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是一篇耐人寻味的佳作。解构小说的场景叙述艺术,也许能为观照此文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更好地揭示一般感知意外的奥秘,减少一点流于平俗的解读与教学,增加一点穿透肌理的力度与深度,提升学生“智性的理解力和审美的感受力”。
场景原指喜剧或影视中在特定时空下人物活动构成的场面。曹文轩说,小说就是讲故事。任何故事都是由一个个场景片段连缀而成的。场景就是一个故事发生发展的基本叙事要素。《窗》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病房里两个病人之间的故事,在极简的场景转换中完成了叙事弧线,向读者传递了丰富而有意味的信息,引发对人性美丑善恶的深刻思索。细细品咂,《窗》的场景可拆分为感知层场景、冲突层场景和隐喻层场景,三层场景不是传统视角上孤立的环境描写,而是参与了情节组构的有意义的活动。本文意在循此视角剖析及展开教学设计,力求达成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适切。
一、感知层场景:现实病房与虚幻美景
感知层顾名思义就是感性表象的叙事层,读者凭借感性判断而不是理性分析的阅读意向。感知层是最基础的场景层次。主要功能是交代基本信息,激发故事兴趣,引导读者快速进入故事。
《窗》开篇前三节再现了一个真实病房的两个人的生活画面。第四五节再现了一个虚幻的公园美景。这两个感知层场景不仅仅存在着大家熟知的虚实关系,在感知主体的视角上是有鲜明区别和讲究的,前者是全知叙述者描述,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的身份、病情、经历都一览无余地轻松交代了,整个病房里弥漫着无聊枯燥的气氛,这为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悄悄预设了“起因”;而后者是近窗者为远窗者讲述虚构的美景,这是小说人物的视角,即“近窗者”视角,其弊端就是只知道自己的感受,其他不能知晓,这也正是此处的妙用。远窗者进入了近窗者的主观感觉世界,有了自己的愉悦及嫉妒的感受和体验。但远窗者和近窗者却彼此不能知晓对方的动机与心理变化,这为人物形象的凸显与变形做了最无痕的暗示,妙不可言。
那么文本解讀如何转化为教学的落点呢?此处笔者巧妙利用场景讲述主体视角的转换,通过3个小环节的创意设计,完成对感知层场景内涵利用及近窗者人物形象的把握,具体设计如下:
1.美景再现:自由诵读课文第4、5段,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评说:
我仿佛看(或听)到了 ,那是多么的 啊!
交流过渡:然而这一切诗情画意,浪漫快乐的生活都是真实的吗?不!根据文章的结尾我们知道这是近窗者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言,这个谎言让人信以为真,心驰神往,听起来是那么的完美。下面请以“这是一个完美的谎言”为话题,默读1、2、3、5自然段,寻找语言依据,分别从讲述的精神状态、感染效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好吗?
2.话题热议:这是一个完美的谎言
提示角度:从讲述的精神状态上看;从讲述的感染效果上看;
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明确:
从讲述的状态上看,可谓热情饱满。通过严重病情的种种表现与“栩栩如生”地“每天讲述两个小时”比照,得出孱弱的身体不支持,但依然坚持精神饱满。
从讲述的效果上看,可谓愉悦享受。通过对远窗者“津津有味听着这一切”“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的一切”来品析远窗病人的“享受”,是内心愉悦的体现,是近窗病人制造快乐的侧面表现了近窗病人讲述的“栩栩如生”。
3.人物评价:近窗者为什么要编织一幅诗意快乐的生活画面呢?文章并没有直接写明,你认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此刻,我们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近窗者,你选哪个词?(明确:近窗者眼中有美景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病友的关切,其热情、友好、乐观、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教师的解读自然巧妙转换为学生的言语品读实践,场景感知层的理性认知只需要深藏教者心中,教学进入角度与活动形式需要接地气,鲜活流畅,方可水到渠成。
二、冲突层场景:室友病危与见死不救
如果按照常情、常理发展,近窗者与远窗者的关系接下来大概会是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感激互助之类的,然而两人的关系后来却恶化了!关系发展恶化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在一个沉静的黑夜远窗者对室友病危见死不救。小说至此完成了冲突层场景的叙述。冲突层场景展示,是将人物的言行举止放置在特定的矛盾升级的场景中加以描写。其特征是将小说人物的活动与特定时空要素结合,有效地服务于小说的情节叙述,从而表现出非常轨道中人物灵魂最真实的一面。
《窗》将见死不救的事件放在了“黑夜”的背景之下,近窗者病危的无助与远窗者冷酷地熟视无睹在同一时空下并行发生,尤其是远窗者的所思所行动态化的逐一呈现,从享受到嫉妒到欲念困扰到怨愤到残忍,人物极端的冷酷、卑劣的欲望、丑恶的行径比黑夜更黑,使人不寒而栗。这里是小说的高潮,远窗者的欲望支配了一切,近窗者的存在成为了阻碍,泰格特娴熟地运用了欲望与阻碍构成小说的尖锐冲突。有国外学者说:一切冲突,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都是与自我的战斗。远窗者在这场关于近窗床位的内心战斗中,良心败给了欲念,人性与伦理完全沉沦。
小说的核心任务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探究人物的性格底色与变化轨迹是教学中必然追求的落点。在对远窗者的品读环节中,我巧妙设主话题、通过察心理、看行动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读细品。具体设计如下:
话题讨论:恶意的灵魂是如何一点点滋生的?
1.察心理:
(1)自由阅读第6自然段,你能读出远窗病人怎样的心理?
明确:产生嫉妒不平衡的心理,然而又有羞愧心,充分表现了内心的纠集和矛盾。
(2)指导品读下面四句潜意识直白(PPT):
为什么偏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
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
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朗读品味:
如果重读三个“为什么”,以怎样的口吻读?要读出嫉妒,读出心理不平衡感。
如果重读三个变化的人称“那个人”、“自己”、“我”,读出远窗者心理变化: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占有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从三个“为什么”到“凭什么”口吻转变,读出从嫉妒到怨恨,心病加剧,要读出严重不满,反目成仇的情绪来。
2.看行动(ppt):
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
医生刚一离开……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请从各个动作的时间点是否适合的角度考察远窗者的心理。
明确:在病友病危之际,急需援助之时,他盯的不是人,而是天花板,“看”与“盯”写出了人物冷酷到底的决然。“开口”在几天后,一个“稍”字淋漓尽致地点出了主人公的心机,对于近窗床位的觊觎既要掩饰,又迫不及待。“望”字亦然。
此刻,我们如果也用一个词来评价远窗者,你选哪个词?(明确:远窗者性格:自私、嫉妒、冷酷、阴险,卑劣;)
3.小结:
PPT:人是多面体的,有些侧面,非在必要的时候是看不到的。(张洁《沉重的翅膀》)
在非常轨道中,人的内心潜在情感就可能暴露出来。(孙绍振《名作细读》)
确如两位名家所言,远窗病人那个卑劣的性格侧面在欲望失控的轨道上暴露无疑。美丽的谎言折射的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残喘的肉体爬满肮脏的虱子。这就是对比的力量!品窗就是品人,一个人近窗观景幻化出了生活的诗意与美好,一个人则把近窗观景变成了卑劣的占有欲望。(板书:品窗:近观美景的诗与欲)
这部分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围绕一个焦点在文本细微处有抓手地反复沉浸,避免了鸡零狗碎地乱读乱品,让教学逻辑遵循文本的叙事逻辑和人物的性格逻辑。冲突层场景内涵的深度挖掘最终在两位名家的论断中巧妙揭示,不知不觉间,师生一起在文本欣赏中毫不费力地渐行渐远。
三、隐喻层场景:窗与墙
隐喻层场景是指小说中单个景象既有实指意义,又隐含比喻意味,让读者在具体的景象中领会具有深刻暗示的意象。《窗》结尾写到“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故事陡然反转,戛然而止,令人沉思。很多教者在此处突出“歐亨利式”结尾知识学习,流于一个空洞的概念,有何意义呢?学生决然不会因为知道了一个术语,就能深入到文本的审美层次。
大家知道,在小说创作世界里,作者具有决定一切人物命运的权利。在这里,泰格特为什么不让远窗者看到美景呢?“墙”本身的隔绝性特点是不是又能引发我们对远窗者性格的阴暗、排斥、冷酷的相似性联想呢?显然,这堵墙必然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主旨指向。
再看文章的题目“窗”始终是整个故事场景的聚焦点,故事起于此,收于此。“窗”的通达明亮的功能与近窗者乐观敞亮的精神形象也自然有着隐喻的关系。解读此处,只有从感知层走向隐喻层,作者寄托的主旨才能浮出水面。一个人心中有春天,他的眼中才有春天。心窗常开,精神明亮,悦己悦人;心窗紧闭,如墙在胸,是罪是罚。每个人的生活中是多开窗还是多砌墙,这是个可以相互转化的问题。“窗”与“墙”,不仅仅是两个自然物象,更是两种生活态度,两种人性代表,因而通过本文隐喻层场景的分析,《窗》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篇现代式寓言,启示着人们对善与恶、对欲念与美的深层领悟。
在实际教学中,此处必是需要巧妙化解的难点。囿于文本的深意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浅讲不可,深究也难。我在此环节通过“删”“添”“引”“写”4个微型课堂活动,将文意、情感与思想及语言学用自然融合,特别是“窗”与“墙”的隐喻在读、品、赏、析、写中全面渗透,起到了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具体设计如下:
PPT: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话题讨论:如果没有这个结尾,会是怎样的效果?
交流:反转式结尾,让小说构思波澜跌宕。
让人恍然大悟,充分表现近窗者的善意。
远窗病人以漠视室友的死亡换取了觊觎已久的床位,人性底色上涂抹了浓重罪恶色彩。
窗外见秃墙是对远窗病人的卑劣罪恶心灵的一种惩罚,充满了反讽意味。
2.如果在本句前加一个感叹词来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你选择哪一个?
(呵 呸 哼)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同桌交流一下,填一填,试一试,读一读。
(呵:表不屑、批判;呸:表唾弃;哼:表轻蔑、蔑视)
3.引述澳洲老师的观点:宗教给人性定了妒忌、贪婪等七宗罪,作为上帝的信仰者,泰格特让远窗者得到近窗床位,却只能看到墙,就是对他卑劣人性的惩罚,意在警示人们保持对善良的信仰之心。这里我们一起读墙,就是透视生命的善与罚。(板书)
4.书写凡人慧语。这节课的学习中,一扇窗,一堵墙两个极为简单的事物引发了我们对生命、对道德的诸多思考,梳理一下在今天的对话中出现的关键词,主要有:
窗、墙、爱、善、恶、生命、快乐、幸福、卑鄙、欲望、光明等等
平时我们读过很多精辟的名人名言,它们简洁、好懂、有意义,包含的很多人生哲理滋养了我们的心灵。如果也仿照名人名言的形式,选用上述关键词,把我们对《窗》的理解,写成属于自己的“凡人慧语”,相信一定很有意思,我们来试着写写,好吧!
学生分组书写后交流。老师示例:
窗,通透,敞亮,开明,为心灵常打开一扇明窗,生命便多了一个精彩的出口;
墙,堵塞,隔绝,死寂,人心若竖起了一座高墙,便为卑鄙竖起了黑色的墓碑。
至此“墙”的隐喻特点已经比较充分的体现,在交流点评中,相机联系近窗者的形象揭示关于“窗”的隐喻层意义,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思想的深处。
阅读教学需要“因材施教”,作为小说教学就务必要教出小说的体式特征与小说的味道。《窗》的三重场景视角鲜明,据此将本课主体简约处理,整体教学落点为两个模块,即“品窗:近观美景的诗与欲”和“读墙,透视生命的善与罚”。两个模块通过有效的话题设置与读写实践,巧妙整合、品析故事信息,步步给抓手,层层向深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窗》的解读与设计的比照,可以鲜明地发现教学的起点与路径有着内在的逻辑规律,不是机械的模仿可以达成的。文本解读历来见仁见智,角度新颖的解读未必带来精彩的课堂效果。不论什么视角的解读,只有与解读相配套的、准确而自然的教学落点设计才能让教师的解读与学生的学习和谐连通。
参考文献:
[1]陈鸣.《创意写作:虚构与叙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孙绍振.《批评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与建构》.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5]徐余忠.《寻求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适切性》.《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