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当我初次读到这句话时,只是觉得它是一句名言,一个哲理。2013年我有幸参加了由上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指示,单位领导信任委派组织的《小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有5人组成了科研小组,我们科研小组通过不懈努力,得到了上级部门各位领导的认可和肯定,现已顺利结题。在渐行渐思的科研工作中我才发自内心的对这句话有了深意的理解。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习惯 养成 教育
我们科研团队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孩子坏习惯的产生有很多因素,有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的是学校教育的遗漏;有的是家庭培养的缺失。针对当代孩子现状,结合我校实际,就把我所执教的班级做为实验班,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在科研成果试验中,我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和个人魅力,把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的土壤里,在经验的积累中,借助家校互动校讯通平台和手机微信平台实施了一系列的养成教育策略,用“家校互动法”培养了孩子的自立能力; “身心陶冶法”影响了孩子的道德准则; “情感培养法”树立了孩子的感恩意识,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又一颗希望的种子。也成功的进行了科研成果的运用,现在教育部门的各位领导已经肯定和认可了我们的科研成果,在全校的教育工作中实行了,并且收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多数孩子因家长娇惯而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做事能力和习惯,我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家校互动法”,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到了春露的甘甜,同时我也和家长们拉近了亲近感,课下多了很多交流的话题。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有一个名叫李悠然的女孩,胖乎乎的苹果似的圆脸上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每天都会穿着漂亮的不同款式的衣服,就这样一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却是班级公认的“大磨蹭”,写字最慢的是她,值日最差的是她,做事最没自信的是她,学习成绩最不理想的也是她。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做朋友。我百思不得其解,下班后对孩子进行了家访,和家长的交谈中我才了解到:原来小悠然家四世同堂,六位长辈共同照顾她,在家就是一位小公主,妈妈穿衣服,奶奶喂饭,爷爷拿书包,她根本没有独立自主做事的意识,家长通过和我的交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我制定了一套符合孩子年龄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案, 在家由家长监督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点点滴滴的小事,例如: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脸吃饭,自己整理书包……在校我想办法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无限扩大,加以肯定,例如:她帮助了同学,她主动拾起校园内的垃圾,写字速度有所提高……家长和我形成一道合力,一点一滴地让孩子取得进步,经过一个多月的配合实施,小悠然已经不是同学眼中的“大磨蹭”了,同学们都主动和她一起玩耍,身边也有好朋友了,家长在微信平台上说“王老师,是您让我在孩子充满自信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现在的小悠然,已经是妈妈的好助手,班级里的道德班长了。而我所做的只是在她的心里播下了一颗“自立”的种子,让我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听见了她成长的拔节之声,看到悠然妈妈发来的照片,我突然感到有一种幸福感悄悄溢满我的胸怀。
“亲其师而重其道”教师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教师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和生活中我采用“身心陶冶法” 践行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养成教育道德准则。在我教过的班级中有个男孩叫张佳博,父母离异,都不承担抚养义务,他和年迈的爷爷住在一起,生活非常拮据,我经常找些我儿子穿小的衣服或鞋子给他。有一天下午放学,学校布置学生交2元钱的体检费,第二天早上,我刚走到班级门口,就看到班级中年龄最小的孩子王浩站在讲桌前等我交钱了,他看见我来赶紧伸出左手把2元钱放在讲桌上,我记下了他的名字,可是,他却丝毫没有回到自己座位的意思,我抬起眼睛看着他问“浩浩,还有事吗?”他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吞吞吐吐地用只有我才听得见的声音说“老师,我想替张佳博再交2元钱,行吗?”说着,伸出他胖乎乎的右手又递给我2元钱,他的这一举动是我預料不到的,一时间我呆住了,他看我没接这2元钱,神色有些不安,赶忙解释:“老师,这是我的零花钱,不是朝妈妈要的。我、我也想像您一样帮帮张佳博。”说完用乞求的目光再一次看着我,这哪是2元钱啊?明明是孩子善良的心啊,我的心一下子融化在孩子那张稚嫩而又真诚的脸上,一把把他搂在怀里,任由泪水滑落,我知道,“善良友爱”的种子已经在我怀里这颗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了。在后来的家长会上,我和家长们一起分享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家长和孩子一起帮助张佳博的事例层出不穷,让小佳博在集体中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更让我再一次领悟“亲其师而重其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2015年9月,根据教育局和校领导的部署,班级开展《实施八德教育,共育成才梦想》主题活动,我以此为契机,采取“情感培养法”对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题材的班队会活动,在学生内心深处成功地播下了“感恩”的种子。很多家长在校讯通平台上给我留言:我家孩子知道心疼我了,我家宝贝知道帮我做家务了,我孙子能给我洗脚了……但是给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今年的教师节。那一天的中午,我刚推开教室的门,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映入了我的眼帘:黑板和房间布置得如同过年一般喜庆,班长手里捧着一个大蛋糕走到我身边,眼睛红红的对我说:“老师,您记得我们每个人的生日,您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爱好,您清楚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而我们总惹您生气,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给您过一个生日吧!“我再也抑制不住感动的潮水奔涌而来,这时,全班同学唱起了这首歌《感恩的心》。
经过一年多的科研成果实验,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的理解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的那句话的深刻内涵,2016年7月,我也因为所教班级养成教育培养在评比活动中成绩突出,被上级领导部门授予“全市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今天和各位一起分享的这几个小故事是我在科研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教育随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始终会怀着一腔热情,用自己的智慧,知识,人格引领学生们一同成长,并肩前行。学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快乐,我因为有学生同行而幸福。我要用我的教学魅力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我坚信有一天它们都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