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英
摘 要:听过一个名词吗——“汤不冷”的距离?其意义:能让双亲和子女保持紧密的关系,并且能够随时提供援助。我们总想把头脑中所有的知识熬成一碗热汤,让幼儿一古脑儿的喝下,殊不知,汤太热反而会烫嘴。倒不如将汤温火慢熬,并巧妙地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汤调到适宜的温度,然后细细品味。
关键词:进退之间 教学相长
一、活动背景
科学区中由于缺乏新材料的投入,幼儿的兴趣逐渐减退。正在寻找新的探索点时,一个偶然的事件注入了新的“血液”:幼儿在搬运自然角物品时不小心将种子、干果、大头针混在了一起,大家纷纷讨论、尝试分离的方法:“呀,怎么办?”“快捡起来。”“用扫帚扫一扫要快。”“老师,怎么样才好呢?”……于是“磁铁”的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二、片断描述与简析
片断一: 涵涵和成成发现了科学区中的新材料:大米和大头针的混合物、磁铁、勺子、筷子等,正饶有兴趣地在研究,但又不知所措。于是我轻轻地进入:能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吗?他们一听来劲了,涵涵用勺子,成成用筷子夹。尽管速度很慢,但却很投入。过了一会儿,成成开始去翻看其它的工具,他发现了磁铁,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尝试用磁铁去吸,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大头针很快吸附在了磁铁上。成成对这个发现很惊喜,马上告诉涵涵,于是涵涵也开始用磁铁操作。涵涵不停地用磁铁吸,而且经常在磁铁的同一端吸,大头针开始要掉下来了。旁边的孩子提醒他:“满了满了”。可是涵涵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个劲地吸,又一个劲地掉下来。 我几次想上去提醒他,将磁铁转个方向,或是再换一块磁铁,可是还是忍住了,让他自己去发现吧。
(简析:活动中教师以欣赏的眼光来观察幼儿,幼儿一开始没有选择磁铁而是用筷子和手分离混合物时,教师并没有急于提醒,而是耐心地观察等待,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后通过借助工具来解决问题,最终发现了磁铁能吸大头针这一更简便又快速的方法。这是幼儿自己的发现,对于他的影响是不同一般的,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良好的、积极的探索习惯。)
片断二:新材料提供后的几天里,很多幼儿跑来问我:“老师,磁铁为什么能把大头针吸上来?”“米为什么没有被吸上来”“我已经会分了,它能分不一样的东西吗?”……于是《磁铁的奥秘》这一集体活动生成了。我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先让幼儿自由地用多种材料操作,然后利用图示帮助幼儿了解了磁铁的名称、特点,并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了它的特性。活動结束后,孩子们拿着磁铁在活动室里到处吸,他们也许想验证一下是否真的只有铁才能被磁铁吸附。我微笑着走开了,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吧。
(简析:幼儿自由探索过后,当普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时,生成了集体活动,让幼儿对磁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最后又将这一内容在区角活动活动中延伸。集体教学和区角活动两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片断三:一段时间后,渐渐“退热”了。如何激发新的兴趣点,引起新的挑战?的确对于分合显得过于简单了,于是我端了一盆水走到成成的身旁,将大头针放进水中,并自语道:“磁铁放到水中会怎么样呢……” 边说边作思考状。“我猜也能吸上来!”成成边说边把磁铁放进了水中,“噢,我成功了,成功了。”孩子们都被成成开心的叫声吸引过来了,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于是孩子们拿着磁铁重新寻找材料探索新的发现。“老师,我发现磁铁可以隔着一张纸吸在一起。”“我发现它们在桌子的上下也能互相吸引。”“我发现两块磁铁在一起吸不住,我反了一下又吸住了……”
(简析:当孩子因为多次重复的操作而缺乏挑战游离时,教师作为平行游戏者的身份及时地介入指导,将幼儿重新引向探索的道路。在引导时,教师先在边上操作,当幼儿开始关注教师的行为时,教师故意用一句暗示性的语言——磁铁放在水中会怎么样呢?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他找到突破口。)
三、案例分析
1.进退适度——力求“教”与“学”的平衡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关系。教师教的越多越满,幼儿的学必然越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幼儿学习的空间从何而来?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幼儿则进一步,主动一些。
2.搭建支架——创建“探索”与“发现”的途径
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运用到教育中,由此掀起了课程改革的热潮。他主张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
(1)给幼儿创设宽松、安全的探索氛围。创设宽松、安全的探索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在探索过程中应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那些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认识,在幼儿的认知结构中可能是合理和“正确”的。同时要给予幼儿反复尝试的机会与时间。
(2)为幼儿提供科学、有趣的操作材料。科学有趣的材料是对学习的最好刺激。如案例中的磁铁既能吸引幼儿反复操作的兴趣,又能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磁铁的秘密,积累和增长知识;又如我班制作的加减法拼图,幼儿在拼成一朵花、一个五角星、一个几何图形的同时,练习了加减法,避免了传统练习的枯燥乏味。
3.润物无声——成为“支持”与“引导”的伙伴
(1)支持、引导幼儿的奇思妙想,促进幼儿构建认知的主动性。幼儿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爱提许多奇怪的问题。在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想探索的问题中隐含着许多教育所要达成的有价值的目标。教师应支持幼儿的这些想法,由问题所引发的操作活动才是幼儿的主动探索活动。
(2)支持、引导幼儿的探索学习,促进幼儿操作尝试的自主性。幼儿的自主学习是以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作保证的。在“磁铁”的活动中,领悟到一个简单却管用的方法:“教师退一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尽量往后退,而让幼儿走在前。正是因为这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了相当多的自由空间,得以进行自主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