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炬 王红震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21)
据中国青少年健康大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 38%;小学生近视率 32.5%,初中生 59.4%,高中生77.3%,大学生80%;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令人堪忧,应引起高度重视。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关系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和动力,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能课程的开设进行调研,把握广东省高校体能相关课程的现状,预测体能课程发展趋势,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高校推进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目前广东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令人堪忧,对于每年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来说,学生谈“测”色变,测试时出现昏厥、骨折、突发性疾病的情况相当多。以2014年的体测为例,东莞理工学院体育系主任赵全表示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跑步、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方面的素质大幅度下滑。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能有一半的学生达标就不错了,有的肥胖学生连 1个引体向上都无法完成。广东医学院在女生跑800米时甚至设有专门的救护车及医生,因为女生身体耐力性太差,老师们最害怕的是跑完了出事。而有些班级起码有三分之一的男生引体向上不合格。
表1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虽然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全省普通高校体能训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所有普通高校的普通学生(体育专业除外)没有开设专门的体能相关课程。目前全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基本上被融入到专项体育项目训练课程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体能相关课程。学生入校后就开始选择各种专项课程,选择项目的数量、时间长短不一。所有高校都能够为学生开足两学年体育必修课,且基本采用专项选课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学年选课制和学期选课制,因此,各高校开设专项体育课程和可供学生选择课程数量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各高校开设课程情况来看,当前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对体能训练的重视不足,在全省的普通高校中开设体能相关课程对于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了可能。
2.1.1 体能
关于体能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释。
体能(Physical Fitness)一词源于美国,在英文文献中指身体对某种事物的适应能力。体能在法国被称为“身体适应性”,在德国被称为“工作能力”,在日本被称为“体力”,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被称为“体适能”。
我国1984年的《体育词典》指出,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992年的《教练员训练指南》指出体能是运动员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中国台湾学者龚忆琳(1995)认为体(适)能可分为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前者即运动体能,后者是个体为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增进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体(适)能。
中国大陆学者熊斗寅(2000)认为体能分为大体能和小体能。前者指身体能力,后者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训练。王兴(2008)认为体能是体力和专项运动能力的统称。郭恩显(2008)等人认为体能在结构上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四部分。王晓刚(2014)认为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以及心理品质。
2.2.2 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一门新学科,关于它的理论与思想,国内外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国外一些专家认为体能训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 Training,即在运动生理、运动生化和医学等有关原理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提高机体对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适应能力的训练;二是 Coaching,即运用生物力学和专项理论知识所进行的技术、战术训练;三是Conditioning,即应用心理学、营养学和管理学等原理是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对体能训练理论进行了探讨,如吴东明(2005)、张英波(2006)、杨世勇(2007)、沈剑威(2008)、李萍美(2009)、 王向宏等(2010)等人分别研究了体能训练的理论、方法以及实践。多数认为体能训练是采用各种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运动员的各生理系统的技能和代谢水平,改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以及发展期运动素质的健康素质,从而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专门身体训练。
2.2.3 体能教育与体能教育课程
国外对体能教育的研究开始于Slava(1984)提出的基于标准的体育项目长期效果分析。1985年,Jewett、Bain和 Ennis等人认为体能教育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有关体能知识、发展有益的健康技巧和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课程设计是学生结合动作技能学习、培养个人活动习惯、态度与动作技能的发展,建立个人运动规划与体能知识。
199 7 年,Strand、Scantling和Johnson提出了体能教育课程源于3个主要需要:第一,学生需要学习为什么发展和维持足够水平的体育活动和体能;第二,学生需要去参与终身体育活动;第三,学生需要制定个人终身体育活动计划和具备所必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
200 2 年,Corbin和Lindsey提出了著名的阶梯式终身健康体能理念(Corbin's stairway)。第1阶段是规律运动——学习正确运动方式、养成个人运动习惯并能享受运动乐趣;第2阶段是改善体能——达到健康体能的某些标准;第 3阶段是个人的运动计划——能正确选择个人的运动方式并进行科学评估;第4阶段是自我评估——能测验自己的体能并解释测验结果;第5阶段是解决问题与做决定——成为有知识的运动消费者。阶段数越高表明一个人规律运动的独立性越强。
199 9 年,台湾学者方进隆提出了概念导向的体适能教育模式,将体适能教育模式融入健康与体育领域教学之中,尤其是学校教导概念导向的体适能模式是一种新构想与尝试。
国内学者朱伟强提出了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思想,通过传授有关体能的知识、重视运动技能的获得,兼顾乐趣与知能的学习,将规律的运动习惯融入生活中。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讨论与探索普通高校通过设置体能训练教育课程来使在校大学生学习身体训练活动的知识以及接受身体训练理念,目前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尚未出现,属于空白地带。
2.2.1 国内研究的局限性
虽然我国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对体能训练教育理论的认识不足,对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几乎都是围绕着专项体能训练项目来开展的,重技能轻体能的痕迹非常突出;第二,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体系,缺乏普及终身体育的理念与思维方式;第三,体能训练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教练员大多由田径教练员担任,理论认知与提高水平不够;第四,体能训练教育的内容不当、方法不科学,混淆了运动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不同的体能教育知识;缺乏科学的训练教育方法。
2.2.2 国外研究的局限性
国外学者虽然对体能训练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但是也缺乏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国情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外研究者对体能训练教育理论更多地强调了认知成分,忽略了体能训练的专业知识与方法。他们的关注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的、独立自主的体能和健康的消费者,如何教会学生去理解体育活动和体能锻炼中 “为什么”与“如何做”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与行为和生活选择相关的自我责任感,因此,研究重点自然就集中在人的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中小学阶段以及中老年阶段,而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教育很少关注或几乎忽略。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在本项目的研究领域是一个空白,但是与该项目相关的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仍然为在中国在当前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当前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大背景下本项目的研究极具理论价值。
3.1 高校体能相关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促进我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广东省在校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有利于推动广东省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因此,体能相关课程的开设作为一种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顶层设计。
3.2 广东省各普通高校所有体育专业教师积极响应并投身到体能相关课程的实施活动中。一方面,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广东省各高校均具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育教学运行制度,保证了体育课程的正常设置。另一方面,目前各高校拥有一批相对成熟的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加之目前全国体育类专业院校均有体能专项基础理论课程,为课程理论及相关内容的设计提供借鉴和支撑。
3.3 在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堪忧的形势下,体能相关课程恰恰可以满足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符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值得在全省内实施和大力推广。
[1]张良力,袁运平.对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7):74-78.
[2]朱伟强.基于概念的体能教育课程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8(7):19-22.
[3]季勋龙.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课程教学模式之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5(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