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动之美,流转之韵
——《荷塘月色》之语言色彩赏析
江西省赣州中学高二(18)班 杨春扬
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被人所称道的,特别是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构思独具匠心,用词精准,写景绘物生动形象,出神入化,富有韵律美、修辞美、意境美和艺术美。对此,笔者结合具体事例,对《荷塘月色》的语言色彩进行了赏析,以窥探其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荷塘月色 语言色彩 艺术美
《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名篇,构思立意之别具一格,遣词造句之精妙凝练,句式结构之灵活多变,写景绘物之栩栩如生,意境画面之淡雅清新,让整篇文章读来有一种灵动之美,流转之韵,将那平时不足为奇的荷塘景色变成了众多读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美景,给人美不胜收之感。
大凡优秀的作家与诗人,都会注重词语的推敲,语言的锤炼,以做到用词精准,使其形象传神,展现更丰富的内容,如此,才能在轻描淡写之间引人入胜,让读者百读不厌。同样,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也非常注意遣词造句的贴近于准确,凝练而生动,富有灵动之美,流转之韵。
首先,动词的锤炼之美,创造生动意境。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然精选动词,让语言更贴切准确,富有意境。如描写月色的时候,作者巧用“泻”等动词以静态动写的方式,让画面生动活泼起来,月色朦胧, 若有若无,让人遐思无限。“月光如流水”般从上而下的倾泻,化静为动,让人仿佛看到了月光恬静中带有流动感;青雾薄薄浮于荷塘中,朦胧泛散开,雾气也被点活了,富有动感和立体感,让读者读来不觉间就将文字形象转变为听觉形象,更好的感受荷塘月色之美,造化之神韵。
其次,叠词的音律之美,读来朗朗上口。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还巧妙运用了叠字叠词,既能形象地描绘出事物之神态,传神入化,还可以产生往复回环、富有音乐韵律与节奏的艺术美感,让通篇语言更凝练而生动,充满魅力与鲜活表现力,给文章增彩加色,让人读来更有流转之韵。如用“脉脉”来写流水,使其变得蕴藉有情意;“曲曲折折”,既将路的弯曲描摹而出,还展示出曲折之深以及叶叶相连,有种“曲径通幽”之美;“田田”,非常逼真地呈现出满塘荷叶以及之形态;而“亭亭”一词则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中的那种风姿绰约之美态。
另外,数量词的点缀之美,丰富事物形象。在朱自清的笔下,数量词的运用也是独具匠心的,这也是本文语言的亮点之一。如“一丝”“一带”,将量词活用为形容词,能够强化、润饰事物的特性,读来眼前好似闪现出淡淡月光笼罩下荷塘独具的风韵以及幽美意境。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修辞美也是亮点之一。作者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的细腻入微,形象传神,富有艺术魅力,令人百看不烦。
首先,巧用比喻、拟人手法,使表达的语言更鲜明生动、新奇活泼,巧绘出事物的形与神。“婀娜”“羞涩”这两个词语以拟人手法赋予了荷花的生命力与感情,可以令读者想象出荷花含苞待放、仪态万千的娇羞神韵。再如“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修辞,以动写静,让人联想出荷叶高而圆、飘逸舒展的婀娜姿态,有种临风起舞之美。“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形象地刻画出荷花的纯洁娇羞之态,极富美感。这样,通过比喻,荷花的美质与神韵都被绘声绘色地描绘而出,更能激发读者的无限想象。
另外,巧用通感修辞,突破语言局限,强化事物的形象感,更显新奇与活泼,让本文语言于清丽色调中含有静穆淡远的韵致,给人典雅之美以及归朴返真的诗趣。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般而言,荷花香味是通过嗅觉来获得,歌声是由听觉而感知的。但在此文中,朱自清却打破常规,运用通感手法,将“清香”与“歌声”巧妙的联系起来,把“清香”比作“渺茫歌声”,将嗅觉所感知的清香转换成由听觉中去品味与感受,传神的描绘出荷香在微风中时断时续、若有若无、飘忽不定的特点,生动的表现出荷花各种风姿,促使读者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与全部感官,展开丰富联想与想象,更好的体会到这如诗情画意一般的月色与荷香,品味出荷塘超脱于尘世的那种迷人之境。
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写作时候往往追求言简意赅,令人喜欢与吟颂,而不是长篇累牍。同样,在《荷塘月色》中,语言特色还在于语少意丰,读来亲切自然,韵味无穷。
首先,语言朴素,却意蕴深远,引人入胜。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一贯追求“谈话式”的语言之境,呈现出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让读者读了感觉亲切有味”,意蕴无穷。如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简洁的几个字,既道出了作者夜游荷塘的缘由,也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给后面的抒情写景铺垫良好的条件。同时,将读者视为可倾诉之友,平白如话,流畅自然,能够让读者不觉间就进入文本渲染的情境之中:因为心绪不宁,寻求自由宁静而的世界而去荷塘,蕴含了作者当时痛苦的思想历程。
另外,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构造意境。《荷塘月色》一文,其语言艺术境界不单单体现在景物描摹之上,还在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营造出出一种如诗如画、意味深远的美妙意境,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夺魄摄魂的艺术力量。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白光……是渴睡人的眼。”树中有星光,这是路灯透过树缝照射而下,寓情于景,作者感觉这是黑暗之中的微光,令人昏昏欲睡,此为主观感受,表现了当时的环境以及内心情绪,蛙声一片,知了鸣叫,作者却是孤独的,于是在这般情境之中,不禁感慨“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孤寂的意境之美烘托而出。
总之,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正是作者语言艺术与技巧之高,才会如此脍炙人口。如词的精心挑选与锤炼,新奇大胆的比喻、别致而精准的通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手法,将景物之美、旨趣之妙、情意之深表现的淋漓尽致,读来有种灵动与流转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