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儿
“素色课堂”是我国小语界专家、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汪潮提出的一种小语教学理论,笔者曾在继续教育培训时聆听过他的讲座。无独有偶,近日重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更是体会到这种素面朝天、素而不简的魅力,回忆反思自己的教学之路,心有所感。
“素色”的教学语言
素色的教学语言应是一种平凡中彰显睿智,睿智中体现生本的语言,恰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般的自然贴切。它区别于我们平时课堂中那些作秀的现象,或像个小丑似的语调夸张;或清冷得如戏曲中的旦角;抑或是生硬地套用预设中的语言,甚至违背文本价值一味迎合肯定。
在这方面,笔者非常喜欢特级教师虞大明的课。虞老师在课堂上,平时怎么说,就怎么说,偶尔幽它一默,偶尔明知故问,偶尔重复几句,皆是信手拈来。看似随意得像聊天,但万变不离文本,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学指明方向。虞大明老师在执教《麦哨》一文时,有个学生生把“剥(bāo)开叶片”读成“剥(bō)开叶片”。虞老师微笑着说:“茅草叶片是剥(bō)不开的。”“茅草叶片剥(bō)你是永远剥(bō)不开的。”如此两遍,该学生恍然大悟,同学们也都乐了,更是深深记住了“剥(bāo)开叶片”。这种智慧随处可见。比如虞老师让学生找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圈出关键词。在反馈时,虞老师这样说:“吹麦哨这几个字没有一起出现,你们怎么圈?”“你把吹和麦哨圈起来,中间加一条横线,这是很好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朴素的语言,让学生渡向方法的彼岸。
“素色”的教学过程
“简约大师”于永正在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感慨地说:“五十多岁了才明白,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据说,于永正老师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教案上只有简单的三句话:认识生字;读好课文;写好回信。作为小语界的名师,于永正的功力之深我是望尘莫及的,我们也不可能只凭寥寥数语就走进课堂。但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就如于永正的名字一样,他所追求的课堂就是这样简约、自然、扎实。为此,笔者特意去网上学习了于永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实录。果真如上所说,这节课就围绕学词、读文、回信展开。课堂看似不温不火,似乎教学节奏慢,学生也很静,但却是顺学而导,学生的大脑在深入思考,扎实有效。汪潮教授的“素课论”和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小语课堂追求新潮时尚的氛围下,他们都提倡回到原点,教学过程无非就是简单的听说读写,写字教学不再可有可无,而是一笔一划尽显美;词语教学不再蜻蜓点水,而是一字一词总关情;朗读指导不在昙花一现,而是一腔一调尽用心。
笔者认为,素课就该如此。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是一条主线,三四条枝干而已,至于花瓣树叶,那是课堂中生成的精彩。它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独到的解读和深入的剖析,一言一语甚至一个标点都反复推敲过。所谓功夫在课外,学生恰如孙悟空是怎么也跳不出如来佛手掌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平凡却不平庸。
“素色”的教学方法
汪潮教授说:“素课要告别造作,不留做课的痕迹。”笔者觉得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不矫揉造作的课应该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大美,这尤其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上。记得前几年,多媒体的使用大多追求奢华,时不时地来点动画效果,背景音乐泛滥,课堂被网络、图画、音乐等包装得过度臃肿,就如一束塑料花,鲜艳无比,却生气不足。现如今,纵观大师级的课堂,多媒体的制作和使用正在朝简约化发展,这也正是素课所追求的。
在这个问题上,汪潮教授的观点是: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可少用的不多用;在關键处反反复复用。的确,多媒体的过多使用非但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体会桂林的水清、静、绿的特点,多媒体播放桂林水的图片,却无视文本的存在,学生根本还未潜心会文,过多的图片前导,遏制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使得语言文字的学习浮于表面。笔者认为,多媒体要用在实处,用在关键处。以虞大明老师《金钱的魔力》一课为例。
师:相信每一个读了这篇小说的人,都会觉得有一个自然段对托德的鬼相刻画得淋漓尽致。哪个自然段呢?就是——(课件出示)
师:你们在这段话旁边写上了什么旁注?
生:见钱眼开,虚情假意……
师:这番话是描写托德的笑容的,你知道笑有哪些种类?
生:微笑、哈哈大笑、捧腹大笑、眉开眼笑、讥笑……
师:老师也找了一份材料,请看大屏幕。
虞老师恰当好处地使用了一张沙皮狗的脸部特写照片,形象地令学生们感悟到了托德的“虚情假意,见钱眼开”。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素色课堂”不能机械地理解成为简简单单的教学,更不是回归课改之前那种传授性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恰恰相反,“素色课堂”是要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善于总结课改经验和教训的时候,洗尽铅华,回归本真,多点语文味。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素面朝天的语文老师吧!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