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教育策略

2017-03-23 23:08
江苏教育 2017年39期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孩子

陈 惠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及教育策略

陈 惠

中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在各地各校并不少见,原因有很多方面。如何理性地看待、科学地预防及正确地处理,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优化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和谐亲子关系、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离家出走;原因分析;教育策略

一、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学生出走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有抱着各种幻想结伴出走的;有因为受了委屈或误解,一气之下出走的;有以离家出走向教师、父母“示威”,争取“自由”的。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以极端的方式来逃避责任。当然,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学校、家庭、社会因素也是造成学生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

从家庭角度来看:一是长辈的溺爱。长辈们过度的、无原则的爱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少部分孩子甚至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这样的孩子非常容易心理失衡,稍有不如意就会出现偏激的行为。二是亲子沟通不够,直接导致了“代沟”的出现,于是冲突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现象在单亲家庭中尤为突出。

从学校角度来看: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至于学校德育工作弱化,必要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没有正常开展。同时,有些教师的教育艺术欠缺,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甚至还会出现讽刺挖苦、变相体罚等现象,严重伤害了当事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从社会角度来看: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新事物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比如,网络游戏使得少数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迷失自我。一些学生痴迷于游戏,不但荒废了学业,还压缩了他们的交往空间,影响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二、学生“离家出走”的预防策略

离家出走的学生虽然比例极小,但是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作为班主任,我们平时一定要多观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至少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教育方法。如果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仅凭旧经验、老方法,或者仅从个人情绪、好恶出发,就很容易出现疏漏。笔者学校曾经有一个学生,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做事总是无精打采,班主任没能足够重视,只是一味对他严厉训斥。结果,这个学生就离家出走了。后来找到这个学生后,我们才了解到,他的父母刚刚签了离婚协议,他实在没办法接受,连续多日彻夜难眠,在面对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时,他崩溃了,选择了一走了之。

所以说,班主任一定要做有心人,发现问题后要先寻找原因并认真分析,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概论之。

2.和谐亲子关系。在离家出走这个问题上,很多时候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家长也负有很大的责任。有些家长总是打着“爱”的旗号,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孩子。即使与孩子之间有沟通,但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父母就会强制实施。有些家长因为自身的各种原因,平时很少过问孩子情况,但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后便横加指责。如果孩子冲动顶撞,家长便会情绪失控、口无遮拦,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亲子关系的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亲子关系一旦出了问题,教育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其影响最深的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努力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起指导家长的义务。班主任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学会科学地教育子女,尽早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值得重视的是,班主任在家访时应少些“告状”,要把“如何密切‘亲子关系’”作为一个重点加以关注。

3.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学生出现冲动的情绪,要么是个体的是非辨别能力出了问题,要么是受到了冤枉或过重的批评等。教师应利用课堂,尤其是班会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端正“三观”,提高对是非的辨别能力。班主任要专门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青春期生理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对青春期的科学认识。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切实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如何表达诉求,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学会如何理智应对别人的误解和批评等。

三、对“离家出走”学生的教育策略

有效预防是前提,但如果已经出现了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学校和家长不能互相追究或推诿责任,而应积极行动、科学处理、及时反思,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解决问题。就班主任而言,在对当事学生进行教育时,就特别需要教育智慧,班主任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1.对因厌恶家庭而离家出走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家庭一般都很特殊:可能是父母离异,判给其中一方后,家长或是疏于管理,或是特别严苛,导致学生缺少关心和爱;可能是父母关系突然恶化,让学生感到难堪、屈辱和痛苦,以致情绪失控;也可能是家庭经济不太富裕,但孩子“有心”攀比,产生明显落差;也可能是父母工作太忙,物质关心有余,精神关怀不足等。对于这些出走的学生,班主任一是要及时做好家长的工作,二是要在学校多关心学生,让其能真切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和爱。

2.对因逃避惩罚而离家出走的学生。这类学生出走可能是作业多次未完成,可能是违纪要被处分,可能是考试未达到家长期望,也可能是偷拿了家里的钱被发现了……学生因为对未知的惩罚心生恐惧,便选择“一走了之”。这些情况,如果是因教师本身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而引起,教师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惩戒行为,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并诚恳地向学生道歉。如果是因家长问题而引起的,教师要帮助家长对孩子重新准确地定位,寄予恰当合理的期望,努力提高家教的方法。

3.对因报复家长或教师而离家出走的学生。有一类学生的离家出走主要由于个人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家长数次没有兑现承诺;有些学生是由于家长偷看了自己的日记,或者偷看自己手机短信或者QQ信息;有些学生是由于家长没有在同学们面前给其留足面子,自觉难堪;还有些学生是因为对家长或教师的批评不满。学生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恐吓或威胁家长、教师,“愤”而离家。这类学生一般并不会真正出走,只是在同学或朋友或亲戚家借住几天,制造一种紧张气氛,使得家长和教师屈服。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在改变教育方式的同时,还要重点帮助其提高有关“情绪管理”的能力。

总之,不管学生是出于什么原因离家出走,班主任都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帮助这些迷途的孩子。

G635.1

A

1005-6009(2017)39-0027-02

陈惠,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1)德育主任,高级教师,南通市优秀德育工作者,首届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班主任家长孩子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