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华
(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福建 尤溪 365100)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谢静华
(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福建 尤溪 365100)
数学阅读通俗地说,就是学生通过看数学题目达到理解它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去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要解决什么,不断发展数学思维,最终达到不断提高理解数学语言水平的目的。这样的阅读能帮助学生发展探究能力,提高自学的能力。笔者认为作为数学老师:要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要加强课堂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要注重过程,真正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给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们的思想观念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数学老师更加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但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方面还不够重视,总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老师的事情。结果,很多老师都感叹:不管怎么教,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领悟数学语言,严重影响了数学知识的学习。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了研究。为了让自己的研究更有针对性,我通过问卷调查、向相关老师了解小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小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阅读的概念,更谈不上什么阅读方法,对材料有的只是感性的理解与思考。数学阅读通俗地说,就是学生通过看数学题目达到理解它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去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要解决什么,不断发展数学思维,最终达到不断提高理解数学语言水平的目的。这样的阅读能帮助学生发展探究能力,提高自学的能力。为了给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数学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充满热情,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勾起他的求知欲,从而不断发展其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及教材特点,借助教材范例,明确数学语言训练的注意点,并以此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教完“长方体的体积”后,学生对用底面积乘高求出长方体体积的方法已较熟悉。于是,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我们所学过的求体积的方法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此时,我就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学过的有关求体积的知识(长方体、正方体等),使学生在已知与未知中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一点拨,学生马上就跃跃欲试,都信心满满的说着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想法一定正确。这时我们再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的阐述,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先将圆柱体按圆底面的半径分成相等的若干等分,然后相对拼出一个类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这时候长方体的底还是圆柱体的底,长方体的高还是圆柱体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体也是。这样看来,阅读和积累是理解的前提,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一定能诱发学生迫切阅读的动机,一旦有了求知欲,自然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训练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为基础,以解题过程的训练指导为手段。毕竟小学生识字量、理解的能力都有限。他们往往无法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课堂训练,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1.抓关键字词法。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对题目阅读理解的引导,找关键词语,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比如:学习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时,可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字,引导理解重点词“总是”的含义。然后,及时出示相关的事例,让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这样,通过抓住重点字词来阅读理解,学生就能够牢牢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了。
2.比较法。课堂训练时,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字面上的不同之处,理解它们意思的区别,进而分析出各题的解答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类型相似的题目或新旧知识比较的题目,如:(1)梨有50个,苹果的个数是梨的5倍,苹果有多少?(2)梨有50个,是苹果的5倍,苹果有多少?这类题目看似相同,实际上在题意和解答方法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是求几倍数,而另一个是求一倍数。只有理解了题目意思的区别,学生才能正确解决问题,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数学阅读技巧的培养,加强训练是不可少的,关键还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毕竟数学阅读是人的一个思维发展过程,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这样的阅读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在教学《正方形与正方体》时,我首先就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材料,明确“形”与“体”的区别所在,并在纸上画出它们的形状,然后教师与学生再进行讨论。这种“读——画——议”的教学方式易操作,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二者的区别。学生在整个阅读、实践、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弄清了概念,而且学会了一种阅读的方法,比单纯地讲授教学效果更好,真正培养了学生阅读的技巧。
总之,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都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石,最终实现数学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