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颖华 庄 婷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汪颖华1庄 婷2
现代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纵观当下,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热情普遍不高,不少一线教师对此束手无策,使得此类文体的教学陷入尴尬之境。基于大概念目标的现代诗歌教学,主要从语言、意向、情感、结构四个层面切入,针对现状,给出相应的策略,对现代诗歌进行诵读与推敲、想象与重组,使其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大概念;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应该从读诗入手。”因为诗比其他的文体更纯粹,读诗可以让人领悟人生、感悟文学,所以“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1]现代诗歌以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等特征,成为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标的每个学段也都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另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一些现代诗歌都放在每册书的前几篇课文中。
现代诗歌的教学不能就诗论诗、就段论段,而应立足 “大概念”对诗歌教学进行整体架构。“大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提取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一个共同的概念。基于“大概念”的现代诗歌教学将不再仅仅着眼于有关诗歌知识的旁枝末节,而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从语言、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去整体架构课堂的教与学的活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浸润在诗歌的世界中。
汉语言本身具有音律美,诗歌更是强调平仄合韵,抑扬顿挫的美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诗歌时引导学生在诗歌的语言中浸染,音韵、节奏、形象一切尽在诵读中。学生合着诗歌的节奏,熟读成诵,然后回忆、理解、消化,最终将诗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诵读,品诗语言的音韵。
只有不断诵读,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现代诗歌的内蕴。朱光潜先生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2]诵读是走进诗歌灵魂的必经之路,将诗歌中的情感用心揣摩,用声表达。诵读,不能仅仅发出声音,而更应读出情感和语气,读出节奏韵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读,或者为读而读,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予以方法的指导,由表及里,由外而内,读出节奏,把握声韵,品出意味,悟出情思,逐步提高学生诗歌品读与鉴赏的能力。
在教学苏教版五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朗读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整首诗的基调应该是清新明快的。开篇激情满怀,走进绿色大自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朗读的时候,语速应该略慢些。此刻走进大自然,一切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大自然正向我们徐徐揭开其秀美而又神秘的面纱。在节奏、轻重、缓急、情感等方面可以这样处理: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清风徐来)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满心愉悦)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激情洋溢)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心潮澎湃)
2.推敲,悟诗语言的精妙。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是诗人在创作古诗词时对语言的推敲,现代诗歌也是如此,其语言或富含哲理、含蓄隽永,或凝练传神、充满情感,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在诗歌描绘的世界中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切实在诗歌的语言中品悟,得语言之真滋味。
读中品,品中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领悟。叶圣陶先生说:“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3]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怎样由意象进入意境,把握意蕴呢?“重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将原本简洁明快的文字,单个独立的形象进行想象、重组,从而构建整体形象,准确把握内涵。
1.虚实相生:在想象中明朗。
社会生活广阔,诗人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都融入诗中,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为了能够实现从“虚”中见“实”,在“实”中悟“虚”,展开想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文艺评论家谢冕先生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这实际上说的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2.前后相应:在重组下清晰。
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即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还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将诗歌意象进行理清、重组,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一首诗歌,作者所采用的意象有时是单个,有时有多个。如果是单个的,我们要进行重组,发现其前后意象的不同,知晓作者的情感之路,因为意象其实就是诗人情感的化身;如果是多个的,我们更要将这些进行重新排列,要知道作者为何如此安排,更要知晓情感移动的方向。
同样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例,诗人在文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意象:翠竹、果园、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如果放在每个自然段中,这些意象都是独立的,而我们的教学应该跳出段落看整体,当这些意象完全融合在一个场景中时,它们完全变了,都映在青山绿水这样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片竹林、一个果园、一群鸣禽、一丛野花……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置身其中,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循着现代诗歌的痕迹,我们回归诗歌创作最原始的状态、初期阶段去看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即可用“胚胎学”来解读诗歌的源头。何谓“胚胎学”?它是研究有机体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诗歌的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文化元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就注定了我们学习诗歌必须“溯源”。
1.追时代背景,明创作取向。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这句话是说,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苏教版六下《长江之歌》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学生发现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来赞美她。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追溯创作的源头。1981年秋,作者胡宏伟坐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看到宽阔的长江,翻滚的浪花,心头涌上两句词:“你从雪山走来,你从历史走来。”但再往下便没词了。那么他后来的创作灵感是如何如水流泉涌的?知晓了相关背景,当学生再读整首诗歌时,对祖国母亲,以及长江的热爱,就喷涌而出了,它不需要多加渲染,只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且这种情感会与日俱增。
2.晓创作心境,赏诗境趋向。
心境会给诗人创作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涂上一层情绪的底色,不管是对生活的观察,诗料的选择,还是在作品的构思,情感基调的定位,乃至创作方法的使用,审美理想的表达方面,都与心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走进诗歌,首先要走近诗人,走进他所处的年代。
当学生知道《我们爱你啊,中国》(苏教版六上)的作者不是一位诗人或作家,而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裁时,不禁对这位作者有了更多的追问:是什么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3.读代表作品,释风格趣向。
纵观古今,作者的创作风格往往由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决定。诗歌中总是传递着诗人个体对于人生的领悟。每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虽然小学阶段出现的现代诗歌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引导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体会其常见创作风格。
在学习苏教版三上《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学生应该了解“词坛泰斗”乔羽。教师可以读《乔羽论》,知晓他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传奇,认识这位周总理敬重的“乔老爷”,了解他幽默风趣的性格,特别是他贴近生活的艺术创作风格,再将内容转化到课堂,找到三年级学生需要知道,能够领悟的知识。
“结构论”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某样物体、模型等的大致框架。文学大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诗篇,其精美既体现在形式上,包括它的语言、音韵、节奏和修辞律,更重要的是诗篇表现出的完美的表达形式,恰当贴切的表现技法。教师可以用“结构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究诗作言语的秘妙。
1.全盘扫描建筑美。
教学时,如果让中高年级学生留心现代诗歌的结构,他们不难发现,《走,我们去植树》《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等很多诗歌都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甚至有些诗歌开头、最后两个自然段是相似的,或者开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一样的,即常用的反复手法。
2.局部聚焦灵动感。
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内容开放,读者总能品味到它灵动的美感。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作者在写作技法上有两点是值得欣赏与借鉴的:一是定语后置的表达方式,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等,能够更突出地表现景物的特点;二是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结构严谨,上下对仗非常工整,且都采用了金字塔型的结构。教师不仅要努力把握少量字词蕴含的丰富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更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诗歌的创作。
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站在更高的立场,用更广的视角,从自己的“文学阅读”走向课堂的“教学阅读”,充分体现新课标“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念,让现代诗歌教学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喜欢、学会阅读现代诗歌,进而能自我阅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享受阅读,努力实现“大概念”的目标。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 3 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349-350.
[2]朱光潜.论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5-4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01-202.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G623.2
A
1005-6009(2017)23-0026-03
1.汪颖华,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0)教导主任,一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庄婷,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0)副校长,高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