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
一、背景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二、缘起
一节普通的常态课,教学内容是快速跑。上课前笔者布置场地,画好标志线,摆好器材。这节课创设的情境是“消防员救火”,用到了一个新的器材---敏捷梯,孩子们异常兴奋。练习中,笔者多次强调:“第一位同学过完梯子,后面的同学才能出发,并且每次回来都要从梯子的右侧回到队伍的最后。”笔者一边说出规则一边做出示范。孩子们开始尝试过梯子,刚开始有的孩子因为比较激动而将规则忘记,笔者在集中讲解的时候刻意表扬了没有“抢跑”的几个小组,再次练习时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笔者觉得课堂常规是保证课堂安全的重要基石。
三、回应
随后,进行全程跑练习,再次提出要求:“在练习时按顺序快速的冲过对面的灭火器,然后从垫子两边慢慢的走回来。”笔者边走边跟孩子们讲解道。可是练习中8个人中有5人都从原路返回,而且还是跑回来的。多次强调无果,决定暂停下面的教学流程,想给孩子们来个惩戒。
四、发展
如何惩戒呢?笔者盯住了一个正在冲向队伍的孩子,大步一跨,准备跟他来个热烈的“拥抱”。
“哎呀!”那孩子显然被吓了一跳,其余的孩子也表现出了惊讶的神情。因为速度较快,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他一下子重重的扑到了我的身上。
笔者见状立刻对着孩子们说道:“同学们,老师刚刚强调了从哪里回来的呀?”边说边向外指了指。
“两边!外面!”孩子们其实都知道。
“对,是两边。看来大家都非常的喜欢这个内容,特别的热情。那你们再想想,如果同学们都像这位同学一样,从中间原路返回队伍将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呢?”边说边用两手做出冲击的动作。
再次练习,“哔!”哨声响起,第一组出发,返回时没有出现异样。“哔!”第二组起跑,返回时孩子们非常的遵守规则。……5组结束后,没有一位同学违反规则。
五、启示
1.合理有度的惩戒也是大爱
现在都讲民主,讲人性,讲爱生,礼赞生命,似乎一谈惩戒就是体罚、变相体罚,或者至少是涉嫌,那可是雷池啊!哪個老师愿意?避之犹恐不及。笔者倒是觉得教育有时需要合理有度的惩戒,合乎情理的严格,有利有节的惩戒,是对学生的大爱。譬如社会生活中,法律是强制的,那是出于对大众的爱。家庭教育中,孩子个个是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多少人围着转,亲啊疼啊宠啊,但总要有人扮演“大灰狼”,唱黑脸,扛起惩戒的大旗,这也是对孩子负责任的爱,否则养成教育的结果可以预期。学校教育中,老师有责任“严”之有理,“惩”之有智,切忌提到师道尊严就是不把人当人,讲到人性民主就等同自由泛滥,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育的真理往往在“中间地带”。本例中,你不是老是不遵守规则吗,笔者就让你感受一下反着跑回来的后果,决不迁就,结果“惩戒”出奇效。惩戒不是武断地施暴,而是教育的大智慧。
2.体育课堂上的“你我它”
体育课,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快乐和健康的代名词。在体育课上孩子们能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的“温度”,能将自己身体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能体验到同伴之间实实在在的帮助与鼓励。学生对体育课中的技能理论学习缺乏主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同时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原来枯燥无味的技能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创造能力。所以在进行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借助情景教学法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模拟消防官兵出警救火,让孩子不但能掌握技能,保证课的强度和密度,更能对消防知识有一定了解。这些体育课堂上老师引入的“你我它”,都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情境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3.体育课堂上的“慢与等”
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以人为本”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需要全体教师加以落实的要求。“以人为本”还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尤其是一年级孩子刚刚入学不久,对于新环境不是很熟悉,再让他们学习一些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和规则,其实,老师们是需要有很大的耐心的。本例中,笔者第一次说完规则,很多孩子们完全没能理解意思,几乎是全部出错。笔者多次强调这个简单的常规,如果这时拉住一个孩子或者对班上同学的表现进行批评,那么必然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忽略了这只简单却重要的“蝴蝶”,日后也许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其实采用急躁、激进的处理方法不但对孩子们是一种伤害,教学反馈也不好。相反,“慢下来,等一等”,等到孩子们理解老师这么说、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时,收获总能让我们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