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2017-03-25 18:36王昭池建
成才之路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高校

王昭+池建

摘 要:从管理环节、教学环节、评价环节以及配套环节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途径;高校;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01-02

中国自1999年提出创新教育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虽然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高水平重点高校而言,其在创新教育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管理环节

(1)管理理念上,过于强调“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管理环节的大力配合,而管理理念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因此,管理理念是否正确应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一方面,重在“管”的管理理念所导致的学生情绪上的对立不利于学校的长远稳定发展,破坏了“生态校园”应有的自然、和谐、民主;另一方面,过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时间、空间条件,而且易于进入学生自觉性与主动性更差的恶性循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发展规划上,过于强调“时效”。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短期内体现效益,因此,其发展规划、政策导向过于强调“时效”,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绝非短期可成之事。一些大学生也在学习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重理工、轻人文;重工具性,轻哲理性;重眼前实惠,轻长远发展,忽视了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整体提高。因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不仅是一个知识、理论与技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人文熏陶、价值引导的长期过程。

2. 教学环节

(1)教育理念滞后。尽管我国已经提出创新教育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实施,但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不一定能够适应现行的各种标准化考试制度,还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会习惯于简单的死记硬背和重复的作业、练习,丧失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则是思维不够活跃、想象力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另外,传统观点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在学校教育,诚然,学校也确实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但从长远来看,应把教育扩展至整个社会,即让全社会所有的组织机构都树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和教育意识。

(2)课程设计欠灵活。地方高校同一般的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同,基本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几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但往往部分学校教师及其学生表现出重基础课轻选修课的趋势,学生在选修课程的过程中很少依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更多要考虑需不需要占用自己很多时间、考试是否容易通过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设置选修模块的初衷。从课堂内容设计上来看,我国一般以讲授原理为主,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辅之以实验、案例等。对比而言,美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对热空气上升原理的教学设计是自己动手制作热气球,学生要自己收集资料、研究热气球的各种原理、准备材料、动手制作,失败了再来,直到成功。这样,整整一个星期的教学时间都花在制作一个热气球上。而这在我国的一些学校是很难实现的,不仅课上时间不允许,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多被各种考试侵吞。不难看出,美国小学生花了一周时间所掌握的知识原理,教师只需10分钟就可以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但却很难调动起学生在实践动手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教学方法僵化。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一直以提示型教学方法为主,其他的教学方法涉及较少。这种方法的长期使用使教学陷入了单纯讲授的误区,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常见的状态是,教师一走上讲台便是一讲到底,即使穿插有师生间的互动,也未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观念加上缺乏形象、具体、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附属者,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并且养成了不爱思考、不主动探究的习惯,从根本上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4)教师水平不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要培养创造型的学生,首先教师本人应当是创造型的教师。”现有地方高校中,站上讲台的主力骨干教师多是在中国教学改革之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基础扎实,但开拓创新能力不足。实施创新教育以来,大部分教师提高了创新意识,加强了自身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投入,但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结构上以及课堂教法上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条例和思维模式,难以有大胆的创新。

(5)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对于教师而言,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将知识通过语言传授给学生是最简单易行之事。但对学生的情商以及思维的培养却难以用有形的文字或语言来承载,只能蕴含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要比传授知识本身难得多。让学生在课堂中融入课堂并参与课堂活动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教师应该努力实践并积极尝试。而现实是大部分教师只立足于简单的知识讲解与传授,较少思考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种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做法表面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以成绩衡量),实际却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

3. 评价环节

评价方法的选取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采用具有很大的导向性,也是部分教师创新实践兴致不高的主要原因。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主要立足于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教学工作的难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在课前付出大量辛苦的劳动,而这些工作在评价考核体系中难以得到适当的体现。鉴于评价考核的导向性,即使教师在最初保持开拓创新的劲头,也难免在评价得不到正面体现、甚至是负面体现的情况下选择放弃,由此导致教育生态的失衡。

(2)对学生的评价。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受传统教育理念支配的教师偏爱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而对于问题多而杂、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却进行打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片面强调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但一旦学生提出了自己学科领域以外的问题,却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无形中给兴趣盎然的学生泼了一盆冷水。二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目前的高等学校采取的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如某网站所述,首先,由课堂考试所得到的学习成绩一般占70%,其他包括文体、品德、能力等占30%,在综合测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分数;其次,测评中各个方面全部采用量化的方式,如各类积极分子(包括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加7分,无偿献血加6分等等。这种绝对的量化不仅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容易使他们在勾心斗角的功利心中迷失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些学生为了这些分数,即使自己没有兴趣,也要勉强去做,并且常常流于形式,这并不能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任何作用。

4. 配套实践环节、配套系统滞后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这需要各类配套设施提供必要的支持。一是軟硬件环境。随着创新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但对于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尚显不足。二是校企联合平台。为了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大部分高校都开始了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这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这种联合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

二、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1. 调整管理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保障

地方高校应改变现在“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两种极端,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要求,但在管理理念上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变限制为“为创新提供机会”。教师要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不单纯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这种角色转换的做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做人,是大学生能力与素质训练的又一途径。

2. 修改评价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

评价是管理、教学等一切人才培养活动的导向。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评价的目的不应是为了给学生排序、贴标签,而是要通过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不论针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应加强对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的测评,而对于测评方法的确定还有待于更多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这也是创新激励机制的一种。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的考核应当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中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3. 完善配套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绝非教育系统一己之事,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各级各类组织的共同参与。针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能与之联合的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应给予全力支持,为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真实情境。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的建设如何能落到实处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在联合行为中为企业找到利益所得,这才是实践环节长效机制建立的源泉。学校可考虑诸如请教授为企业员工提供免费的理论课程培训、免费为企业做问卷调查、在校内开展各项竞赛时以企业冠名等方式。

4.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教育中最应该身体力行的就是立足本职工作,尝试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坚持创建“生态课堂”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育的个性化原则、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原则等的前提下,总结出若干适应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方法,如小组竞争法、自主学习法、分析讨论法、知识竞赛法、任务教学法、编排小品法等。上述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加大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力度,通过课堂环境的塑造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更深层次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演示等促使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给学生提供一个无心理压力的生态课堂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提出平时在公开场合下不敢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予以解决。

三、结束语

培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即是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组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龙宝.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特征与创造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3(04).

[2]李思静.浅谈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3]孙清武.创新教育条件浅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4]樊泽恒,陈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0(01).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高校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