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剑
[摘 要] 关注课堂教学设计,着力数学学习成效,我们需要让学生即时明确学习目标,于知识呈现环节,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与方向;于知识深化环节,则需要通过知识提炼、知识应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以最为理想的状态掌握知识,实现整体数学教学的成效增长.
[关键词] 初中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数学学习成效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课堂教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知识内容的集中呈现与深入挖掘,都是在课堂教学当中予以完成的. 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关系着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开展与发展. 因此,教师有必要将一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设计之上,从根本上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保驾护航. 为了推动初中数学学习实现较为显著的成效性强化,笔者从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入手,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明确知识脉络,突出教学目标
想要学好数学知识,最为首要的任务是弄清楚究竟要学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要谈到的教学目标的明确与突出,不要认为这只是教师一方的任务. 学生只有在学习开始之初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从心理和行动上清晰自己的努力方向. 心中清楚之后,方能开展高效的具体学习活动.
例如,在对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开展教学时,笔者向学生讲授了基本内容,却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理解重点在哪里,而是请大家试着独立思考如下问题:如图1所示,点A和点B是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 现过点A作AC⊥x轴于点C,△ABC的面积达到4,那么,能否求出图中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动作莫过于从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含义来将函数与三角形面积之间建立联系,最终求解. 经过对这道习题的思考与解答,无须笔者过多强调,学生便很自然地感受到了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对于函数意义的重大影响,并将其列为当前阶段的研究重点. 这样的尝试多了,数学学习的知识脉络自然得以明确凸显,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实际上,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 按照教材当中所安排的顺序呈现知识,便能够让学生比较顺畅地接受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需要做的是在呈现知识时突出其中的重点. 初中生对于发现重点的能力普遍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从旁辅助,明确学习关键所在,才能让知识脉络彻底明确.
提炼思想方法,提升知识技能
数学学习不仅要学习具体的知识内容,还要学习抽象的思想方法. 从这两个角度同步发力,才能全面覆盖学习内容,收获较为完整的数学学习. 这一学习要求自然应当在课堂教学当中加以体现,这也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另一个关键、侧重点.
例如,在对函数内容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笔者在课堂上引入了这样一道习题:有一辆每千米耗油0.2升的汽车,其油箱内现在还剩余60升汽油. 现在汽车匀速行驶,且始终不再进行加油操作,若将汽车行驶的千米数表示为x(千米),将油箱中剩余的油量表示为y(升),则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下列四个图像当中的哪一个?在这个问题当中,具体数值的计算并不困难,想要选出正确答案,学生必须将具体数值、变化趋势等条件同函数图像结合起来,这就很好地考查并突出了函数图像的作用. 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很明确地从中提炼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很自然地适用到了类似函数问题的解答当中,知识技能提升效果很好.
从时间顺序上来讲,思想方法的提炼与具体知识的呈现存在着紧密的先后顺序,这也使得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能够很自然地出现. 在每一次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都连接上相应的方法总结,可以很好地从深层次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并使其建立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意识,逐步形成深入有效的学习习惯.
强化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去,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不仅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效果的便捷途径,更是引导学生更加具体深入地理解数学理论的极佳机会. 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适时加入实际问题解答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对于整体教学成效提升来讲,勤于应用知识意义重大.
例如,待学生接触了统计的知识内容后,笔者向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际性问题:为了调查当前在校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调查方随机选取了一些学生跳绳1分钟的数量,并以图2所示的方式将测试结果予以表示,并且已知96%参加测试的学生能够在1分钟内跳绳在130次及以上;前两组的频率之和为0.13;由左向右数,第二、三、四组的频数比是4 ∶ 17 ∶ 15. 那么(1)共有多少个学生参与测试?(2)如果将1分钟内跳绳130次及以上确定为达标,那么,本次测试中的达标率是多少?(3)若本次测试结果的中位数是130次,则1分钟内跳绳达到130次的人数至少是多少?原本枯燥乏味的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情境的带动下瞬间真实灵动了许多. 在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过程当中,学生看到了全面的统计知识表现,并在问题解答中深化了理解.
于课堂教学当中加入实际应用元素,为原本乏味的理论课堂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活力. 在深化理解的同时,学生还在实际生活的引领下燃起了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很大兴趣,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来讲可谓一举两得. 学以致用的初中数学课堂,生动且充实,学生纷纷感到收获颇丰.
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情感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师生们所关注的大多是对知识内容本身进行探究,可谓直指主题. 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是当前新的教学背景下所鼓励的. 对于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具体知识学习得怎么样,还要从心理层面上考查他们的学习状态. 只有两个层面协同发展了,才能将教学成效提升至最大.
例如,在对折叠问题进行教学时,笔者创新性地在课堂教学当中加入了动手操作的元素,并以这样一道习题予以引入:如圖3所示,小明手中有一张正方形纸片,其边长是1,点M和点N分别在AD边和BC边上. 现在,小明将这张纸片沿着一条经过点B,且与AD相交于点E的直线折起来,折叠后,点A的落点A′在MN上. 如果点M和点N分别为AD边和BC边的中点,那么,A′N的长度是多少?如果这两个点分别为这两条边上距离CD最近的n等分点(n≥2且为正整数),那么,A′N的长度又是多少?笔者并没有直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拿出纸片来,按照题中小明的样子进行折叠、标记,并从中发现题目的规律所在. 果然,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学生逐步发现了轴对称与勾股定理在解题当中的适用,顺利解题. 与此同时,近距离融入题目的分析探索当中,也让学生的思考热情愈发高涨了.
关注心理状态这个全新的教学目标赋予了课堂教学全新的设计模式. 通过改进往日的教师单方阐述知识内容的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广阔的参与平台,使得大家在近距离接触数学的同时,从心理上形成了更为积极稳妥的思考状态,为更为有效的数学学习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所承担的任务举足轻重. 于知识呈现环节,教师需要通过课堂这个平台,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与方向,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打牢知识基础,并做好心理准备;于知识深化环节,则需要通过知识提炼、知识应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以最为理想的状态掌握知识,实现整体数学教学的成效增长. 关注课堂教学设计,着力课堂教学开展,无疑是收获初中数学优质教学效果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