是在做热身运动时,他拉伤了大腿肌肉,与上场表现的机会擦肩而过。事后教练告诉我,其实我儿子没有拉伤肌肉,他是为逃避上场而诈伤,球队准备开除他。回到家,我狠狠地训斥了儿子一顿,骂他没出息,没有男子汉的担当。儿子哭得很伤心,对我的批评不反驳也不接受,整整一周不肯跟我说话。我琢磨,这小子该不是得了什么心理疾病吧?
主持人:对家长来说,上讲台领读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关键比赛中出场甚至是令人热血沸腾的事,所以家長不能接受孩子的退缩行为;在孩子看来,这些抛头露面的事很可能是严峻的挑战,众人的品头论足、出错时的嘘声等都可能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所以孩子的退缩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庞教授,我说的对吗?
庞晓玉(心理学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没错,当孩子出现退缩行为时,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谁都有退缩的时候,包括我们成年人。
曾霖:但是,孩子遇事往后躲总是一个问题啊!我在一个家庭教育讲座上听专家说,这叫逃避型人格,如果不予以矫正,将来孩子会成为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人。
主持人: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请庞教授谈谈什么是逃避型人格。
庞晓玉:逃避型人格也称回避型人格,是一种人格障碍,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不能应付。有逃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而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一旁。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时,却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一般都被老师视为学习认真的好学生,经常受到表扬和肯定,可是当老师委以重任时,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
陈国强:这么说来,我儿子也有这种人格障碍!
庞晓玉:孩子是否有逃避型人格障碍,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用严格的程序进行诊断,家长千万不要盲目地对号入座。刚才两位家长所说的情况,我认为都达不到逃避型人格障碍的程度,只是有些苗头而已,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都可以予以纠正,只是家长需要引起警觉,以免情况恶化。
揭穿孩子太残忍
何桦犁(11岁男孩的妈妈):孩子年龄小,遇事退缩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能容忍孩子乱找借口。去年暑假,我带儿子去外地旅游,按照行程安排,我们要在一个大型游乐场玩一天,可是儿子死活不肯进去。我觉得奇怪,孩子哪有不喜欢进游乐场的?儿子说,游乐场没意思,门票那么贵,不玩也罢。我说门票都包含在旅行费用里,不需要另外付钱。儿子又说,他不喜欢刺激的活动。我猛地意识到,他是害怕玩过山车之类的惊险游戏,于是嘲笑他是胆小鬼。儿子没有反驳我,默默走到一边,拒绝与我说话。后来,我几次旧事重提,想知道他的真实感受,他都岔开话题。我感觉他有心理阴影。请问庞教授,孩子遇到挑战就退缩的原因何在?
庞晓玉:孩子遇事退缩,是自卑心理在作怪。心理学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对自己的评价较低,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当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强紧张感,产生心理负担。
3.挫折的影响。有的人过于敏感,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造成沉重打击,导致他们消极悲观,从而变得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若不能消除,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造成他们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
何桦梨:孩子为自己的退缩行为找借口,是否属于撒谎?该怎样矫正?
庞晓玉:孩子为自己的退缩行为找借口是一种自我保护,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不需要矫正,倒是您当场揭穿他有百害而无一利,需要矫正。
何桦利:啊?庞教授您快说说,揭穿孩子有哪些危害?
庞晓玉:首先,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眼里保持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希望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个好孩子,是个让父母骄傲的孩子。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会特意隐藏起自己的缺点,或者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当您揭穿孩子,认定孩子是胆小鬼,其实就是对孩子的自尊心发起挑战。在孩子眼里,他会认为您已经瞧不起他了。
其次,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一个孩子,当他面对新事物,有迟疑、害怕、担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是因为他对自己能否应对不那么自信,从害怕、担心到接受,他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在他一开始出现退缩心理时,就直截了当地把它说出来,就等于认同了孩子的不自信,并在无意中让孩子更加坚定了自己无能的认识,这就等于给了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再次,会破坏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缘于一种信任,如果父母经常性地揭穿孩子心底的小秘密,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他就会认为父母不值得信任,从此以后,他面对父母时,就会更加刻意地去隐瞒,以此来保护自己的秘密。
增强自信是关键
卞景田(16歲女孩的妈妈):既然家长不能当场揭穿孩子,那么,面对孩子的退缩行为,家长该怎么做呢?
庞晓玉:首先,家长要尊重并理解孩子的退缩行为。发现孩子有退缩行为时,家长要心中有数,但是要嘴下留情,不妨装聋作哑。不要以为你把孩子的问题说出来了,就可以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真正的解决办法是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孩子有时间去应对面临的挑战。
其次,以不留痕迹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之所以会退缩,往往是信息掌握得不够全面,从而产生不自信。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地了解将要接受的挑战,以及为了应对挑战所应该做的准备。当孩子对事物有足够的了解后,他的内心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发生改变。
鲁君尧(13岁女孩的爸爸):我女儿也有退缩行为,而且她的自卑心理很重。请问庞教授,纠正自卑心理有哪些办法?
庞晓玉:家长纠正孩子的自卑心理,不妨试试以下办法:
1.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必须从改变认识入手。家长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引导孩子认识自卑的利与弊,增强克服自卑的信心。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让孩子保持自卑,而是要使孩子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奠定心理基础。
3.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当孩子面临挑战感到自信心不足时,家长不妨给孩子壮胆:“事在人为,你一定会成功!”激励孩子以“豁出去了”的心理去迎接挑战。只要事前不过多地预想失败,孩子就会产生自信心。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